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连载】儒释道学医
1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34
/ 3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连载】儒释道学医
[复制链接]
儒释道
|
2004-8-20 10: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5.1风气内动:属肝
肝阳化风:水不涵木,阳浮阴亏,阴不至阳,亢而生风。
热极生风:热病之极,其风乃生,津枯血燥肝经大伤,内邪乃生。
阴虚风动:热病之后,阴液枯竭,筋脉失养。
血虚生风:血虚则血脉不荣,筋脉失养,其风亦生。
二○○四年六月二十九日星期二0时01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20 10: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5.2寒从中生
阳虚阴盛则内寒,脾与肾,先后天之阳不足,则水湿痰饮生焉。内寒以虚为主,此内外寒之别也。
===================================
7.5.3湿浊内生
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成饮,积而成水。此多脾肾之疾,内湿大盛,必犯三焦。
二○○四年六月二十九日星期二0时07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20 1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5.4津伤化燥
燥者,干与火咸盛也,干则无水以克火,于是其金必危,其肺必伤,干者津亏,或者内热,如斯并举,必燥。
===================================
7.5.5火热内生
阳气有余谓之火,六淫从阳变为火,内邪阻气机,亦生火,五志过极化火,木多生火,阴虚火旺,克火者,阴水少,曰虚火
二○○四年六月二十九日星期二0时15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医者父母心
|
2004-8-20 22: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谢谢你的回复,我看你发帖子的时间都很晚了,身体能受的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21 11: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多谢楼上的关心,我会把握尺度的,这些文章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写好了,请您不必为我担心,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22 23: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6经络病机
经络循行气血,气血盛衰、逆乱、阻滞,亡失,皆可为病。
经络偏盛则亢,反则虚,所论者,气血也。气血逆乱,升降失常,乱则厥,大乱则血出脉外,久乱则病入脏腑。
气血阻滞于经络则不通,乃痛,乃瘀!逢其衰,所决者,生死也。气血竭,外如枯槁,内如败絮,安能不死?
今观夫六节,表里阴阳虚实寒热也,动则为机,所谓变也,传也!病因在前,病机在中,而后病果,因果之间,内证外症也。初见严公世芸,大谈病因,能查秋毫,是为良医。所查者,病机,所得者,秋毫。故,能循行外症,探病机,得病因者,是为上工,非如此,不能药到病除!
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星期三16时06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25 10: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7脏腑病机
世俗皆知,人有五脏六腑,不才自学中医以来方知有奇桓之腑。诸脏腑病机,皆在阴阳气血也。所谓机者,动也,传变也,所传者,按五行生克之道,逼强走弱也。故论脏腑病机,不能不论阴阳五行。脏腑者,赖气血生养,经络维系,前六节阴阳气血津精液,乃至经脉诸病机,与此而能合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25 10: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7.1五脏病机
五脏阴阳气血者,阳气温煦推动,阴血濡养宁静。五脏阴阳归肾,气血属脾胃,会当此,不可不查也。
7.7.1.1心脏病机
心者君主之官,其气血阴阳,乃诸脏之首。
心之阳气偏盛,则心火旺,多实证。其为虚证者,盖劳心过度,伤在心阴心血,阴虚火旺,其心之阳气实不旺也。其病:燥扰心神,血热而脉流薄急。
阳气发动,则亢,过则燥。心主神智,燥,则心神不宁,日夜不安,久则乱神!阳气有余乃是火,血脉不得宁也,血流过快则热,脉乃急,过急,则脉不束血,血出脉外。
心主火,心脏病机,则火动,火曰炎上,则口舌糜烂痛痒。若不得上,则必下!太阳小肠经乃动,小便黄赤,痛之痒之,号曰“下移”!
二○○四年七月二日星期五0时29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25 10: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久病缠身,阳气虚耗,宗气不足,不贯心脉,不行气血,是为阳气偏衰。久,则肾阳虚衰,水气凌心;脾虚气弱,痰浊内生,如此,则气滞血瘀,其心更衰。心脾肾,一身气血多寡之主也!
心主神智,心阳心气虚,则心神不足;心主血脉。心之阳气不足,则阴湿寒冷生焉,血脉寒而凝滞。今观夫脉之始生,全赖宗气朝心脉而成,心之阳气虚衰,则肺肾皆不能齐,盖心主之血失常,则肺主之气,肾主之水,皆乱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25 10: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较之心阳心气的盛衰,更有“心阴不足”,“心血亏损”,“心血瘀阻”。
心阴不足即心阴虚。久病失养,劳心过度,情志内伤,皆可至病。阴虚阳亢,神智不宁,五心烦热。
心血亏损乃是血液生化不足,或者失血过多所致。进而心神失养,神识衰弱。进而阴不摄阳,阳气外脱,七窍失华,神不守舍。
心血瘀阻即是心脉痹阻。上文言道“痰浊内生,血脉寒而凝滞”等,源发阳气虚衰,终究成为阴血大患!心血涩滞不畅,诸痛乃生。
二○○四年七月二日星期五16时46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34
/ 3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