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精誠,醫學生誓辭,行醫歎,醫德彙編

[复制链接]
糖糖 | 2007-11-7 23: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歷代中醫師列傳《2》

按《通鑒》,伊芳尹佐湯,放太甲於桐宮。閔生民之疾苦,作《湯液本草》,明寒熱溫涼之性、酸苦辛甘鹹淡之味,輕清重濁,陰陽升降,走十二經絡表裡之宜。今醫言藥性,皆祖伊芳尹。

    未詳其姓,良醫。有張子求療背疾,謂之曰︰非吾背,任君治之。 醫之即愈。
   
   學道於蜀中。能消災除病,以藥救民,服者立愈,功德感天。赧王十年,老君遺節遣使召羲升天。子弟求之,不知蹤跡。

   漢陽人。常采百草花,水漬之,瓮盛泥封,自正月始,迄九月末,又取瓮埋之百日,煎丸之。卒死者,以藥丸納口中,水下之,立活。時人稱為神仙雲。出《外傳》。

[ 本帖最后由 糖糖 于 2007-11-8 06:34 编辑 ]
糖糖 | 2007-11-7 23: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歷代中醫師列傳《3》

 

  性資天成,窮格事物之極,博覽群書,善醫藥。謂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毒。

  桂陽人也,漢文帝時得道,人稱蘇仙公。公早喪所怙,鄉裡以仁孝著聞。宅在郡城東北,距縣治百餘裡。公與母共食,母曰︰無 。公即輟箸起身取錢而去,須臾以 至。母曰︰何所得來?公曰︰縣市。母曰︰去縣道往返二百餘裡,頃刻而至,汝欺我也。公曰︰買 時見舅氏,約明日至。次日舅果至。一日,雲間儀衛降宅。公語母曰︰某受命仙錄,當違色養。母曰;我何存活?公以兩盤留,母需飲食扣小盤,需錢帛扣大盤,所需皆立至。又語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樹,患疫者,與井水一升、橘葉一枚,飲之立愈。後果然,求水、葉者遠至千裡,應手而愈。出《列仙傳》。

  臨淄人,志性愛人,酷尚醫術。

  字仲景,南陽人,受業張伯祖,醫學超群,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病傷寒死者,十居其七。機按《內經》傷寒治法,存活甚眾。著論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為諸方之祖。凡移治諸証如神,後人賴之為醫聖。又有《金匱方》,亦其遺意。

 丹陽人,父為長史。建好道不仕,學導引服食延年之法,治病有奇效。後自絕谷,不食煙火,行步如飛,或去或來,如此三百年,後絕跡不知所之。出《列仙傳》。

  不知何郡人,仲景弟子。識見宏敏,器宇沖深,淡於矯矜,尚於救濟。得仲景禁方,名著當時。

[ 本帖最后由 糖糖 于 2007-11-7 15:31 编辑 ]
糖糖 | 2007-11-7 23: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歷代中醫師列傳《4》

  廣陵人,以醫知名,性恬 ,善醫藥,年九十而耳目聰明,齒堅固,名著當代。

  隴西人,號青牛道士,服黃連五十餘年,又入鳥鼠山服汞,百歲如童。常騎青牛,有病殆死者,藥之即活。後入丘山仙去云。

[ 本帖最后由 糖糖 于 2007-11-8 02:16 编辑 ]
糖糖 | 2007-11-7 23: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歷代中醫師列傳《5》

字玄平, 少孤,依外家新野庾氏,廬於園中,布衣蔬食,燃薪寫書,寫畢,誦讀亦遍,遂博通百家之言。性仁愛,善醫術,嘗以診恤為事。凡有疾,不以貴賤,皆治之,所活十愈八九。撰方書百餘卷。

[ 本帖最后由 糖糖 于 2007-11-8 02:16 编辑 ]
糖糖 | 2007-11-8 10: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歷代中醫師列傳《6》

名登父,號仁齋,世業醫學,至父尤精。每以活人為心!

  字均章,號中陽老人,志行高潔,見道真明,尤邃於醫學。屏世慮,隱居吳之虞山,人稱隱君。所著方書,超出群表,自幼及壯至老,調攝有序,論証有旨。至於諸痰諸飲挾火為患,悉究精詳,製有滾痰丸,最神效,名《泰定養生主論》。

  名乾孫,醫實跨灶,甚仁濃,求療不分貴賤,輒盡心藥之,無有不效

  字以德,號雲居,丹溪弟子,有高致,精醫術。以活人為心。醫造閫奧,沉 悉能起
  
   字仲賢,號敕山老人,少涉經書,尤究軒岐之旨,活人甚多。

  有學不仕,資師於原禮,留心於醫藥,不以勢利,郡守往訪,避之而弗見。

  姓汪氏,名渭,字以望,人稱古朴先生,少習儒業,精醫學,存心濟物,志不在名,活人甚多。

[ 本帖最后由 糖糖 于 2007-11-8 02:37 编辑 ]
糖糖 | 2007-11-8 10: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記載:古今醫術大全

http://www.theqi.com/cmed/oldbook/book85/index.html

全文記載:古今醫術大全,謝謝作者提供!
糖糖 | 2007-11-17 22: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清丹經要訣(並序)

太清丹經要訣(並序)

  余歷觀遠古方書,僉:身生羽翼、飛行輕舉者,莫不皆因服丹。每詠言斯事,未嘗不切慕於心。但恨神道懸邈,雲跡疏絕,徒望青天,莫知升舉。始驗還丹伏火之術,玉醴金液之方,淡乎難窺,杳焉靡測,自非陰德,何能感之?是以五靈三使之藥,九光七曜之丹,如此之方,其道差近。此來握翫,久而彌篤。雖艱遠而必造,縱小道而亦求。不憚始終之勞,詎辭朝夕之倦?研窮不已,冀有異聞。良以天道無私,親聽因之而啟。不違其願,不奪其志,報施功效,其何速歟!豈自衒其所能,趨利世間之意?意在救疾濟危也。所以撰二三丹訣,親經試煉,毫末之間,一無差失,並具言述,按而行之,悉皆成就。然人之志,所重者性命,其危春露,其脆秋霜,俯仰之間,相顧如失。榮華貧賤,誠為不住之容;憂悲娛樂,並是難留之事。以此而言,深可嘆矣!

  余比讀諸方,故亦不少,觀其梗概,例多隱秘。味之者,翻增其惑,說之者,返益其迷。遂使修煉之流,不見成功之處,豈其古人妄說耶?抑由學道之輩,自不能考其旨趣也。餘所陳方意,於文記間,如視掌中,一試披尋,莫不洞照。相知之士,通鑒名人,有所不同,心之取證,故列為三篇耳。處士撰。
糖糖 | 2007-11-17 22: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清丹經要訣(並序)

http://www.ctcwri.idv.tw/godking.htm

卷七十一 金丹部  雲笈七籤全文

 

[ 本帖最后由 糖糖 于 2007-11-17 14:12 编辑 ]
胡来元 | 2007-11-17 22: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与医

道教是中国土特产。与中医有一定之关系。
糖糖 | 2007-11-17 22: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

是的!大醫精誠之作者,就是個著名的道教醫學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