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复制链接]
一源 | 2006-3-24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恩师唐步祺的一篇病案--(肺癌)


肺癌
潘╳╳ 男 54岁 成都市牛王庙街
【病史】:初起病时,全身发抖发冷,冷后发热,当到╳╳医院治疗,先后服中、西药治疗,皆无效。由于咳嗽、喘促,病势严重,住╳╳医院经透视检查,肺上有阴影(空洞),经一月治疗,咳、喘告愈出院。事隔三月,右边乳房痛,对穿至背脊骨都痛,咳嗽吐痰,痰中带血,仍到╳╳医院,经照CT、化验,确诊为肺癌,患者不愿动手术,乃回家服中药治疗。四次更换中医,服药30多剂,病势更加严重,经人介绍请我出诊。
【初诊】:已卧床不起,我对患者家属谈:我治不好癌症,亦反对以毒攻毒等治法,应针对现有症状,以减少患者痛苦为主,然后在此基础上扶正祛邪,达到延长生命。患者每天都叠被倚床而坐,不能下地,咳嗽气紧,吐白泡沫腥臭且带血丝涎痰,全身无力,面容灰黯,两眼无神,鼻、唇青,声音细微,呼吸喘促,恶寒特甚,虽是夏天尚穿棉袄,有时又觉心内潮热,但不思饮水,喜热食,头项强痛,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综观所有症状,全属阳虚,其肺癌因阳虚而引起,年轻时,身体有抵抗能力,故不觉病,而中年以后,身体渐衰,寒凝气滞,水湿不行,以致出现上述诸种症状。对症治疗,宜先平喘止咳,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

[处方]:麻黄10 g附片80 g辽细辛5 g桂枝20 g
良姜20 g干姜40 g甘草60 g半夏30g
以后凡处方中有附片,皆先煎熬一小时,有麻黄、桂枝、细辛皆应忌吃油脂、蛋类食品。
【二诊】:患者服药二剂后,自觉咳嗽、气促、痛都有所减轻,考虑痰中带血,以炮姜易干姜,复就上方加重剂量以治之。

[处方]:麻黄15g附片100g辽细辛8g桂枝30g
良姜50g炮姜50g甘草80g
【三诊】:服上方三剂后,咳、喘都减轻,痰中已完全无血,对治疗此类病症,增加信心。考虑过去所服中、西药过多,体内中有药毒,用独味甘草汤清解之,可作茶饮。

甘草250g
【四诊】:服上方后,大便溏,有涎沫,量多,矢气往下行而舒畅,痰易咳出,精神转好,能起床坐一段时间,并在室内行走。自觉白天吐痰,从右边出来,痰稠浓,腥臭异常;晚上痰从左边出来,白泡沫淡,不臭。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以附子理中汤加味治之。

[处方]:附片100g炮姜100g白术50g党参50g
甘草80g鹿角片30g
【五诊】:连续服药三剂,咳、喘、痛都减轻,臭痰减少得多,以前痛处拒按,饮食增多,精神转好,心里很舒适,能在附近街道走上二 、三百步;自觉两足能睡暖(过去两足通夜冰凉),能安睡四、五个小时。
【六诊】:根据服药情况判断,患者中、下焦阳虚影响肺脏,以致咳、喘,寒湿凝聚不散作痛,必须扶中、下焦之阳,乃就原方加扶阳补肾药品,或加肉苁蓉、巴戟、补骨脂、韭子、菟丝子、砂仁、上肉桂等,连续服药五十余剂,该证更有所减轻,服药近八十余,已能上街行走。
【七诊】:为巩固疗效,用潜阳、封髓丹合方治之,以纳气归肾,使肾气不上冲咳、喘。

[处方]:附片100g稣龟板20g黄柏50g砂仁40g甘草30g
据其子谈,上方共服10剂,乃停服药。到医院复查,肺上阴影缩小,癌细胞没有发展,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当嘱其注意调护,不要感受外邪。
【按语】:近年中医工作者积极为治疗癌症贡献力量,已取得不少成绩,其辨证选方用药,多偏于养阴清热解毒,以毒攻毒,化瘀通络一途。我对本例肺癌,概以阳药施治,服药近百剂,时间长达半年。检查肺上阴影缩小,癌细胞得到控制,因此发生之咳嗽、喘、不能行走、吐痰腥臭等症状,得到消失,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不揣谫陋,略加整理,或能为中医探索治疗癌症,另僻一蹊径,提供一点小小资料
一源 | 2006-3-24 22: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 唐火神”治犬案
向天清

这是一个特殊的案例,发到这里有点不太合适.但很有意思.与大家一起分享,权当笑料.同道们也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001年夏天的一天,一个怀抱小狗的中年男子在众多病人中一直不予近前,直到其他病人相继离开,他才走向前来自云其为唐师早年治愈病人之友,慕名而来,有事相求,唐师曰请讲.扶其怀中小狗,随拿出携带的一本《实用养犬大全》笑曰 :近日小狗外感,鼻塞,不食,还打喷嚏,跑遍成都几大宠物医院打针输液无效.我实在没法了,求您给治治吧 .
唐师曰没有经历过,不予诊治.恳求道:这是一只价值四万的名犬是我的宝贝,帮帮我吧.一听此言唐师更是不予诊治.继续恳求道:唐老师啊,小狗也是一条生命呀.您就当它是一个孩子,您就给治治吧.
唐师听罢,思忖片刻.唉!那我就试试吧.不过说好了,治小孩我有经验,治小狗可没经历过.好,好..........
小狗的主人满意的笑了.
唐师随即开方:麻黄5克,附子15克,细辛2克,干姜12克.半夏苏叶防风各10克.取药两副满意离去.
第三天,小狗的主人喜滋滋地前来报告:唐老师,您的药真管用.您看小狗好了,是不是再调调脾胃.
师父也愣了,如此捷效.随开白术12克,干姜12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两副.后来电话告知彻底好了.万分感谢唐老师.接罢此电话,师徒相视,哈哈大笑.
师徒二人继续讨论医学.师曰你看,狗本为热性动物也让抗生素给整的.成了阴盛阳衰.
2002年冬天的一天跟师侍诊,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忽然想起就是那个小狗的主人,随问起小狗的情况.一直很好.
结论:当前阳虚的不止是人,动物也如此.滥用抗生素的结果贻害无穷.苦寒中药也如此.
医理求真 | 2006-3-27 09: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医道一段兄
请教一下不知何处可购买卢先生的书呀?
谢谢
一源 | 2006-3-27 17: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卢氏临证实验录序
                                向天清 搜集整理  
  医必先明理法而后可言方药,临证之际,望色观神,温声问情,乃至切脉,实本诸理而考之法,以立确切不易之方,胡尽轩歧扁鹊仲景之能事,非空作漫语以欺人也。余身孱弱,先天不足,幼小多病,得颜师龙臣治之而愈,复蒙授以养生之术,轩歧之学,俾从燮理阴阳变化五行之中,取药物之偏性,治人生之疴疾,以为寿世寿民之用。倏忽十年,学渐有进,又承师命赴蓉从郑师钦安学用法用方之诀,三载亲炙,有闻必录,忽郑师它往,命归里,乃携笔记百本再从颜师游,师命别置茅舍,闭户研讨,种花种药,凡与内难诸书相合而为后贤误解者,检阅对勘,无失本源,以反证后贤之非是;而后贤之有所见者,而必耳提面命,示以旨趣,又三年乃出。采药炮制,咀嚼味性,秘求秘求其与身中经络脏腑、薄膜纲(油)、气血要道相通相应为可。百疾痛疴疡相告者,亦必请师斟酌得宜,始依法立方,调配药饵。不一年四方来者亦众,方庆得坐春风,浸淫雨化,日以理论见诸实验,孰知朝露溘至,颜师渺炙,孓立无依,深叹孤陋,乃游诸四方,登山涉水,以证方土异宜,气候变化,采偏救弊,补漏填穴,取天人相应,顾行踪所及,疮痍满目,鲜人悯念,大都兵燹(xian)冻馁之叹,呻吟病榻,求医难效,益知医为当今急需,决不肯自秘其私,坐观伤亡而不救。于是倦游至蓉,本其所学,应人接物,二十余年。所幸理法方药悉守先师奥妙,快己快人。现国家大力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老怀益加鼓舞,余不敏,常与及门相亲,凡疑难难治诸证,集类成帙,以资参证,述余究医经过,实知学医不应专究方药,尤贵理法相通,期能见病知源,使天下人登诸袵席为快。是为序。
                          时在公元1956年丙申岁仲秋月  金寿老人卢     书   
一源 | 2006-3-27 17: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卢铸之(1876--1963)

据<<中医人物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p96记载其著作未刊行;
另据<<四川.成都风物>>杂志记载卢氏著作多在文革中散失.

暂时未见到有公开出版的卢氏医书。据可靠消息,现只有向天清和卢崇汉老师手头有一部分其医案,医论。
一源 | 2006-4-4 2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民间少了一个“唐火神”


    记者 苏瑜
     
     
  2004年夏末的一天,正潜心于医案整理的向天清像往常一样拨通了师父唐步祺家的电话,然而,令他震惊的是,师父唐步祺已于8月1日逝世。向天清不敢相信,此前十几天,他和师父通电话时,师父的声音还一如既往的宏亮。
     
  向天清来自河南南阳一个普通的医药世家,出生成长在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他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唐步祺收下的惟一一个河南籍徒弟。
     
    生命烙印之一 民间老中医出国讲学
     
  1992年夏日的一天,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飞机穿云破雾,飞行在北京-法兰克福的航线上。机上坐着一位古稀老人,他叫唐步祺,是四川成都的一位民间中医,他这次出国,是被德国友好人士邀请去讲学。
     
  一个民间中医还能出国讲学?有的人可能会不胜惊讶。是的,讲“身份”,他确实不高,几十年靠行医挣钱吃饭、养家糊口,至今还是一个只有别人誉称而没有任何行政机关评聘的“中医师”。可就是这样一位“中医师”,却具有大学本科的学历,出版了连一些中医院校的专家学者都叹服的几部著作,并且应邀出国讲学了。
     
  在这个德国,唐步祺惊喜地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医诊所的门上都有一个太极图。这是德国人认识的中医?还是中国医生或是德籍华人在向西方形象地寓意中医?太极,有多少人能真正破解它的奥秘,唐步祺不得而知,但对他来说,有一点是真实的:他同他们相通了。
     
  阴阳及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很深的内涵,正确地研究、把握和运用它,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谁掌握了它,谁就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耕耘丰收。唐步祺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多年的行医经历和经验,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掌握了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研究和运用,就有了一个总纲,就能走上一条正确的民间中医的行医道路。
     
  唐步祺在德国、瑞士、荷兰等国讲学,听课的人除了这几国的中医和热爱中医的人士外,还有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的一些同行。由于他抓住了阴阳这个总纲,许多外国人一听就懂。经他讲解,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再也不那么陌生了。他们尊称他为唐老师——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国民间中医在国外获得的殊荣!
     
  有一天晚上,一个叫卡尔的学员打来长途电话,称她的手臂抬不起来了,唐步祺通过其他人询问病情后说:“开两副姜附茯半汤。吃了准好。”第三天,卡尔打来电话说,痛症全好了,手臂活动自如,“唐老师太好了,中医实在太好了!”她热情地说。
     
  此后,唐步祺又多次应邀到德国、瑞士,新西兰等国为那些热爱中医、学习中医的人士讲学、答疑、行医用药示范。一次在瑞士讲学,全国的传统学校、中医杂志的人都来听他传道、授业、解惑。许多人受益匪浅。
     
  如今,听过他讲课的人散居西欧不少国家,他们用中国传统医药知识,也包括从唐步祺那里学到的“伤寒学”去行医,治病救人,效果明显。
     
    生命烙印之二 治咳嗽初显才能
     
  唐步祺194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后分到四川省民政厅工作。1957年开始潜心研究中医,擅长治咳。咳嗽,在民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症。有大学语文底子的唐步祺,泛览历代中医典籍,对咳嗽的研究有特别的兴趣,并为此奋斗几十年,悉心体察推求,以“唐火神”历代医家有关论治为指导,建立了他自己的“咳嗽学”。
     
  1972年夏天,“文革”中期,唐步祺来到北京“避风”。在前门和老同学王利器的偶遇,成为他大展才能的开始。王利器是北大著名教授,他的孙子一年四季都咳,吃了许多人开的药,都没治好。而唐步祺几剂汤药下来,王利器孙儿的咳嗽病便被治好了。在王利器的支持和引荐下,唐步祺在北京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他给许多人看病,治好了他们的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



一源 | 2006-4-4 2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唐步祺想写一部论述咳嗽的专著,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推广开去。对于有理论有实践的他来说,写一部书不难,但难的是出版,如果他是一名中医药院校的教授,自然另当别论,可他不过是个民间中医。苦苦思索之后,唐步祺决定走名人名家推荐的路子。
     
  1980年,唐步祺将整理好的书稿带到北京,请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应秋教授审阅。任教授为全国著述最多的中医教育家。他以极大的热情看完全书后,称赞此书为“与余之论有所合、实亦得咳嗽之机要!”最后,给予高度评价:“确是一本诊治咳嗽的佳作”,欣然为之作序。唐步祺又找到廖沫沙,请他题写书名。廖曾请唐步祺治过病深知他的本事,所以不仅题写了《咳嗽的辨证论治》的书名,还题写了“中医师唐步祺”的匾名相赠。
     
  有名人名家的首肯还不够,还得找有一定地位的人推荐。唐步祺去西安拜访同学、西北大学校长郭琦。时值郭琦夫人患肺气肿,寻医不遇,唐步祺用其所长治愈。郭琦夫妇十分感激,问其回成都的打算,唐如实告知。于是,郭琦将唐的书稿推荐给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社慧眼识珠,1982年该书出版。
     
  《咳嗽之辨证论治》问世后,受到读者欢迎。1984年,成都晚报社副社长林开甲听说唐步祺善治咳症,找上门来求治。林开甲患慢性支气管炎,长达20余年不愈,最后发展到肺气肿,动则气喘吁吁,走上一二十步,形似翻山越岭。唐步祺汤药、丸剂双管齐下,3月而愈。林开甲十分高兴,找到书法家周浩然为唐步祺写一中堂相赠,称为“大国手”。
      
     
    生命烙印之三 发扬传播“火神派”
     
  把唐步祺引向这一条正确道路的,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医家郑钦安。郑钦安在医学理论上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善于运用汉代名医张仲景以阴阳为总纲的核心思想,并创造性地加以发挥于其医理、医术中。而唐步祺的祖父唐蓉生,是四川省永川县名医,所以唐步祺幼时便诵读方书,学以郑钦安所著医学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
     
  唐步祺博览医书数十种,《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常置于案头,但他尤其偏爱郑氏三书。行医几十年来,始终以此为指导,逐渐有所积累。至晚年,他深谙郑钦安三书精华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行医用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仅纠正了郑氏三书中的错讹之处,在一些方面还有所发挥。郑钦安善用姜附等大辛大热之药治病,许多人称他为“姜附先生”、“郑火神”,唐步祺亦效法,不少人也渐渐以“唐火神”称他。
     
  就是靠这把金钥匙,唐步祺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令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刮目相看。孟宪钦,某医科大学教授,二十几年前患阵发性心悸,经心电图检查为心房性期前收缩。她曾三次住院做系统检查,没有找到病因,后诊断为阵发性、特发性房性心律不齐。她曾运用现代医疗手段系统地对症控制筛选有效药物,均无效果。经人介绍,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她找到唐步祺,经3个月治疗,唐步祺治好了困扰她多年的疾病。这位用现代医药科技知识培养出来的名牌医科大学教授,用现代医药手段治愈过不少病人,但治不了自己的病。她的同行中不乏现代医药学专家,也对她的病束手无策。然而,一个不起眼的民间中医只用了3个月30副中药,便治好了,费用也不过是二百元钱。
     
  从郑氏三书中受益不少,唐步祺便萌发出把郑氏三书整理,加以阐释出版的想法。从事这样的学术专著,要查阅大量资料。这些工作即使在藏书万卷的高等中医学府做起来也相当困难,况且唐老当时已年过古稀,坐的时间久了,双腿发麻,眼睛昏花。可为了阐释三书,唐老每天坚持到深夜。1985年还干脆关了业务兴旺的诊所,每周只在华西中医药研究所看两个下午门诊。
     
  三书的出版,在医界传为佳话。成都中医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原副院长侯占元兴奋地说:“当今像唐老这样连续出版学术专著的个体中医,在全国也不多见。郑氏三书著作精深,未有阐释,所以不为世人所知。想不到一个民间中医竟把这件大事做了!”
一源 | 2006-4-4 21: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以下内容暂时发不上,请见谅!!
一源 | 2006-4-20 22: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源在 2006/04/20 10:0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医理求真2006/03/27 09:14am 发表的内容:
医道一段兄
请教一下不知何处可购买卢先生的书呀?
谢谢

卢先生的书暂时还没有卖的。
千秋医魂 | 2006-5-4 12: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