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理论探讨经典探讨
订阅

经典探讨

学习领会仲景辨证精神——对《伤寒论》第28条的认识(学术交流)
历代研究者对《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持有不同见解与诠释,其认识思路与方法虽有不同,但各有发挥。笔者试将学习 ...
2015-11-29 22:45
《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1)(学术交流)
编者按: 医古文是研读古医籍的基础,是打开中医药宝库的钥匙。中医古代文献是古汉语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古汉语的语法学、词汇学、修辞学等提供了生动形象的例证。提高医古文教学、科研水平对培养高素质中医药 ...
2015-11-29 22:45
《伤寒论》第148条方证考(学术交流)
《经方传真》是整理胡希恕老师以方类证的经验,出版后发现于小柴胡汤类证中,没有把《伤寒论》第148条收入,以为是老师疏忽,但细读其他方证却无一条疏漏者,久疑不解。近翻阅老师上世纪70年代末期笔记,看到胡老师 ...
2015-11-29 22:45
《伤寒论》去桂加白术汤方证解(学术交流)
李清峰 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鲍艳举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去桂加白术汤与桂枝附子汤同出于《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
2015-11-29 22:44
仲景论痉(学术.读经典)
痉,指痉挛抽搐性病症。仲景对其论述共有28条。其中《金匮要略·痉湿暍》(以下简称《痉》)专篇中计13条,《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1条;《伤寒论》(以下简称《伤》)除第87条与之重复外,另有14条论目闰动、动惕、 ...
2015-11-29 22:44
学用《伤寒论》浅识(学术.读经典)
总结《伤寒论》的学习过程,主要经历初期朦胧、学以致用、逐步融会贯通三个阶段,在此略谈经验教训,愿与学者共勉。 初学《伤寒论》,首先学习张仲景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其内容不能理解的部分作为存疑,很多内容只 ...
2015-11-29 22:44
仲景色诊之特点(学术交流)
张仲景在《内经》五色诊理论基础上,充分运用色诊于临床实践,为后世色诊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兹就《伤寒论》所载27条和《金匮要略》30条相关文加以探讨,从中考究其使用特点。 一、重色诊、参脉症, ...
2015-11-29 22:44
对《伤寒论》174条论二便辨析(岐黄论坛)
《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是比较难理解的条文之一,对于桂枝附子汤和去桂加白术汤 ...
2015-11-29 22:44
《伤寒论》方证治法感悟(学术交流)
《伤寒论》全书以条文形式撰写而成,言简意赅,集理论、经验和技术于一体。其诊疗方法,对疾病的认识,全赖于临床的仔细观察,其方证植根于中医临床的土壤,有古今医家临证实践和经验的支撑,其显著的临床疗效亦令古 ...
2015-11-29 22:44
辨方证解《伤寒论》第28条(学术交流)
去年曾在本报发表有关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伤寒论》第28条)拙作,自感解释圆满,束之高阁。但近读胡希恕老师笔记,又倍感不足,尤当反复读桂枝去芍汤及桂枝加芍药汤诸条时,受老师启发,悟到这一问题的关键:从 ...
2015-11-29 22:44
《伤寒论》第159条解析(学术交流)
《伤寒论》第159条云:“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若只知赤石脂禹余粮汤为温涩固脱 ...
2015-11-29 22:44
谨察间甚 以意调之——《伤寒论》第172条辨析(学术交流)
《伤寒论》第172条云:“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汤所治疗病证之病机是否是条文所言之“太阳与少阳合病”?如果是治疗太阳少阳合病为何无太阳之用药而处以黄芩汤 ...
2015-11-29 22:43
张仲景对养生学的贡献(学术交流)
张仲景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深得《内经》之旨的养生学家,他在《内经》保养元气、预防疾病的理论指导下,利用药疗、食疗、体疗、针疗等方法来扶正祛邪,促进康复,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 ...
2015-11-29 22:43
表里同病诊治既规律又灵活——读《伤寒论》有感(学术交流)
根据《汤液经法》的主要方证内容,仲景将外感与内伤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创建了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其中,表里同病的先后诊治规律为 ...
2015-11-29 22:43
《伤寒论》太阳病病机分析(学术交流)
《伤寒论》六经中,太阳主表,职司卫外,为六经之藩篱。一旦外邪侵入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卫外功能失于固密,邪正交争于表位,即发为伤寒或中风,这就是太阳病经证的主要病机。太阳中风之自汗出,脉浮缓;太阳伤寒之 ...
2015-11-29 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