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问:太阳病因汗吐下误治引起变证,当分几部份内容进行讲 ...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4
/ 2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问:太阳病因汗吐下误治引起变证,当分几部份内容进行讲解?
[复制链接]
胡来元
|
2007-11-24 15: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胃气骤虚,热郁胸中,变为虚烦的证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4 17: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解
懊侬;指自觉心中烦热,闷乱不安。少气;是气不够用,对话时似喘非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4 20: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虚烦是与阳明实热所引起的烦躁相对而言,是证候名称。发病原因为误治伤胃,使胃气暂虚,造成津气不化,由内陷之邪热留扰胸膈所致。由于心中烦躁,精神受扰,所以影响睡眠。严重的可致心中烦闷不安,在床上翻来复云,难以入睡。俱宜用技子豉汤清热除烦。少气为中气不足,呕因胃虚寒水不化,均属兼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5 10: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举例
刘某,工人,男,40岁。患失眠一个多月,曾服中西药全未见效。自诉每晚自觉烦躁,虽有睡意,不能入寐,至翌晨二时许始迷糊入睡,惟仍梦多纷扰,醒后精神疲乏,口中粘腻不爽。胃纳较差,大便不爽,小便黄短。近日更感心悸不安。脉见滑数,苔腻微黄,舌尖边红。诊为心经有热,胃不宜化。拟予枝子9克谈豆豉9克枳壳6克竹叶9克麦冬6克甘草3克。服二剂失眠情况好转,仍有心悸,舌色正常,腻苔未净。上方去麦冬、枳壳加法夏6克茯苓9克再服二剂而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5 11: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七条
原文: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枝子豉汤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5 11: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本条症状与上条虽异,但病因相同,主方亦不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5 12: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本条与上条的病因相同,但津伤较之为甚,壅结于胸中之邪热亦比较严重,而影响气机的阻塞。因此,除胸中自觉烦热外,更有闭闷之感。仍以枝子豉汤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5 13: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八条
原文: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枝子豉汤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5 13: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虚烦与结胸辨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5 14: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热扰胸膈引起的心烦,是枝子豉汤的主证。邪热为无形,虽郁结至甚,仅有窒塞感而无疼痛。现心中结痛,是邪热与有形之水饮相结所致。枝子豉汤能清热宜胃而不能开结,吾认为拟改用小陷胸汤清热豁痰开结,方药与主证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4
/ 2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临床经验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