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回应楊振宁先生

[复制链接]
戌戌地 | 2005-8-17 16: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回应楊振宁先生

支持
山里人 | 2005-11-23 11: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回应楊振宁先生

再顶此文以祝贺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会联想的风 | 2005-11-24 11: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回应楊振宁先生

  科学就是在未知的世界里探索来的,而不是在已知的知识范畴中推理出来的。
  我们也知道,在现代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便是一门学科中也是专业高度细分,我不赞成在不了解一件事情的情况下就做出某种结论。
  这世界上有没有气功,只有气功专家才有资格说。
  希望大家还是保持客观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吧。

李观雨 | 2006-2-6 11: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回应楊振宁先生

陈老师你好!
  本人只是一名普通职员,从事IT行业,各方面学识均很平庸。一年多前就拜读过您的此篇文章,深受启发。一直以来对国医的医理痴迷不已,苦苦求索。看过不少文章和理论均觉得有些牵强,或者只是某些方面切合<黄帝内经>等。某日查获先生文章,阅毕醍醐灌顶,大呼过瘾,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医气功经络理论比较接近真相的解释--或者学说了。在此有个小小请求,不知能否赠与先生文章的全文(我们看到只是节选)。我的E-mail:leeyupro@sina.com 383309598@sina.com
  并请教先生几个问题(及建议),望予赐教。
  1 所谓的粒子能具体到是什么粒子吗?
  2.许多功法都强调过以意念存想气在经络中的运行,请问意念在加强所谓“湍流”中能起什么作用,人的意念是否与气(文中所称为粒子)可以相通?
  3 其它动物体内有没有这样的经络组织?动物们会自己练气功吗?还是只有有意识的高等生物才懂得控制“气”?
  4 能不能气功激发所谓“神通”方面多作一些研究和发展?
  5 在30-35度之外练气功是不是特别困难?有没有什么特殊方法人工制造一个磁场异常区,从而可以加强人练气的进程?
  6 能否告知先生所练功法?能否根据自己心得发明一种简约高效的功法?
  谢谢!
枕荷楼主 | 2006-2-7 14: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回应楊振宁先生

写得太好了.陈帆.我支持,没有亲自体会气功的神奇功能的人,打死他也不会相信.
jywzb | 2006-2-14 15: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回应楊振宁先生

科学就是在未知的世界里探索来的,而不是在已知的知识范畴中推理出来的。
我们也知道,在现代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便是一门学科中也是专业高度细分,我不赞成在不了解一件事情的情况下就做出某种结论。
说的好!
医源 | 2006-2-24 23: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回应楊振宁先生

下面引用由平凡一生2005/05/31 01:27pm 发表的内容:
中心议题:   
    1.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构建
    2.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的思考
    3.中医药学在国外的传播对中医药发展及人才培养的启示
...
     先生说得很有道理。
山里人 | 2006-3-5 12: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回应楊振宁先生

李观雨先生:据陈先生介绍,从事IT行业的人不适宜练气功,因为越练,对身体伤害越大,特转告,望明察。祝好!
山里人 | 2006-3-16 17: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回应楊振宁先生

中医理论不神秘,谁能提供一个平台,在确保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有人愿全面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
治未病 | 2006-3-17 16: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文回应楊振宁先生

纵观人类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科学探索的高度,有些高度像谜一样则留给了后代子孙,而有些能继承下来的,则后人又继续攀高。
当然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都具有该时代的局限性,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所有涉及人的活动也一定会是多元化的。
科学与伪科学仅一字之差,真理与谬误就一步之遥。
呵呵
因为喜欢中医,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