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太阳病因汗吐下误治引起变证,当分几部份内容进行讲解?

[复制链接]
胡来元 | 2007-11-26 08: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结胸与痞证的发病原因和水热互结于胸胁的证治。
胡来元 | 2007-11-26 09: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解

病发于阳:是指在表之邪热;病发于阴;指在里之邪热。柔痉:古代病名。主要症状为项背强直、发热、有汗的称为柔痉,无汗称为刚痉。
胡来元 | 2007-11-26 09: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一

本条分为两段。第一段讲述结胸与痞证的发病原因,第二段讲水热互结在胸的证治。结胸:是古代病名。发病原因是表邪未解,又因误下致表热内陷,与胸中原有之水饮互结,遂成结胸,故日:热入、下之太早故也。此外,也有由太阳内传阳明,阳明实热与腹中原有水饮相结而成的。
胡来元 | 2007-11-26 10: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二

痞证是古代病名。发病原因是里热在上焦,因误下使胃气受伤,造成胃虚热陷,以致胃气痞塞不通,出现心窝部胀闷不舒的症状。热本在里,所以不说:热入,散漫在胸膈之邪热,本无可下之里,所以也不说:下之太早。痞证类于现代的胃炎。
胡来元 | 2007-11-26 11: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三

表邪内陷与胸中的水饮相结,导致胸中的筋膜牵引作痛即结胸。肺气失宣,津气失宣,津气不利,项背经脉失养,至肌肉孪急强直。肺热迫津外泄,汗出不止,故证似柔痉。但本证的主证是胸胁结痛。
胡来元 | 2007-11-26 12: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35条

原文: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胡来元 | 2007-11-26 12: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热实结胸的主证主方。
胡来元 | 2007-11-26 14: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伤寒化热后,里热与胸腹间原有的水饮相博结,故出现心下痛的主证。热与有形之水饮相结,故按之触手,似有物阻塞于心窝部。脉沉主里,紧为热结之征,亦主痛。此是热实结胸的主脉。故用大陷胸汤峻下水热。
胡来元 | 2007-11-26 14: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举例结胸

例一:邬某,男,28岁,农民。寒热倦怠,前医以解表不效,继用润下又不下,病势趋重,远道前来求治。今发病巳六日,头痛项微强,热甚气促,不咳,按脘腹痞满而痛。寸脉浮而关脉沉,舌苔黄糙。此为伤寒大结胸症,以仲景之法当下之,拟大陷胸汤;生大黄18克元明粉12克甘遂9克粳米一撮。患者借宿邻近客栈,服第一剂药后约四小时,得畅泻积粪。傍晚其家属来洵,是否继服二剂?余告经再服无害。越二日巳能行走,嘱返家少事休养数日。
胡来元 | 2007-11-27 12: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37条

原文: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脯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