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理论探讨
订阅
理论探讨
下级分类:
经典探讨
|
五运六气
|
中医发展
|
理论研究
卫气源于中焦出于下焦(学术交流)
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对卫气的定义是: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并指出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由水谷精气中的“悍气”化生。具有“剽疾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2
四象与DNA的四种碱基(学术交流)
三易可谓复杂,然而我们仅用六个字:“相生、相克、相合”就可以概括三易的各自特点。即先天连山易应该主要包含相克的内容,中天归藏易应该主要包含相合的内容,后天周易应该主要包含相生的内容。那么能不能将这三方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2
“实则阳明”是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学术交流)
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与足阳明胃。受纳腐熟水谷,传导化物,排泄糟粕是其主要生理功能。《素问·五脏别论》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阳明又称盛阳,多气多血。气血旺盛,才能纳谷化物,传导下行。肠胃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1
五行范畴对中医学的影响(学术交流)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甘誓》:“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此处“五行”所指,没有明言。但“五行”是神圣字眼,是交战双方共同承认不可威侮的意识形态,以至宣战者无须对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1
分消走泄法刍议(中医治疗)
分消走泄法出自叶天士,后经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的发挥,形成温病一大治法。所谓分消,“明明为分解之义。”所谓走泄,“开沟渠以泄之耳。”合而言之,即将湿热之邪分解消散,使湿去热孤,病自趋愈的治法。凡由湿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1
中西医学睡眠理论比较(学术交流)
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一种规律性的自我保护性抑制。睡眠占生命的三分之一,古今中外的不同时代虽然对睡眠有不同称谓,但其基本概念大体一致。先秦称“寐”、“寝”、“瞑”,《内经》也称“瞑”,汉代以后惯称“睡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1
脾胃后天说的深层蕴涵(学术交流)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为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故脾胃为后天之本,此说源于《黄帝内经》,立户于东垣,在理论上、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可时下有不少学者亦倡肺为后天之本,究其立说之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1
五运六气预测不是机械推算(学术)
顾植山 安徽中医学院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柯资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过去对五运六气学说存在一极大误区:认为该学说是仅仅根据年干支就推断该年的气候和疫情。有些盲目崇信运气者力图证明这一观点,而反对运气者加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1
《金匮要略》肝虚传脾论(交流探讨)
肝虚传脾,乍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理论上客观存在,实践上经得起检验。“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肝病实脾的这个著名论断虽被世代传承,并被不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1
探讨一下前列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关于前列腺,我们先看一下西医的说法。然后再探讨一番中医的看法。 ================================================= 前列腺炎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1
“方证论治系统”原理论思考(学术交流)
“方证论治系统”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体系建构的前提和基础。黑格尔对逻辑起点本质特征的规定是: 第一,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0
太极阴阳与螺旋运动(学术交流)
东方人的思维,没有比太极阴阳更具代表性的了。太极阴阳表述的内容极为广泛,无所不容,因为宇宙中任何层次的事物都可以用太极阴阳文化进行解析。太极阴阳文化展现给你的是一张图,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你的认识或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0
从贺普仁的“以血行气”“络血学说”理论看血与气的关系(期刊论文)
张晓霞 寇焰 吴之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干部保健科(100010) 原载于《北京中医》第4期 贺普仁教授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北京针灸学会会长,从事针灸临床工作60余年。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研《内》《难》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0
龙虎论(玄学大观)
四象见龙虎,龙虎见真义。 青龙:阴从阳者,化形也。 朱雀:阳化阴者,化神也。 白虎:阳从阴者,化气也。 玄武:阴化阳者,化精也。 化形者,生也,阴备而阳行,乃见形。 化神者,重阳也,位正而阳气执政,见其阴消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0
谷响泉声(交流探讨)
魔贼 谄今慢古,诋是谀非,逐末忘本,恭贼倨父。 诡言鸣于耳鼓,邪态溢诸纸面。其道之魔乎?真德之贼也! 言志 佛门讲度生,实则求自觉。儒家云克己,实则为众乐。 道者法自然,顺天远灾祸。三教归于一,可以无大过。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23:30
1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 107
/ 107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