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问:怎样讨论合病与并病?
1
2
3
4
5
6
7
/ 7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问:怎样讨论合病与并病?
[复制链接]
胡来元
|
2007-11-26 15: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小结
33条合病偏重于太阳之表,故头项强痛恶寒、身热无汗脉浮之表证明显,此时因邪未化热,故阳明的形证不明显,只见胃中寒水不化所引起的呕吐。故用葛根汤外解太阳经络之邪,加半夏合方中原有的生姜散寒水以和阳明胃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6 16: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小结
172条是太阳与少阳合病。少阳受病,胆气郁结,三焦气机不枢,故病机往往偏重于里而从火化。邪热下迫则利,热灼津液则见腹痛和里急后重。方用黄芩汤直清里热,兼予滋养津液。若太阳之寒邪未全化热,寒邪内扰则有呕吐之兼症,可加半夏生姜散寒止呕,寒热并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6 16: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小结
葛根芩连汤证和黄芩汤证的区别,主要在口渴、口苦、口渴属阳明,用葛根芩连汤;口苦属少阳,用黄芩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6 17: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并病证治
共选录原文三条。142条是病邪先后郁于太阳、少阳经输的证治;146条为太阳病未解,又出现少阳病的证治;150条为并病误治成为坏病的证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6 17: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142条
原文: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沾语、脉弦、五日,沾语不止,当刺期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6 17: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太阳、少阳并病;邪郁经输,立针炙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6 17: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本条是先见太阳头项强痛的经络症状,由于邪热过盛波及少阳经脉,继见眩冒的症状。因太阳和少阳的经脉皆起于目而会于项,故受病时可以互相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6 18: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胸中为太阳之里气所在,少阳又主三焦胸胁,两经的邪气互相并结,故出现心下痞硬和胸胁胀闷的症状。病在太阳经输,如病情单纯者可用葛根汤或桂枝加葛根汤,今两阳并病,郁于经输,互相牵制,非汤药所能解决,故改用针刺之法。大椎属督脉穴位,为渚阳会聚之处;肺俞、肝俞俱属足太阳膀胱经。刺大椎配合肺俞可以泄太阳之邪,因太阳之气与肺相合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6 19: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配合肝俞可泄少阳之邪,因胆和肝相表里故也。邪郁经输,津气不通,且少阳禁汗,因误汗伤津,津伤无以控制在内之邪热,使风火内盛,迫乱神明,故见沾语而脉弦。此种沾语非因胃家实所引起,所以不可攻下,宜刺期门以泄肝热而止沾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6 20: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46条
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3
4
5
6
7
/ 7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