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连载】儒释道学医
1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34
/ 3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连载】儒释道学医
[复制链接]
儒释道
|
2004-9-15 10: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8.2治则
如是我闻:“理——法——方——药”。【则】者,总纲也。治则者,治疗之总纲也。辨证之道,先求理,后求法,而后益气、养血、滋阴、补阳、发汗、涌吐、攻下,诸发可行,经方、时方、验方、化裁加减,其药可用也。
===================================
8.2.1治病求本
如是我闻:“西医治标,中医才治本!”——白景琦。治病求本寻因,盖欲【治】其本,必先【求】其本。
如是我闻:“标与本,阴与阳,症与证,腑与脏。”病纵有万象,其本唯一。舍本而求末,海底捞针,至取其本,通衢大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9-15 10: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8.2.1.1正治与反治
如是我闻:“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正治】【反治】既是【逆治】【从治】。逆者既药性与病证相逆。所谓“矫妄过正”,故“正治”号曰“逆治”。其寒热虚实补泄之法,盖整整相符。从治者,反治也。其所从者,外症也。实则因症证相反,从症既是逆证。
症证相同,【逆症】且【逆证】,症证相反【从症】以【逆症】。贵在【逆证】。
会当反治从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盖其以热药治假热真寒,以寒药治假寒真热,以塞法治假塞真通,以通法治假通真塞。更有反而不全反,可谓【反佐】之法。
二○○四年七月十二日星期一15时21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9-18 12: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8.2.1.2治标与治本
如是我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如此种种,皆出于《素问·标本病传变篇第五》。
何哉?盖病有轻重缓急。病而逆、病而中满、病而小大不利、病而寒热者,盖其病已重,几欲传变也!先治标,能使不逆、不中满、不不利、不寒、不热者,其病不得传也。先治标,以泄其外势,稳定病情。有如敌军已经出动,意欲攻我,则我当予以迎头痛击,先克来犯之敌,而后乘胜追击直捣黄龙,则敌虽困兽不能斗也!
所谓“缓则治其本”,何哉?缓者,正邪相搏于体日久,不相上下。有如敌我双方,鏖战之际互有损伤,只消援军到达,则敌军欲不退也不得也。其所谓“援”者,当先固其本,而后克敌制胜!此乃“缓”也。
急与缓或可兼之,标与本或可兼治。何哉?盖其病,正邪之气相搏日久,损阳伤阴。有如敌我对决,我方势危,会当此时药石为援,既要保护友军,又要克敌制胜,攻守须当兼备。
经典战略“围魏救赵”,不先攻袭赵之敌,而先围魏国都城,以求魏兵自退者,奇谋也!病有应先攻治却先求固本者,亦奇谋也!昨闻精诚社区诸位上师讨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各家流派分呈,而不才独以“中基者阴阳五行也,其所别于术数者,临床考较”,标本缓急之道虽有医理,却不可限定,仍需根据临床定夺。
二○○四年七月十四日星期三12时05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9-18 12: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8.2.2扶正与祛邪
如是我闻:“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此《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二十八》,《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二十》之言也。补虚以扶正泻实以祛邪,相辅相成。
何哉?正虚邪不盛,补之则正胜邪,无为而治。邪盛而正不虚,泻之则正亦能胜邪,也可无为而治。
正如标本之道,正邪补泻之法也可兼之。正虚邪盛,则当扶正祛邪并用之。正虚为主,则先补虚扶正;邪实为主,则先泻实祛邪。
二○○四年七月十四日星期三12时2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9-18 12: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8.2.3调整阴阳
如是我闻:“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此乃《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七十四》之言也。其所谓“期”者,目的也。人体阴阳平和,诸病不生,而医道明也,是为“期”。
何哉?损其偏盛,补其偏虚,损有余补不足,治热以寒,热者寒之。治寒以热,寒者热之。如此则阳热泻,阴寒散,是为平也。盖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扶阳益阴太极之道也。太极阴阳而有四象,是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转而为八纲表里虚实寒热之道,不可不查也。
二○○四年七月十四日星期三12时3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9-18 12: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8.2.4调整脏腑
如是我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此乃天道,及于人体,则又以脏腑传遍最显其功,是故言脏腑不能不言阴阳。
何哉?脏腑者,各有归属,五行之道生生不息。虽用阴阳虚实表里补泻之法,仍不能不察五行之道。乘侮生克母子之间,诸病所处,汤药所致。医家须当正眼!
二○○四年七月十四日星期三12时49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9-18 21: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8.2.5调整气血
如是我闻:“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为气母”气血阴阳之道,气不能生血,生而不能推行,行而不能固摄,或是血行不能涵养气机,真气耗散,人终不免于死。
何哉,气血者,人之根本,先天封藏,后天水谷精微所变,药石所化,人故能生焉。气血之病多虚,虚则补之。补气方能生血,是为“养”;降气方能和血,是为“行”;血出脉外亦先补气以摄之盖其“血出”,久则脱也,先补气以固脱,阻其传变,是为急治标,缓治本。
二○○四年七月十四日星期三13时01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9-18 21: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8.2.6三因制宜
如是我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者【天、地、人】,医道效法之,应四时、辨五味、察六经、晓七情、避八风、运九针,治百病以救万民!
何哉?四时五季不同,各有其风,天气不一;八荒六合不同,各有其势,地气亦不一;男女老幼不同,各有其病,人气更不一。
如是我闻:“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此《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至理明言。
今查解素问》得知:施用寒凉温热之法,当视司天在泉上下左右之间气,客主加临,寒凉温热各有宜忌。
今查《中医词典》“司天在泉”:运气术语。司天主上半年气运;在泉主下半年气运。”
今查《中医词典》“间气”: 运气术语。间隔于司天和在泉左右之气。六气分治,上司天下在泉,其余四气分司二者左右,是为间气。
每昼夜百刻,每岁三百六十五天零二十五刻,岁分六步,每步六十天零八十七刻半,间气又以步为纪,此六气之分。各时有各气,年年岁岁日日夜夜不同也。号曰“运气学说”。因时制宜更有七十二候,不可不察也。人之有病,必不健康,上医上工,能察天道之健,假药石,移注人体,而后康健。药分五味三品而有千百,针有九种,种种不同,盖以之合天道也。
二○○四年七月十五日星期四14时0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9-18 21: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如是我闻:“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出自《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东南西北高低远近各不同,虽同岁同时,病有不同也。
《素问十二》分人以五,各按地理。其所出者:砭石、毒药、灸焫、九针、按蹻。天塌西北地陷东南,天地尚有不全,行而健,况人乎?其所行之道,应天、合地、随乎人!
(“砭”音“边”,“砭石”者“石针”也。“焫”音“弱”,意为“燃”也。“毒药”者“重药”。“按蹻”岂非“推拿”乎?)
二○○四年七月十五日星期四14时25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9-19 14: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如是我闻:“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此八仙定数。世态炎凉,人也有此一分。
何哉?男女者,阴阳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女人阴不足更阴病,阴中之阴,其势必重!男人阳过更阳病,亦重,及其转阴,恐近绝离死。老年气血衰,多里虚证,青年气血盛多外实证,小儿脏腑娇嫩,纲墙不坚营卫不固,传变迅速。治疗老年人病,“投设承气,以一当十”先固其本,而后攻邪;治疗小儿病,“不可峻攻、大补”,先止其传变,再养脏腑,诱发自身抵抗力,其病不攻自破。老人小孩,下药皆较青壮为少。
贫富者,虽不能直接致病,考较我辈医术,却着实能洞察医德。恩师高公考陈祖辈行医不取分毫,贫富无异,可谓高仪!。更有人参之与党参,药价有别。参术之中,用党参还是人参,或用太子参配白术?当视病人经济实力,不可一味用贵重之药。若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给小儿治病,当用太子参。此乃男女老幼贫富同鉴,而后定方药。
不才所谓“贵贱”者,何也?非是曹国舅之与李乞丐,乃是先天禀赋之多少。通观本文,不才数次提及禀赋强弱。西医有云:先天不足的小儿,若是三、五岁时,身高体重仍不能赶上同龄儿童,则将来欲赶超也难以!愚察先天禀赋,有快速独到之法。但见头颅大小,与两耳方圆。何哉?盖其头颅小,额头有棱角,印堂之上不能平整圆润者,两耳薄且棱角分明者,先天必不充足,年少时常有疾病困扰,或有先天疾病,常终身不能治愈。贵贱之间,禀赋强弱,非人力所能为也。如上言,当“察天道之健,假药石,移注人体,而后康健”。
二○○四年七月十五日星期四15时22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34
/ 3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