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复制链接]
一源 | 2006-6-30 22: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火神中医与中医原理(1-5)之一

火神中医与中医原理(1-5)之一
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第一篇:气动力--中医学的新概念(已公开发表)
第二篇: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 --中医学的基本原理 (已公开发表)
第三篇:论旋转开放的圆体——中医学的结构逻辑

第四篇: --独具一格的方法论
第五篇:总论--多学科研究(随后发上,暂未发表)

http://www.zhongyimingjia.com/sencondlist.asp?id=51
一源 | 2006-8-12 20: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旋转统一论
——独具一格的方法论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信箱 河南郑州 450012
摘要:中医学与母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一起,至今尚未建立一套独具自身特色的方法论体系;目前备受外来文化及方法论的摧残和冲击;尤其严重地表现在中医药领域。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及现有方法论存在两大严重缺陷等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同时也发现新方法论建立所要面临的三大难题,以及特别需要强调的三个先期必备条件问题。加之笔者传奇的治学经历,留意到火神鼻祖郑钦安与医圣张仲景同样居住盆地,共具有盆地意识。其依据的典籍和思想都与中原和中原文化有一定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医药的本质。可以讲火神中医创立于四川,根在中原,同时证明中原也是中医的故乡。中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都具有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呈现出显著的放射,发散,旋转,统一,动态,发展的枢纽特点。再加上其文化的传播途径及影响范围,在方式上有着突出的旋转统一性(论)特征。由此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方法论体系。以此方法论体系与现有方法论对比,旋转统一论可以作为战略性主导地位,其他方法论都可纳入其中,并保持其原有特长和优势,适合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本篇旨在利用这一方法论体系针对中医药发展中的科学性,传承,中西医结合,政策制定和管理.........以及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病,大小剂量都可愈病.........等现实和临床中的重大难题给出比较圆满的方案和解释,以期揭开中医药一些原有的传统神秘,利于更好地发展和管理。同时对近年来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中部崛起”也作了诠释。旋转统一论的创立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方法论体系,对中医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在理论上有了根本保证,以及对发掘这些宝库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武器,成为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更为重要的是发挥了太极思维的价值,给世界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古典传统文化和民族医学无与伦比的方法论体系,并且是十分优质的,为促进和提高人类医学的发展增强了动力。适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对其进一步研究,将会揭示中医学的起源问题,以及更有利于开展多学科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旋转统一论 中华传统文化 方法论 盆地意识 中原文化 独具一格 火神中医

蒋新民 | 2006-8-14 12: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唐步祺想写一部论述咳嗽的专著,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推广开去。对于有理论有实践的他来说,写一部书不难,但难的是出版,如果他是一名中医药院校的教授,自然另当别论,可他不过是个民间中医。苦苦思索之后,唐步祺决定走名人名家推荐的路子
这是无奈的悲凉、身心的无助、此国策伤人肺腑、是中医之哀伤、唐步祺的贡献是野火烧不尽、民心不可违!      蒋新民
一源 | 2006-9-16 19: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歧黄密室
http://37tcm.net/forum/forumdisplay.php?fid=34
19医 | 2006-9-18 14: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我刚买了一本唐步祺的书--《郑钦安医书阐释》,写得都是至理名言,很受启发。谢谢楼主对火神派的介绍。
蒋新民 | 2006-9-18 15: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再论《经络图示仪》把握〈龙胆泻肝汤〉
                                               蒋新民    9/18/2006
有网文摘之,结合《经络图示仪》再论、把握〈龙胆泻肝汤〉为实战服务之体会、望共勉:
“《医宗金鉴》所载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各9克,木通、车前
子、泽泻、当归、甘草 、各6克组成
方中:龙胆草泻肝胆,去湿热;黄芩、栀子助其清热去湿之力;木通、车前子、泽泻清利湿热,使邪从小便而出;为了防止火邪、湿热和苦燥淡利之药伤阴,故以生地、当归滋养阴血以柔肝;肝胆性喜条达,火邪或湿热犯之;则气机被郁,故又用柴胡疏之,并作为引经药;甘草除协助龙胆草、黄芩、栀子清热解毒外,尚有调和诸药及避免苦寒伤胃之作用。因此,本方泻中有补,疏中有养,既泻肝,又保肝,攻不伤正,养不留邪,实为泻肝胆、利湿热之良方。
上方所以苦寒与甘淡同用,是由于肝火多挟湿热之缘故。因为肝在右胁下,胆附于中,两者互为表里。肝喜畅达而恶抑郁,“胆者,中精之腑”,以通降为顺。肝胆气机调畅,则脾胃升降运纳不失其常。倘若长期精神抑郁,肝气不疏,久而不解,则易化火,亦可导致胆气不利,胆汁瘀滞,化为湿热。肝气乘脾,脾失健运,水气不化,湿停中焦,无论化热与否,皆可加剧肝郁。如此恶性循环,乃肝火常挟湿热之理也。
肝火内扰,藏魂失司,则失眠多梦。其梦多在山林树下,江河之中者,欲求其凉而解之也。火邪上炎,则头痛头晕,口苦目眩,烦躁易怒;刑肺则咳,伤及肺胃之络则鼻衄、吐血;内迫血海,月经当下不下而上逆则为倒经;扶湿热则肝胆气机受阻,脾胃升降失司,故临床每见胸胁满痛,下利呕逆,苔黄腻等;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则为黄疸;湿热下注则为淋痛尿血,腰痛,少腹胀痛,带多而黄,粘稠腥臭。由于肝脉“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隔,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胆脉之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可前”,故火邪或湿热犯之,其病变则又可通过上述经脉及其所络脏腑、形骸表现出来,而为阴肿阴痛,阴中溃烂,子痈,乳痈,胁痈,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耳前后肿,耳痛耳聋等症。
基于上述理论,现代采用上方来治疗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疖肿、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盆腔炎、急性前列腺炎、睾丸炎、阴囊湿疹、高血压病、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外阴疱疹性溃疡、药物过敏之属肝火或肝胆湿热者,均获显著效果。对缓解急性白血病,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由上可见,肝火或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复杂的,并可见于许多疾病的不同阶段。这种不同疾病在病理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同证,就是龙胆泻肝汤证的共性,也是本方能治多种疾病的道理所在。
  《 龙胆泻肝汤 》:

【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
【组成】龙胆草(6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8克)生地黄(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本方常用于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
利用经络图示方式来彰显中医切诊定格、施治理法。简洁好用、减少误差。使“龙胆泻肝汤”在应用上入扣得法、使药效得到最大发挥。让配伍变通有据可辫,此时中药之妙方可显出。加深体会的理解,才能融洽中医药的理法、获得博大精深而有创造功底。
通过经络图示仪产生的测图做为辫症依据参考、若有条件可在测查当日、分别上、下午分别连测3-5次。假如受测者己服用其它治剂时、这个过程就更重要。瓣图分析或以图会诊、参照多些诊前的判点融通、将能发现问题,使施治更近实质而显效。
利用经络图示仪测查到的图示记录分析过程、有节制地运用《 龙胆泻肝汤 》的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可防用药之过。使患者最终的自愈康复功能得以发挥。改变了湿热下焦的体质许多看似病的衍生物也就全无了。《 龙胆泻肝汤 》最终的功效就是改变脏腑湿热的内环境。所以防用药之过、使之最大限度减少因过之药毒给机体带来损伤。有《经络图示仪》测查到的图示记录分析过程将有据控制药之过。换方加减、据图示状态施益气调脾胃之时也就不会因些假的表述症状而不敢用药、而过伐机体。产生了换方加减束手无策或盲目。有了经络图示手段如同电工用万用表有参数,心里自然有底。
  当今的医患关系存在高风险现象、那些因“药之纠纷”、困扰中医药汤剂的发展和发挥、像善用大剂量超常规的附子、硫磺、细辛等有经验和奇效高招的中医“火神派”善用五毒搜风散结的、善用攻下逐水法等确有奇效、多之例可证明。但确处在高风险之难申诉之中…。提出中医利用手中经络图示的记录方式为已申诉其理、因有数据之存留、便可在当今的医患关系存在高风险现象中保全自己、因此、中医辨证之理加上经络图示数据可查便是中医说理之器、不然比‘窦娥’还冤。
一源 | 2006-10-2 20: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旋转统一论——独具一格的方法论
http://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4933&fpage=1
一源 | 2006-10-13 23: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走出火神看中医
http://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31464&sid=NRwuIf
一源 | 2006-10-28 12: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建议:成立火神中医 郑钦安学术思想交流中心
http://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749&fpage=4
一源 | 2007-9-1 10: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中医火神派及相关相近资料荟集

何谓“火神中医”?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火神中医”也叫“火神派”。因其善用姜(生姜,干姜,炮姜等)附(制附子,天雄,川草乌等)桂(桂枝,肉桂等)等大辛大热之药屡起沉疴,被川中医界约定俗成尊称而得名。郑钦安为“火神派”开山之鼻祖。后世代表人物有卢铸之,吴佩衡,祝味菊,范中林,唐步祺等人。
    “火神中医”的创立,是郑氏窥透仲景之秘,伤寒六经是以阴阳为大纲,阳主阴从,即阳为主导;有阳则生,无阳则死的理论依据。并参考仲景之后数十家,直抵中医学宏观整体之本质,不拘经方时方,包容各家,求全存异。还以《周易》,《 黄帝内经》 ,《难经》等中华传统文化和经典为根基,进行揭示人体与宇宙自然之神秘。
    因此,“火神中医”是传统国医中最年轻的一个流派.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