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太阳病因汗吐下误治引起变证,当分几部份内容进行讲解?

[复制链接]
胡来元 | 2007-11-25 15: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下后中气受伤,余热未清的证治。
胡来元 | 2007-11-25 15: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丸药泻剂,能通便不能泄热,而且表证又不宜下,如欲用大量丸药泄邪热,邪热不清反徒伤中气。邪热不清,故见身热不除而微烦;中气受伤,必有肠呜下利的见症。本证上热中寒,故用枝子干姜汤清上温中。
胡来元 | 2007-11-25 16: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举例治疗胃痛

肖某,工人。壮年体健,初秋患胃脘剧痛,先服中药无效,后住某院诊断为急性胃炎:经注射镇静、镇痛药及配合针炙治疗,三日夜痛不稍止。诊其脉象弦数有力,舌赤苔黄,心烦,口苦,时欲呕,脘中剧痛不可按。此火郁中脘,胃气失和,法当清降。拟方:枝子、川栋子各十五克炮姜三克水煎服。午时三时许进药,黄昏痛减,午夜痛全止。二剂痊愈。
胡来元 | 2007-11-25 17: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十一条

原文:凡用枝子豉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胡来元 | 2007-11-25 17: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枝子豉汤禁例。
胡来元 | 2007-11-25 17: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解

旧微溏者:是指脾胃素虚,经常拉稀的病者。
胡来元 | 2007-11-25 19: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枝子性味苦寒,能损脾胃阳气。若原有脾胃虚寒的宿疾,不可服用,以免加重病情。第八十条的中寒是误治新病而余热不清,故可寒热并用。宿疾新病,自有区别。
胡来元 | 2007-11-26 08: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小结

胃气乍虚,使津气不化,造成热聚胸膈而出现烦躁不能安睡症状的,称为虚烦。枝子豉汤是它的主方。若胃虚不能化水而引起呕吐者,加生姜,中气不足在讲活时气息微弱者可加炙甘草。若邪热结于胸腹,使食滞内停而症见腹满者,可用枝子豉汤去淡豆豉加厚朴、枳实消滞泄满。误用丸药攻下,使中气受伤而邪热未清者,症见肠鸣下利而身热心烦,成为上热中寒,宜寒热并用,可用枝子干姜汤。但平素中气虚寒的病者,虽见心烦,枝子豉汤为禁用,即枝子干姜汤亦慎用。
胡来元 | 2007-11-26 08: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结胸证治

共选录原文八条。131条是讲结胸与痞证的发病原因和邪结在上的结胸证治;135条、137条为实热的结胸证治;136条为结胸与少阳兼里实的鉴别诊断;138条为结胸轻证的证治;132、133条为实热结胸的治禁和预后;141条为寒实结胸的辩证和证治。
胡来元 | 2007-11-26 08: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31条

原文: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