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中医普及教材之一伤寒论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普及教材之一伤寒论
[复制链接]
胡来元
|
2007-11-11 09: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本证是在表气不虚的情况下,因感受过盛之寒邪而引起发病的。邪气盛则实,病位在表,所以称为表实证。由于感受寒邪太盛,正气虽极力抵抗,但因表气受抑,阳气不能立即外透,因此发热较迟。恶寒是太阳病的主证,所以说:必恶寒。寒邪外束,气血流行不畅,则身体痛;寒邪入扰胃腑,故有呕逆兼症;内外俱寒,故脉应之以阴阳俱紧;脉浮为太阳主脉,本证脉象,当是浮而兼紧。凡见紧脉必无汗,故汗不出为太阳表实的辩证要点。发热较迟而体温较高,同时怕冷程度亦甚,是本证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11 12: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举例
于某:男,33岁,工程师。3月7日初诊。恶寒甚,体痛呕逆,两脉浮紧,此伤寒也,当发其汗,宜麻黄汤。身上发风疹,从缓治。麻黄9克桂枝9克杏仁12克甘草6克3月8日复诊;咋进麻黄汤,战粟恶寒,得微汗而罢,骨楚亦除。今觉心下逆满,略感头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方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11 13: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条
原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11 13: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条
原文: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症不见者,为不传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11 13: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与词解
提要:言传经与否,须以当时所见脉症为据。词解:伤寒,即包括全部外感发热病的广义伤寒。原文时间说:指传经之次序;脉若静者是言脉象未变,躁烦,以燥为主,属阴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11 14: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条学会分析
太阳病主脉不变,说明主证也没有变,这是不传经之象征;如果见有想吐不能吐,或者出现形神燥扰不安的症状,同时脉象又变见数急,是主证主脉俱变,说明病巳内传了。颇欲吐为寒邪内侵,里气受扰;躁烦不安,脉变数急为心神受扰,此为太阳病初传少阴病的见证。后人称为表里相传。即太阳少阴为表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11 14: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条学会分析
太阳病的病程虽巳较长,但没有出现阳明、少阳病症状,而太阳病的脉证仍然存在,就表示病没有传。由此说明传经与否,应以当时的见证为主,不能以发病的时间长短来计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11 15: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条
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巳,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浯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粽。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注:粽者:痉挛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11 15: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与词解
1:提要:此系伤寒,温病的鉴别诊断,并揭示温病误治的变证。2:词解:风温,指温病误治的坏病,与温病学中的感受风邪引起发病的风温意义不同;多眠睡,为神识欠清,嗜睡之意;鼾:睡时呼吸音粗,俗称打呼噜;若被火者,指火针、茭灸、火熏等疗法;逆,指错误的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11 16: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伤寒与温病的区别,主要在于疾病的性质不同。伤寒发病的原因是感受寒邪,里无郁热。恶寒为必见之症,发热是正气抗邪的病理反映。恶寒与身热并见,如恶寒没有了,发热即随之而退,故以恶寒为主症。温病发病的原因,由外邪引起,但在症状未出现之前,先见津液不足,邪热内蕴的内在征象,所以病初起虽恶寒与发热并见,但恶寒很抉消失,身热则始终存在。有的初起因内热炽盛竞没有恶寒而只见发热,故温病以发热为主。本病内热灼津,还可兼见口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