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问:怎样讨论合病与并病?
1
2
3
4
5
6
/ 6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问:怎样讨论合病与并病?
[复制链接]
胡来元
|
2007-11-26 20: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太阳未解,又再出现少阳之症状并见,需立分经合治的各个击破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6 20: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解
支节烦疼:支节即四肢关节,烦疼是形容灼痛不安之状。支结:是形容胀闷时有支撑的感觉,为胸胁满之轻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7 09: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恶寒是太阳病的主证之一,同时兼有全身骨节疼痛的症状。今恶寒减轻,疼痛也只局限于四肢关节,可见太阳之病邪已微。而少阳只见到心窝部胀满、轻微作呕,说明少阳病的病情也不重。两病并见,病势均等,故采取两病的主方减其用量,以解两病之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7 09: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举例
陆某,男,40岁许,农。1970年5月间来某卫生院门诊。值时带学生在某卫生院实习。他自诉每日于午前后微寒微热、头痛、胸闷欲吐、口微苦不渴,傍晚各症自然消失。发病将近三个月,叠经治疗,仍时经时重,迄今未愈。诊视舌质微红、苔白薄腻、胃纳不好、二便尚可、脉弦细。初诊认为是湿热之邪留恋三焦,拟篙芩清胆汤两剂,未见功效。沉思病者苔色不黄,脉不濡而弦细,乃改用柴胡桂枝汤服三剂,各症逐日减轻而全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7 10: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50条
原文: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7 10: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太阳、少阳并病,误下成结胸的坏病证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7 10: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太阳病及少阳病俱禁下,今并病而误下之,则太阳之邪入里化热与水气相结而成结胸。结胸心窝部结硬,当有痛的感觉。胃气不化,使胆火郁结,合太阳邪气入里所化之热,下迫于肠则下利。又因胃气痞塞,三焦不通,水热格拒,故饮水即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7 10: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心烦是邪热内结引起。结胸无下利,痞证则虽硬而不痛。今结胸与痞利并见,病情复杂,渚家多言难治。我院巳故刘赤选教授,曾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合小陷胸汤治疗本证获得疗效,方证颇合,这一临床经验,值得推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7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小结
并病特点是两病的症状先后出现,症状可明显划分。无论是出现局部的经络症状或气机受病的全身症状,治则宜两经兼顾,各个击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7 11: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小结
142条为邪郁经络较甚,药力难及,故用针刺,可参考24条治则。146条的太阳、少阳并病,因太阳表证尚明显,须用分经同治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3
4
5
6
/ 6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