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复制链接]
糖糖 | 2004-10-2 18: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告子曰 :「性,犹杞柳也 ;义, 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 ,犹以杞柳为桮桊 。」 孟子曰 :「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 ? 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 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 ?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 决诸东方则东流 , 袂诸西方则西流 。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 孟子曰 : 「 水信无分 于东西 。 无分于上下乎 ? 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 无有不下 。 言水诚不分东西矣 , 然岂不分上下乎 ? 性即天理 , 未有不善 者也 。 今夫水 , 搏而跃之 , 可使过颡 ; 激而行之, 可使在山 。 是岂水之性哉 ? 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 , 其性亦犹是也。」
      
糖糖 | 2004-10-2 19: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0/02 07:05pm 第 1 次编辑]

      公孙丑问曰 : 「 夫子如此 ,则动心否乎 ?」 孟子曰 : 「 否。 我四十不动心 。 」曰 : 「 若是 ,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 曰 : 「是不难 ,告 子先我不动心 。」曰 : 「 不动心有道乎 ?」 曰 : 「有 。北黝之养勇也 , 不肤挠 ,不目逃 ,以一挫于人 , 若挞之于市 。不受于褐宽博 ,孟施舍 之所养勇也 , 曰 :『 视不胜犹胜也 。 量敌而进 ,虑胜而会 ,是畏三军者也 。 舍岂能为必胜哉 ? 能无惧而已矣 。 』孟施舍似曾子,北黝似子夏 。夫二子之勇 , 未知其孰贤 , 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 :『子好勇乎 ?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 : 自反而不缩 , 虽褐宽博 , 吾不惴焉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 , 吾往矣  』孟施舍之守气 ,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 :「敢问夫子之不动心 , 与告子之不动心 , 可得闻与?」 「告子曰 : 『不 得于言 ,勿求于心 ; 不得于心 ,勿求于气。』不得于心 ,勿求于气 ,可不 得 于言 ,勿求于心 ,不可 。夫 志 ,气之帅也 ;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 , 气次焉 。故曰 : 『持其志 ,无暴其气 。』 」「既曰 『志至焉 ,气次焉』 , 又曰 『持其志无暴其气』 者 ,何也 ?」 曰 :「志壹则动气 ,气壹则动志也 。 今夫蹶者趋者 , 是气也, 而反动其心 。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 :「我知言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 曰 : 「难言也 。其为气也 , 至大至刚 , 以直养而无害 , 则塞于天地之闲 。其为气也 ,配 义与道 ;无是 ,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 , 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 , 则馁矣 。 我故曰 ,告子未尝知义 ,以其外之也 。」
     糖糖:诸家对此段的观感不一,因此,我只将原文传给您!
糖糖 | 2004-10-2 19: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接下来,有必要,摘录中庸的「诚」字,从您的学医系列中,「诚者,心成也」我能推断,您至少真是一个,与传统文化因缘很深的人
    『 唯天下至诚 , 为能尽其性 ; 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 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之化育 ;能赞天地之化育 ,则能与天地参矣 。诚者自成也 , 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 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 ,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 。不息则久 , 久则征 ,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 厚 , 所以载物也 ;高明 ,所以覆物也 ; 悠久,所以成物也 。 博厚配 地 , 高明配天 , 悠久无疆 。 如此者 , 不见而章 , 不动而庚,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 ,可一言而尽也 :其为物不贰 ,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 ,厚也 ,高也 ,明也 ,悠也 ,久也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 ,及其无穷也 ,日月星辰系焉 , 万物覆焉 。今夫地 , 一撮土之多 , 及其广厚 , 载华岳而不重 , 振河海而不泄 , 万物载焉 。 今夫山 , 一卷石之多 , 及其广大 , 草木生之 ,禽兽居之 , 宝藏兴焉 。今夫水 , 一勺之多 , 及其不测 ,鼋 鼍 、 蛟龙 、 鱼鳖生焉 ,货财殖焉 。 唯天下至诚 , 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 , 立天下之大根, 知天地之化育 。 夫焉有所倚 ?肫肫其仁! 渊渊其渊 ! 浩浩其天 !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 , 其孰能知之 ? 』
糖糖 | 2004-10-2 20: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其次,有必要取自手上的书,对您说仁字的定义,【正伪:「元从二从人,仁从人从二,一元之气也,仁为众德之聚」】仁,有两义:指天元乾坤生生不息之气,又指人群社会生活,彼此间的必要因缘。
     《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 是以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 . 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 . 立人之道 . 曰仁与义 . 兼三才而两之 .故易六画而成卦 .分阴分阳 .迭用柔刚 . 故易六位而成章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
      
糖糖 | 2004-10-2 21: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0/02 09:37pm 第 2 次编辑]

        以下这三段,我将它,传给您及读友看:
     《一》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患』;好『刚』不好学,其蔽也『妄』。」
      若只有单单发展『仁』的方面,而一向宽厚,容易受骗被欺〈因为仁,就有着对人的深深信心感〉,反为愚昧!
      若只有单单发展『智』的方面,而一向逞能,至好高鹜远,反为放荡!
      若只有单单发展『信』的方面,而一向轻信别人,容易受人利用,反蒙贼害。
      若只有单单发展『直』的方面,容易尖刻、刺伤他人。
      若只有单单发展『勇』的方面,而一向斗意气,容易轻生,而造就祸患
      若只有单单发展『刚』的方面,而一向争强好胜,容易流于妄言!
     
      就举对『仁』的美德而言,很多人《我也是其中一个》都很向往、赞叹,只是,孔子能从正面、负面的角度,全面观见,我就不行了!

      《二》人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 曰:「回之信贤于丘!」曰 : 「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 :「赐之敏贤于丘!」 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 避席而问曰 : 「然则三子,何为事先生?」子曰:「居,吾语汝 ,夫回能信而不能反〈君子言不必信,唯义所在耳!〉;赐能敏而不能诎〈言人虽敏辩,亦宜屈折有时也〉;由能勇而不能怯〈谨慎〉,兼三子之有者,以易吾,弗与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见孔子家语‧第十五】

     《三》孔子将行,雨而无盖,人曰:「商也有之!」子曰:「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避其短者,故能久也!」【见孔子家语‧第八】   
  
糖糖 | 2004-10-2 22: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0/02 10:23pm 第 1 次编辑]

   
    北中医历年试题,能尝试和ellencn@126.com联系,有上届考上的学生,说买过他的考题!您还是再上《医天地论坛‧学习交流》去看看!
    http://www.etiandi.com/list.asp?boardid=12
儒释道 | 2004-10-2 22: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回楼上的,北中大论坛我已经回复了。
谢谢糖糖给出的资料,并谢谢北海道人的支持!
糖糖 | 2004-10-2 22: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还有一件事很紧要,因为,您对中医的治学之精,已经进入了学术的范畴,您必须要有ㄧ些:考据等等的专门学问,这些,我因受现在经济、及过去经验的等等限制,不能亲自告诉您,但是,我今天早上,到书店去看书,了解了一位也是住在上海,现在,在复旦大学就职,是著名的藏书家,也是《咬文嚼字杂志》的编辑人,更是曾经辞书界,编辑经验很多、挑过钱钟书、陈寅恪等等学术着书错误,最近出版《石破天惊逗秋雨》‧挑出余秋雨先生,行文差错的人:金文明先生,金文明先生治学很严谨,我建议您,先去买此书来读,此书会有他的更详尽数据,如果您无法买它,请您再去复旦大学,亲自去找他!
儒释道 | 2004-10-2 22: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回糖糖:
“考据等等的专门学问”有时间,我一定会学习——钻到故纸堆里边去,^_^!
糖糖 | 2004-10-2 23: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0/02 11:17pm 第 6 次编辑]

      这是《名方系列》,了义写给您:确实是难得人才,初学中医就能这样,确属难得。但“纵然聪明赛杨闵,不遇名师莫强猜”。一是确要有名师指点,否则不免偏颇。二是应该多临证,中医毕竟是临床医学,在临症中会看见,当时看书时,远远料不到的东西。兄之才敏捷,又治学慎密。善于考据判断,学问扎实。但一益必有一弊,可见不善玄学,缺乏灵异。老子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种不可言传的感觉,又不是苦读书籍就能有。
      我说:我很鼓舞您,有学问基础,只是,您去将《大医精诚》之「精」再读读,就会了解,我要对您说的话!其次,《千金要方》说:「闻一事有长于已者,皆不远千里,扶膺取决」闻一事有长于已者,何必一定要名师?何必一定要名方?惟有诚、精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