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理论探讨经典探讨
订阅

经典探讨

张仲景与传染病
【解说】提起传染病,人们都谈之色变,马上会联想到肝炎,肺结核,艾滋病、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等。其实,传染病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存在的,早在1800年前,医圣张仲景生活的时代,就由于战乱爆发过传染性极强的伤寒 ...
2015-11-29 22:36
张仲景逸事
【解说】医圣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南阳人,他从小就跟随伯父张伯祖学医,有一次他到洛阳一带行医,见到了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他见王粲面色不好,就断定王粲有病,并因此留下了一段医学史上的佳话。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015-11-29 22:36
张仲景与时间医学
【主持人】在中医学中,医家非常善于把握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现代人把这种治疗手段称为时间医学。时间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医圣张仲景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就对这方面的情况有所记述。 【解说】 ...
2015-11-29 22:36
张仲景对气的认识
【解说】在自然界中,由于天气的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而人体随着季节的变化,也会产生怕冷或怕热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中医所说的气血对自然界的反应,也就是张仲景所提出的正气和邪气的产生。 【中医中药出版社副研 ...
2015-11-29 22:35
《伤寒论》中的时间医学观(学术与临床)
时间医学,亦称时间治疗学,主要研究时间对人体生理、病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以及时间与发病、诊断、治疗的关系。纵观《伤寒论》的397条原文,论及时间者竟达百余条,其中有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都是时间医学的范畴 ...
2015-11-29 22:16
《伤寒论》书名出自谁手(学术与临床)
“张仲景撰写了《伤寒论》(也称《伤寒杂病论》),当然书名是张仲景所起,”这是一般人的常识及逻辑思维,但用心读《伤寒论》原文则感其理不通,通过考证更证实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张仲景在世时无《伤寒论》书名 考《 ...
2015-11-29 22:16
浅析张仲景苦辛法的临床运用(学术与临床)
苦辛法是将苦寒与辛温两种性味不同的药物配伍运用,苦寒药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坚阴止利,并有健胃作用;辛温之品多能发散行气、行水蠲饮、温中散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且有辛辣之味,也能刺激食欲。二者相伍 ...
2015-11-29 22:16
仲景论烦躁病因病机(学术交流)
张仲景对烦躁虽无专篇论述,但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颇多涉论。烦躁一名,仲景常据不同情况,而称谓各异。或以烦、躁合称;或单独称烦称躁;或按病性称虚烦、烦实、烦热;或按病位而称心烦、胸烦、胃中烦;也 ...
2015-11-29 22:15
《伤寒论》病因辨证系统与方法(学术交流)
《伤寒论》中所述及的病因主要有外感、误治、劳复等。关于外感病因的论述很多,主要有寒、风、暑、热、湿等。据气象物候学家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描述,东汉时代的气候比现在寒冷,以之推测当 ...
2015-11-29 22:15
《伤寒论》相反相成组方四法(学术交流)
庞景三,1957年9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张仲景国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室主任、张仲景研究所所长、南阳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幼承家学,随父行医。198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师从赵清理教授,现师从晁恩祥教授 ...
2015-11-29 22:15
浅析《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学术与临床)
《伤寒论》三阴三阳俗称六经,自其成书以来,有关六经实质的探讨一直是中医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研究难点,正如恽铁樵《药庵医学丛书·伤寒论研究》云:“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谈 ...
2015-11-29 22:15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8) 论《伤寒论》词汇的语言环境(学术与临床)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8) 关于《伤寒论》作者张仲景的籍贯乡里,大抵上对其为东汉末南阳郡人的说法都比较认同,虽然存在有多种不同说法,但基本不出南阳郡范围。因此《伤寒论》的语言环境当以南阳方言作为参考,其 ...
2015-11-29 22:15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7) 《伤寒论》中“酒”之使用(学术与临床)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7) 《伤寒论》中提到“酒”的地方有十余处,所用的“酒”分为三类:一类是“酒”,主要用于大黄的炮制,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抵挡汤三方中的大黄均是用“酒”洗;一类是“清酒”,用于药物 ...
2015-11-29 22:15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6) 阴阳易是病证性质的变化(学术与临床)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6) 《伤寒论》第392条说“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本条历代争议最多的是“阴阳易”,从“ ...
2015-11-29 22:15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5) “厥阴”由来探秘(学术与临床)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5) 关于《内经》乃至《伤寒论》六经中的厥阴,为什么称作“厥阴”,除了《素问·至真要大论》黄帝和岐伯的问答中,提出厥阴为“两阴交尽也”以外,鲜有医家对其做出详尽而可信的解释。六经中 ...
2015-11-29 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