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临床经验
›
名家专辑
订阅
名家专辑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⑤(交流探讨)
六、中医学诊断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中医学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有辨证论治、辨病沦治以及专方专药等,而以辨证论治为主。它集中体现了中医诊治疾病的优势和特色。 (一)释辨证论治: 所谓“辨”,即分析辨别。 ...
2015-11-29 21:42
读《黄帝内经》札记①(交流探讨)
一、伪托的意味 没有人能够证明黄帝与歧伯两个人在明堂上作过关于医学的长篇对话。时间太遥远了,所有的证明都已经消失无存,留下来的只能是猜测。 既然不能证明,那就免不了否定。有人根据黄帝要处理国家大事工作十 ...
2015-11-29 21:4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④(交流探讨)
四、中医学对疾病病因与发病的认识——正邪论 中医学是从正邪立论来认识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的。 (—)释正邪: 中医学认为,“正”就是正气,“邪”就是邪气。从自然气候而言,“正”是指自然气候的正常变化。“邪”则 ...
2015-11-29 21:42
SARS的证候因素①(交流探讨)
证候因素简称“证素”,是组成证候的病理因素。抓住证候的基本要素,即寻求证候的共性因素在中医辨证中尤为重要。 王永炎院士认为,如果将中医证候诊断系统视为一个非线形的,多维多阶的,可以无限组合的复杂巨系统 ...
2015-11-29 21:42
施今墨对药:薄荷 石膏(交流探讨)
【单味功用】 石膏为一种矿石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多以生品入药,故又叫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入肺、胃经。本品质重气浮,入于肺经,既能清泄肺热而平喘,用于治疗肺热气喘诸症;又能清热泻火,清泄气分实 ...
2015-11-29 21:4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③(交流探讨)
三、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精气神、藏象、经络论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主要由精气神、藏象、经络理论构成。 (一)精气神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整体认识 所谓“精”,就人体而言,指构成人体生命和维持 ...
2015-11-29 21:42
施今墨对药:钩藤 薄荷(交流探讨)
【单味功用】 钩藤又叫双钩藤、钩藤钩,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Uncaria rhyn?鄄chophylla Jacks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带钩茎叶。味甘,微寒。入肝、心包经。本品能清肝热、平肝风、降血压、舒筋脉、除眩晕,用于 ...
2015-11-29 21:4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②(交流探讨)
许家松 中国中医研究院 二、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气化论 (—)气化的涵义: 所谓“气”,“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指自然气候。在气化论中,自然气候的变化不外风、热、火、湿、燥、寒六种。因此,就以“ ...
2015-11-29 21:4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①(交流探讨)
两千多年来,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作为两大学术支柱,共同构筑了中医学的学术主体。正是这两大坚实和独具特色的学术支柱,支撑中医学得以跨越两千年时间、空间的巨大跨度,不但在过去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而且至 ...
2015-11-29 21:41
王灵台教授论“介黄”(交流探讨)
2004年4月,全国第二届国家重点中医肝病专科新进展、新技术高级研修班”暨“全国首届泰山肝病研讨会”上,王灵台教授首次提出了“介黄”之说,认为阳黄与阴黄不能包括黄疸病证的全部内容,临床所见“似阳似阴”、“ ...
2015-11-29 21:41
《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从《汤液经法》到《伤寒杂病论(3)》(交流探讨)
注:文中《汤液经法》简称为《汤液》,《伤寒杂病论》简称为《伤寒》。 三、于批判继承中创新 张仲景总结前人方证经验,即主要依据《汤液》中的方证,并搏采其他经方、医方方证经验,以八纲辨证总结经验,并据临床实 ...
2015-11-29 21:41
《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从《汤液经法》到《伤寒杂病论》(二)(交流探讨)
注:文中《汤液经法》简称为《汤液》,《伤寒杂病论》简称为《伤寒》。 二、从八纲飞跃为六经 从《汤液》到《伤寒》是个伟大的历史飞跃,它是如何飞跃的呢?除上述仲景把方证进行整理、论广、标准化外,更重要的是理 ...
2015-11-29 21:41
主任医师谈经验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抗生素治疗(二)(交流探讨)
直接镜检和革兰染色 对呼吸道分泌物的直接镜检,不仅对于鉴别病人是否真正患有呼吸机相关肺炎十分重要,而且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也很重要,特别是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对于呼吸机相关肺炎病人,细 ...
2015-11-29 21:40
《温病条辨》方剂新用举隅(交流探讨)
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倡立三焦辨证体系,堪称集温病之大成。全书载方200余首,虽为温病而作,较多方剂亦适用于杂病。笔者临床喜用之以治杂病。兹不揣浅陋,略举数端于次,以就正各先进。 一、宣痹汤治梅核气 梅 ...
2015-11-29 21:40
《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一)(交流探讨)
近几年来由于不少考证学的研究揭示出已有足够的论据证实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以下简称《汤液》)。这种观点早在晋代已提出,如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在序中说:“仲 ...
2015-11-29 21:40
1
2
3
4
5
6
7
8
9
10
... 18
/ 18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名家专辑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