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聂文涛在2004-10-26 18:07:22的发言:
[B]4.2.2.胰岛素制剂 [/B]
[face=楷体_GB2312]在开始胰岛素治疗时,一般喜欢用人的胰岛素制剂,因为其抗原性小于动物来源胰岛素制剂(见下文胰岛素抵抗).但是大多数胰岛素治疗病人都能检出较低的胰岛素抗体,包括接受人胰岛素制剂.[/face]
[注解]人体对补充胰岛素的干预不是给予了肯定,而是采取了抵制措施。这就是我们在解析生命的阵势时所做出的预言。
[face=楷体_GB2312] 一般胰岛素制剂含有100u/ml(U-100胰岛素),使用刻度注射器皮下注射.一般注射剂量≤50u/d的病人,喜欢用0.5ml注射器,因为其易读数且容易精确抽取较小胰岛素剂量.多剂量胰岛素注射器诺和灵笔(NovolinPen)通常称为胰岛素笔,装有可供数天之用的胰岛素.胰岛素应该冷藏,但不冰冻;多数胰岛素在室温下可稳定数个月,在工作时和旅游期间应用方便.
胰岛素制剂分短效(快作用),中效及长效.常用胰岛素制剂作用开始时间,高峰时间和持续时间见表13-3;这些资料仅作为粗略指标,因为个体之间或同一病人同一制剂不同剂量之间有很大差异.胰岛素制剂作用开始及持续时间取决于注射部位胰岛素吸收速率.
正规胰岛素是溶解于悬液中的结晶锌胰岛素,是唯一可用作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制剂.Lispro与正规胰岛素仅有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别,但较正规胰岛素吸收快,可在用餐时皮下注射.Semilente胰岛素是一种作用较慢的速效胰岛素制剂,在醋酸盐缓冲液里含有锌胰岛素微晶体.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NPH)含有化学计量混合正规胰岛素和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lente在醋酸盐缓冲液中含有30%Semilente胰岛素和70%长效胰岛素Ultralente.NPH和lente均为中效胰岛素制剂.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是带有负电荷的长效胰岛素制剂,与带有过多正电荷的鱼精蛋白结合.Ultralente是长效制剂,在醋酸盐缓冲液中含有大的锌胰岛素晶体.
作用起始和持续时间不同的胰岛素制剂用作混合胰岛素,常常一次注射,在注射前抽取两种制剂的所需剂量到同一针筒里.据厂商推荐,速效胰岛素锌悬液Semilente只能与lente或Ultralente混合,以保持同一缓冲液.但个别人将正规与NPH或lente抽入到同一注射器,使短效与中效混合作一次注射.含有70%NPH和30%正规人半合成胰岛素混合制剂(Novolin70/30或Humulin70/30)已有供应.但固定中效与短效比例限制了它的应用.PZI必须单独注射,因为它含有过多鱼精蛋白.
成人胰岛素治疗起始阶段 在DCCT中,Ⅰ型糖尿病病人每天胰岛素总量约40u.因为Ⅱ型糖尿病有胰岛素抵抗,故需较多胰岛素,因此有严重高血糖和肥胖症病人开始胰岛素总量约为40u/d.应分次注射,早餐前1/2,晚餐前1/4,睡前1/4.对伴严重胰岛素抵抗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剂量可加倍或更多.起始剂量选定后,应根据血浆葡萄糖监测来调整剂量,制剂种类,用药时间,使餐前血糖处在80~150mg/dl(4.44mmol/L~8.33mmol/L)之间.胰岛素剂量增加每次限制在10%,进一步增加剂量前,应估价3天中疗效.有低血糖危险时应迅速调整胰岛素剂量。[/face]
关于Ⅱ型糖尿病有胰岛素抵抗的预言在现代病理学研究中得到证实。我们推测这件事已经在现代病理学发现之后,例如在2003年我们出版的《中西健康心理模型的解析中》才正式提到这些观点,或者更早一点是在2002年网上发表的很多看法上。尽管如此,尽管可以被很多人看成是对胰岛素抵抗的解释,但这种解释也仍然更为合理。
[face=楷体_GB2312] 儿童胰岛素治疗起始阶段 伴有中度高血糖但无酮尿或酸中毒的早期Ⅰ型糖尿病儿童,开始治疗可采用中效胰岛素,剂量为0.3~0.5u/kg,每日1次皮下注射.伴有高血糖症和酮尿的儿童,无酸中毒和脱水时,开始应用中效胰岛素0.5~0.7u/kg,然后补充正规胰岛素0.1u/kg,每4~6小时1次,皮下注射.调整胰岛素剂量使得餐前血糖介于80~150mg/dl(4.44~8.33mmol/L)之间,有时介于80~120mg/dl(4.44~6.66mmol/L)之间.
胰岛素治疗方案 胰岛素治疗目的是控制餐后高血糖及维持正常糖代谢.治疗方案应因人而异,有些糖尿病人需特定方案来严格控制病情.治疗方案如下:
1.睡前中效胰岛素.这可控制夜间肝糖合成.早晨较低水平的血糖将使全天糖耐量有所改善.睡前胰岛素较单独白天胰岛素较少引起体重增加.单独口服降糖药失效的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开始治疗阶段,睡前胰岛素是合适的.
2.早餐前混合胰岛素.含30%短效与70%中效胰岛素.大多数糖尿病病人在早餐前需全天胰岛素剂量的一半左右.
3.午餐前及晚餐前正规胰岛素.为加强控制,餐前应补充速效胰岛素.应在餐前15~30分钟注射正规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Semilente,亦可在用餐时注射Lispro
所谓短效、中效和长效,与速效和慢效是不同的。短效、中效和长效,强调的是在体内存在的时间。
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可使Ⅰ型DM病人全天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血糖水平.这种方法增加了低血糖频繁和严重发作的危险,因此仅选择性地试用于有良好教育,主动要求的糖尿病病人,要使他们了解其危险性及尚无肯定的好处,病人要有自我血糖监测能力,并在有经验的医生监护下进行.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方案中,一天总量中约25%是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每餐前加用速效胰岛素(每天4次治疗方案).Ⅰ型糖尿病病人需早晨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以满足全天需要.根据自我血糖监测,病人应每天校正餐前和睡前胰岛素剂量.至少每周在早晨2~4时之间监测血糖一次.[/face]
过于注重高血糖的危害,而低估了低血糖可能造成的危害,甚至由于生命阵势的维护性变化而成为人体升高血糖的驱动力。所以这种危险的并且尚无肯定好处的治疗办法,对监护医生的经验要求应是很高的。
[face=楷体_GB2312] 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滴注 这种Ⅰ型糖尿病病人强化胰岛素治疗方式包括病人携带电池能灌注泵,经插入腹壁小针持续皮下灌注速效胰岛素.泵按设计程序选用胰岛素基础速率滴注,每餐前通过人工或自动程序增加速率,补充剂量.病人每天应多次自测血糖,校正胰岛素剂量.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滴注所得血糖质量控制较多次皮下注射为优.低血糖在泵治疗中常见,尤其是建立代谢控制过程中.一旦代谢控制稳定下来,泵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率并不高于多次皮下注射.实验性泵植入及输入门脉系统的腹膜内胰岛素输注系统可能更好,但植入的针头使感染的危险增加.[/face]这是一门有待于发展的技术。完善这门技术需要我们对病人生命需求有着更准确的理解。
[face=楷体_GB2312] 脆性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脆性糖尿病属于Ⅰ型糖尿病,表现出没有原因的频繁,快速的血糖波动.
脆性糖尿病最常见于没有残存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病人.胰岛素影响血糖,白蛋白-结合游离脂肪酸,酮体的血浆水平,这一代谢过程一般受胰岛素效应与胰高血糖素(在肝脏),肾上腺素能自主神经的对抗效应之间的平衡的调控.这些对抗效应调节是独立地进行的,一般在空腹,锻炼及其他情况需要对抗低血糖时,对抗效应增加.为了处理这些对抗效应机制的突然增加,阻止其迅速发展成高血糖症及高酮血症,必须补充足够的胰岛素,但这样常产生一过性胰岛素过高.
通过改进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方案,每日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为主,可在早晨,晚餐前,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许多病人可以好转.治疗目的不是维持白天血糖处于接近正常范围,而是减少血糖波动,并阻止症状性高血糖及低血糖的发生.
这种脆性糖尿病再一次证实了我们关于生命阵势的理论。证明了生命阵势在外界干预下会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
胰岛素治疗的并发症 低血糖症的发生,可见于因胰岛素剂量的错误,进餐较少或未进餐,无计划的锻炼(计划锻炼前,通常让病人减少胰岛素剂量或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教会病人认识低血糖症状,摄入糖后低血糖症会迅速缓解.所有糖尿病病人应携带糖果或糖块.腕或颈系有胰岛素治疗证明卡可帮助识别紧急低血糖症.教会病人亲属使用简便注射器注射胰高血糖素.在急救中心,一旦确证低血糖症,应快速静脉注射25ml50%葡萄糖,然后继续静脉滴注葡萄糖.[/face]
低血糖症为什么能够通过摄入糖块一类的物质而迅速缓解,这绝对不是糖块对血糖的直接增加,因为糖吸收不会那么快。那是什么呢?是生命阵势的反应,是进食引起的生命阵势变化导致低血糖症状的迅速解除。
[face=楷体_GB2312] 黎明现象是指早餐前凌晨血浆葡萄糖升高.Ⅰ型糖尿病病人及部分Ⅱ型糖尿病病人常常有过度升高.午夜生长激素分泌峰使肝糖合成增多,导致血糖升高.某些Ⅰ型糖尿病病人,夜间出现低血糖,接着出现明显的空腹高血糖,伴血浆酮体升高(称为Somogyi现象).因此黎明现象和Somogyi现象是以清晨高血糖为特征,而后者是反跳性(逆向调节)高血糖.Somogyi现象发生频率意见不一,若怀疑存在这一现象时,应在清晨2~4时唤醒病人监测血糖.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可防止黎明现象和Somogyi现象.[/face]血糖的浓度是服务于生命阵势的整体要求的,因此才会不断出现其不稳定的情况。那么我们想通过维护这种平衡的办法来实现对病人的健康保护是非常困难的。
[face=楷体_GB2312] 局部过敏反应(胰岛素注射部位)在用纯化猪和人的胰岛素时少见.常常会立即出现疼痛,烧灼,数小时后出现红斑,瘙痒和硬块,硬块可迁延数天.大多数病人在胰岛素继续治疗数周后局部过敏症状会自发性消失,有时可用抗组胺药治疗,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全身性胰岛素过敏(通常是对胰岛素分子)罕见,但可见于胰岛素治疗停药数月或数年后重新开始治疗.过敏反应可发生于任何胰岛素,包括人生物合成胰岛素.症状在注射后不久出现,包括荨麻疹,血管水肿,瘙痒,支气管痉挛,有时循环虚脱.抗组胺治疗,有时需肾上腺素和静滴糖皮质激素.在病情稳定后,若继续胰岛素治疗,则要由有经验的医生来处理,用纯化胰岛素制剂作皮试并脱敏.[/face]
以上是无须分析的问题。
[face=楷体_GB2312]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需要量≥200u/d且血浆胰岛素结合力明显增加.多数胰岛素治疗超过6个月的病人出现胰岛素抗体.纯化胰岛素制剂的相对抗原性是牛>猪>人,但遗传因素影响个体反应.循环胰岛素结合抗体可改变游离胰岛素的药物动力学,但没有治疗副作用.有胰岛素抵抗病人改用纯化猪胰岛素或人胰岛素可降低胰岛素需要量.病人会自发性缓解,有些Ⅱ型糖尿病病人停用胰岛素1~3个月后可诱导缓解.泼尼松用药2周内可降低胰岛素需要量,起始剂量约为30mg,每日2次,根据需要逐渐减量.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补充的适应,都是生命阵势的适应和维护机制在发生作用的结果。
注射部位局部脂肪组织萎缩或肥大相对少见,改用人胰岛素并直接注入病变局部时,症状可以改善.局部脂肪肥大无需特殊治疗,但应轮流改换注射部位. [/face]
[B][传统哲学蒙学]
(1)观我生之进退,未失道也。(《易 观卦》)
(2)迷复之凶,反君道也。(《易 复卦》)[/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