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基础
›
基础知识
订阅
基础知识
灭“五火”妙法(传统医学)
肝火 表现为目赤肿痛、口苦咽干、头胀面热、烦躁易怒、寝食不安。可用猪肝500g、菊花30g煮熟,吃肝喝汤;也可用鲜芹菜适量洗净后捣烂挤汁,每次服3~4汤匙,每天3次。 心火 表现为心烦、口渴、面赤、胸内闷热、口舌生 ...
2015-11-30 22:43
气与场同型/量子(传统医学)
在中国古代系统科学和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符号模型的表达方式被广泛而普遍的使用着。它以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的描述方法,把所要研究的宇宙自然整体能量物质运动变化系统的总体过程论述和表达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 ...
2015-11-30 22:43
中医常讲的气、血、精液事啥东西
中医常讲的气、血、津液是啥东西 ● 重楼 07.6.7.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生理功能有 ...
2015-11-30 22:43
升降浮沉是怎么回事(唐汉论语)
升降浮沉是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解释药物作用的一种说理工具。升降浮沉四个字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升是上升,降为下降,浮指上行发散,沉即下行泄利。合而言之,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由于各 ...
2015-11-30 22:43
中医认为人体质的虚实特征有哪些?
2015-11-30 22:43
盛夏去火 正当时(1)
天气炎热,汗流浃背,心烦气躁指数随着高温一路飙升。脸上的痘痘在不知不觉间又冒出了好几个,曾经最爱的美食现在吃起来也味如嚼蜡。这样的状态还要持续多久?要想安享这个盛夏的浪漫,答案只有一个———去火。 上 ...
2015-11-30 22:43
盛夏去火 正当时(2)
灭火高招:绿豆汤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佳品。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治疗食物中毒等。 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暑、消肿解热的功效,是夏季的去火佳品。它富含蛋 ...
2015-11-30 22:42
上火吃泻火药为何无效
张大娘经常便秘,而且有时牙痛、口臭,医生说她心胃火盛,开了牛黄清心丸清心化痰泻火。张大娘吃了几天,效果还真不错。 过了没多久,张大娘又有了新问题,耳鸣、眼红、口苦。邻居们都说她上火,张大娘一听到“火” ...
2015-11-30 22:42
什么是中医的病因学说?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在互相联系中运动变化着,其中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叫因果联系。限于历史条件,中医在古代就是靠直观观察各种现象来发现因果规律的。早在《内经》中就指出,许多疾病与气候变化以及空气中的某些因素有 ...
2015-11-30 22:42
如何理解宣发、敷布、输布、疏泄的含义?
中医十万个为什么? 如何理解宣发、敷布、输布、疏泄的含义? 宣发、敷布、输布、疏泄几个术语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经常遇到,不论是阐述脏腑的生理病理,还是辨证与诊断都经常不断出现,但往往有时使用不太确切,给初 ...
2015-11-30 22:42
什么是肾的“升清降浊”功能?
什么是肾的“升清降浊”功能? 它与脾胃“升清降浊”二者概念有何不同? 清”、“浊”这一相对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含义较广,在此不一一列述,下面仅就本题的范围加以讨论。 “升清”是新陈代谢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
2015-11-30 22:42
什么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什么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与血都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皆化源于水谷精微和肾中的精气,在生成、运行、和发挥作用方面,都有赖于肺、心、脾、肾、肝等脏的功能活动。 气与血“密不可分”,既相互对立又 ...
2015-11-30 22:42
什么是“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什么是“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什么是“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出自《素问·营卫生会篇》,“衄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出自《伤寒论》。 《灵枢·决气篇》说:“ ...
2015-11-30 22:42
什么是脾与精、气、血、津液生理上的联系?
什么是脾与精、气、血、津液生理上的联系? 脾为五脏之一,为精、气、血、津液化生之源,故称其为“后天之本。”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这些物质的形成,及生理功能都与脾有着密切 ...
2015-11-30 22:41
什么是中医的“五液”?
什么是中医的“五液”? “五液”临床病理表现如何? “五液”,在《内经》中有两种说法:一是《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即“五液”是指汗、涕、泪 ...
2015-11-30 22:41
1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29
/ 29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证候探讨
辨证论治
治则治法
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