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下级分类: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邓铁涛医话13篇
|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
方剂心得十讲
|
郝万山讲伤寒论
|
胡希恕讲伤寒论
|
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
|
麻瑞亭治验集
|
名老中医之路
|
思考中医
|
手穴手纹诊治
|
医林五十年
|
用药心得十讲
|
走近中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人体使用手册
p嵮?N;S-,{孨AS踁鄗 抍鏮銐緰KN孴誰
孴誰
分类:
走近中医
2015-12-11 21:22
医林五十年-上篇 总论-五、治疗大法
仲景曰:“少阴负跌阳者,为顺也。”少阴为肾,趺阳为胃。中土健旺,则土燥而力能克水,中气不败则生,所以为顺。肾水旺则中土非但不能制水,而反被水侮,水泛土湿,中气虚败而为病,甚则死,是为逆。伤寒如此,内伤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2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20条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个少阴病传里的时候一般传里传太阴,但是也有特殊情况,也有传阳明的,少阴病根 本就是津液虚,那么它要传阳明呢他一化热就了不得了,所以津液枯竭和大便燥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22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蒿芩清胆汤
青蒿5~6克、淡竹叶9克、制半夏4.5克、赤茯苓9克、黄芩4.5~9克、枳壳4.5克、陈皮4.5克、碧玉散9克(布包煎),附注:碧玉散为滑石、甘草、青黛三药制成的散剂,药店中有成品。 本方主治少阳胆经湿热郁阻,三焦气机 ...
分类:
方剂心得十讲
2015-12-11 21:22
走近中医-第二十五章 温法和清法
温法和清法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治法。温是温热的意思,而清则是清凉的意思。温法当然就是用来治疗寒证的,而清法就是用来治疗热证的了。 寒证指寒邪侵犯人体或人体自身阳气衰弱而产生的以畏寒喜暖、脏腑机能衰退为主要 ...
分类:
走近中医
2015-12-11 21:2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21条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不是“可下”,在玉函经里就是“急下”),宜大承气汤。 那么这个论述根本不是少阴病,这个就是所谓瘟疫了,瘟疫论,就是所说热结旁流,自利清水,自下利而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22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伤风咳嗽
伤风咳嗽,因肺气不清,外伤风邪,闭束皮毛,营卫失调,肺气上逆所致。 肺主皮毛而司卫气,以清肃降敛为性。中气不健之人,营卫失和,一旦外被风邪感袭,闭束皮毛,则肺气失于降敛,郁生上热,化生痰涕,阻滞清道,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2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九讲 其他药物-大蓟
大蓟味甘、酸,性凉。主要功能是凉血、止血,兼能散瘀消肿。常用于以下情况;1.衄血,咳血,吐血,尿血:这些出血往往与血热妄行有关。本晶能凉血清热而止血。常配合侧柏叶,茜草根、小蓟,白茅根,山栀,大黄、牡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22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五积散
白芷、川芎、甘草、茯苓、当归、肉桂、白芍、半夏各90克、橘皮、枳壳、麻黄各180克、苍朮720克、干姜120克、桔梗360克、厚朴120克上药并为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本方主治寒湿为病。功能解表散寒,温中 ...
分类:
方剂心得十讲
2015-12-11 21:2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22条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个是少阴病转属阳明。腹胀,六七日不大便,肯定它是里实了,由于它是少阴病转属也要用大承气汤急下,这个要搁阳明病那不能用大承气汤,只是腹胀、不大便,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2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九讲 其他药物-地榆
地榆味酸、苦,性微寒。能清下焦血热,而治大小便出血。因有酸涩之性,故兼有止泻作用.生用凉血清热的效果好,炒炭用,止血的效果也好。本品能清热、凉血而止血,可用于各种出血,但它的特长是治下部出血,效果尤佳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22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肺热喘咳
肺热喘咳,因表邪入里,内伤于肺,肺失清肃降敛,胆火上炎,刑逼肺金,肺热气逆所致。 平人脾胃冲和,燥湿不偏,肝胆调畅,肺金肃降,里气不郁,卫外密固,邪无由入,所以喘咳弗作。太阳以湿土主令,足太阳脾以己土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22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参苏饮
人参3克、紫苏叶3克、葛根3克、前胡3克、半夏3克、茯苓3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枳壳15克、桔梗15克、木香15克,共为粗末,每服12克,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服。外感重者去大枣,加葱白;肺中有火者,去人参,加 ...
分类:
方剂心得十讲
2015-12-11 21:2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九讲 其他药物-侧柏叶
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主要有益阴、凉血,止血的作用。常用于以下情况:1.各种出血:本品性微寒,故常用于热性出血。例如衄血可配生地,大蓟、小蓟、白茅根等同用,咳血可配生藕节,白芨,杏仁,炒栀子等同用,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22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咳嗽
咳嗽,多因伤风失于表解,久而伤肺,肺失肃降,其气上逆;或因过食生冷盐卤,嗜好烟酒,内伤脾胃,中气不运,肺无降路,浊阴上逆;或因房劳伤肾,肾不纳气所致。 平人脾胃冲和,肝胆调畅,肝胆温运而左升,肺胃清和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22
1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 103
/ 103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