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金匮钩玄-卷之三 妇人科-经水
经水、经候、过期而作痛者,乃虚中有热,所以作痛。 经水不及期,血热也。四物汤加黄连。 经候将来而作痛者,血实也。 桃仁 香附 黄连 过期乃血少也。 川芎 当归 带人参白术与痰药。 过期,紫黑色有块,血热也,必作 ...
分类:    2015-12-7 18:29
金匮翼-卷五-耳病统论
耳者肾之窍,而胆与胃之脉所过之处也。故其病亦有数种,有气厥而聋者;有肾虚而聋者;有风火壅闭肿痛,或鸣或聋者;有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而为脓耳者;有耳出津液,结核塞耳,而为耵耳者。又有左聋、右聋、左右俱聋 ...
分类:    2015-12-7 18:2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五聋
论曰五聋不同,曰风聋,曰干聋,曰劳聋,曰虚聋,曰 聋,是也,肾气通于耳,足少阴其经也,经虚受风邪,及劳伤血气,停滞津液,皆能致聋,惟所受不同,故其证各异,葛氏所谓风聋者痛掣,干聋者生耵聍,劳聋者出黄汁 ...
分类:    2015-12-7 18:29
类证活人书-卷第二十一
此一卷论小儿疮疹。疮疹与伤寒相类。头疼身热。足冷脉数。疑似之间。只与升麻汤。缘升麻汤解肌。兼治疮子已发未发。皆可服。但不可疏转。此为大戒。伤寒身热。固不可下。疮疹发热在表。尤不可转。世人不学。乃云初觉 ...
分类:    2015-12-7 18:29
景岳全书-卷之十五性集·杂证谟-寒热
经义 《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阳胜则 ...
分类:    2015-12-7 18:29
金匮钩玄-卷之三 妇人科-血崩
崩之为病,乃血之大下,岂可为寒。但血去后,其人必虚,当大补气血。 东垣有治法,但不言热。其主于寒,学人宜再思之。 急则治其标。白芷汤调百草霜。 甚者,棕榈皮灰,后用四物汤加干姜调理。 因劳者,用参 带升补 ...
分类:    2015-12-7 18:2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耳聋有脓
论曰耳聋有脓者,盖肾脏虚,劳伤血气,与津液相搏,热气乘之,则结聚于耳中,腐化脓汁,气不开窍,则致耳聋。 治耳聋出脓,黄 丸方 黄 (锉) 升麻 栀子仁 犀角镑 玄参 木香 黄芩(去黑心) 芒硝(各一两半)干姜( ...
分类:    2015-12-7 18:29
金匮翼-卷五-鼻
鼻渊鼻塞 经曰:胆移热于脑,则为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王注曰,胆液不澄则为浊已如水泉者,故曰鼻渊。此为足太阳与阳明脉俱盛也。可与防风通圣散加黄连、薄荷。夫足太阳主表之风寒,足阳明主里之热,云太 ...
分类:    2015-12-7 18:29
类证活人书-卷第二十二 伤寒十劝
(一)伤寒头疼又身热。便是阳证。不可服热药。 伤寒传三阴三阳。共六经。内太阴病头不疼身不热。少阴病有反发热无头疼。厥阴病有头疼而无发热。故知头疼又身热。即是阳证。若投热药必不救。 (二)伤寒当直攻毒气。 ...
分类:    2015-12-7 18:29
景岳全书-卷之十五性集·杂证谟-暑证
经义 《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满,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刺志论》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 ...
分类:    2015-12-7 18:29
金匮钩玄-卷之三 妇人科-带下赤白
(赤属血、白属气、主治燥湿为先。) 带、漏、俱是胃中痰积流下,渗入膀胱。宜升。无人知此。肥人多是湿痰。 海石 半夏 南星 苍术 川芎 椿皮 黄柏 瘦人带病少,如有带者,是热也。 黄柏 滑石 川芎 椿皮 海石 甚者, ...
分类:    2015-12-7 18:28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耳虚鸣
论曰耳者心之寄窍,肾气所通也,腑脏和平,则其窍通而无碍,肾气既虚,风邪干之,复以思虑劳心,气脉内结,不得疏通,则耳内浑 与气相击而鸣,或如钟磬雷鼓,或如蝉噪,皆肾虚所致也。 治肾气虚弱,气奔两耳作声,甚 ...
分类:    2015-12-7 18:28
类证活人书-序二
余顷在三茅。见无求子伤寒百问。披而读之。不知无求子何人也。爱其书。想其人。非居幽而志广、形愁而思远者。不能作也。惠民忧国。不见施设。游戏艺文。以阅岁月者之所作乎。逃世匿 。抗心绝虑。灌园荒丘。卖药都市 ...
分类:    2015-12-7 18:28
金匮翼-卷五-舌
舌胀舌出 临安民有因病伤寒而舌出过寸,无能治者。但以笔管通粥饮入口,每日坐于门。一道人,咨嗟曰:吾能疗此顷刻间耳,奈药不可得,何?会中贵人罢直归,下马观病者,问所须,乃梅花片脑也。笑曰:此不难。即遣仆 ...
分类:    2015-12-7 18:28
景岳全书-卷之十五性集·杂证谟-火证
经义 《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天地者,万 ...
分类:    2015-12-7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