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 第二十六门-三圣散
治儿枕痛不可忍者,此神药也。 当归(洗) 肉桂(去皮) 玄胡索(炒,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或童子小便调下。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28
金匮钩玄-卷之三 妇人科-子嗣
肥盛妇人不能孕育者,以其身中脂膜闭塞子宫,而致经事不能行。可用导痰汤之类。 瘦怯妇人不能孕育者,以子宫无血,精气不聚故也。可用四物汤,养血、养阴等药。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8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五·耳门-耳疼痛
论曰足少阴肾之经,宗脉所聚,其气通于耳,若风邪毒气乘之,与正气相击,则令耳中疼痛。 治耳中策策疼痛,生犀丸方 犀角(镑屑) 牛黄(研各一分) 防风(去叉半两) 白附子(炮)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天南星 半夏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28
类证活人书-卷第一
此一卷论经络。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又况伤寒看外证为多。未诊先问。最为有准。孙真人云。问而知之。别病浅深 ...
分类:
类证活人书
2015-12-7 18:28
金匮翼-卷五-口
口疮 口舌生疮,其候有二。一者心胃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其症口臭作渴,发热饮冷是也。《外台》含煎主之。一者胃虚食少,肾水之气逆而承之,则为寒中。脾胃虚衰之火,被迫上炎,作为口疮。其症饮食少思,大便 ...
分类:
金匮翼
2015-12-7 18:28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 第二十六门-血晕
凡妇人产后,急饮新汲水数口,恶露或胞衣即下,永无血晕之虞。世人但以产后怕生水为言,惑矣,初产后不可不服,既定一两日,却忌生水也。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28
景岳全书-卷之十六理集·杂证谟-虚损
经义 《上古天真论》曰: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28
金匮钩玄-卷之三 妇人科-产前胎动
孕妇人因火动胎,逆上作喘者,急用条黄芩、香附之类。将条芩更于水中沉,取重者用之。 固胎 地黄(半钱) 人参 白芍(各一钱) 白术(一钱半) 川芎 归身尾(一钱) 陈皮(一钱) 甘草(二钱) 糯米(一十四粒) 黄 ...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8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五·耳门-耳肿
论曰耳者肾之候,心之寄窍,若其经为风热所客,随脉而上,至于耳中,气聚不散,邪热攻冲,结聚为肿,甚则黄汁出而为暴聋之病也。 治两耳肿,木香散方 木香 防己 芍药 玄参 白蔹 大黄(锉炒) 芒硝 黄芩(去黑皮) 紫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28
类证活人书-卷第二
此一卷论切脉。治伤寒先须识脉。若不识脉。则表里不分。虚实不辨。仲景犹诮当时之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必欲诊冲阳。按太溪而后慊。况于寸关尺耶。大抵问而知之以观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与脉不可偏废 ...
分类:
类证活人书
2015-12-7 18:28
金匮翼-卷五-齿
齿痛 牙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也。又手足阳明之支脉入于齿,故骨髓之气不足,与夫阳明之脉虚,风冷乘之而痛者,谓之风痛。虫居齿根,侵蚀不已,传受余齿而痛者,谓之虫痛。若足少阴脉虚,不能荣养于骨,因呼吸风 ...
分类:
金匮翼
2015-12-7 18:28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 第二十六门-治产后血晕
柳正之方。服催生药既产之后,便须准备此药。松烟墨二钱,以火 通红,窨减,研为细末,作一服,温酒调下。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28
金匮钩玄-卷之三 妇人科-恶阻
(从痰治。) 戴云:恶阻者,谓妇人有孕恶心,阻其饮食者是也。 肥者有痰,瘦者有热,多用二陈汤。 或白术为末,水丸。随所好,或汤或水下。 妇人怀妊爱物,乃一脏之虚。假如肝脏虚,其肝气止能生胎,无余物也。 血 ...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8
景岳全书-卷之十六理集·杂证谟-劳倦内伤
经义 《调经论》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28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五·耳门-耳内生疮
论曰足少阴为肾之经,经虚则风热邪气乘之,与津液相搏,故耳内生疮,世俗治耳疮,多以敷渗塞耳等药,以谓邪气出外,专为外医,殊不知服药以治肾经之为善也。 治耳内生疮,菖蒲汤方 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三分) 附子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28
1 ...
847
848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