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临床经验名家专辑
订阅

名家专辑

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实录(2)(中医治疗)
三、临床应用举隅 应用本方,要严格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法则,胆大心细,谨守病机,准确判断病势。脉证合参,诸症若见一端,即宜急服。凡亡阳竭阴之端倪初露,隐性心衰的典型症状出现(如动则喘急、胸闷,常于睡中憋醒 ...
2015-11-29 21:06
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实录(1)(中医治疗)
我从事中医临床46年,在缺医少药的农村,运用自创破格救心汤成功地治愈了千余例心衰重症,并使百余例现代医院已发病危通知书的垂死病人起死回生。中华医学宝库蕴藏极富,在救治重危急症领域,有强大的生命力,独具特 ...
2015-11-29 21:06
辨证论治要谨守中医思维(中医治疗)
中医看病,一定要用中医的思维去审因论治、组方遣药,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决不能受西医思维、西医病理药理的影响,否则就会不自觉地脱离中医轨道,治疗上失去中医特色并降低疗效。 2000年我随李可老师诊治一37岁农妇 ...
2015-11-29 21:06
扶正法治癌的学术思想及应用(学术交流)
刘嘉湘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孙建立 上海市中医肿瘤临床医学中心 现代中医肿瘤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以毒攻毒、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等以攻邪为主的方法占主导地位,疗效并不满意,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 ...
2015-11-29 21:06
葛启松“眩晕”医论摘要(学术交流)
葛启松先生是笔者2001年在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中医院中医内科门诊部实习时的指导老师之一。先生为人朴实无华,和蔼可亲,不但勤奋好学,且治学严谨,不计功名,诲人无倦,救人无数。先生视力不济,一目内障,一目近盲, ...
2015-11-29 21:06
路志正老师治病擅用茶饮方(中医治疗)
河北省鸡泽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我们有幸拜在路志正老师门下,随师临诊,受益颇多。他精通中医典籍,崇尚脾胃学说,理论造诣颇深,多年潜心于理论和临床研究。在错综复杂的辨证理论体系中,能剥茧抽丝,抓住要害,执简 ...
2015-11-29 21:06
名医点津:周仲瑛教授“湿热论”钩玄(完)(交流探讨)
治疗湿热贵在分消,开上宣中导下 对湿热的治疗当以清热祛湿为主。清热燥湿药的特点是寒可胜热,苦能燥湿,但毕竟以清热为主,药如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龙胆草、大黄、苦参等,可随证选用。祛湿的具体治法涉及多 ...
2015-11-29 21:06
周仲瑛教授“湿热论”钩玄(3)(名医点津)
湿热的临床表现多样,与湿温、痰热、瘀热、郁热同中有异 (一)湿热的临床表现多样 湿热为病有以发热为主,有以黄疸为主,有以脘痞呕恶为主,有以头身困重为主,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到的常见现代医学疾病有病毒性肝炎、 ...
2015-11-29 21:05
周仲瑛教授“湿热论”钩玄(2)
湿热互化互生,胶结为患,缠绵难解 在湿热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湿生热”与“热生湿”的问题。湿邪入侵人体在素体阳热偏盛,或妄用温燥治疗的情况下,即可化而为热。恣食肥甘,脾胃受损,湿浊内生,蕴久也可化热。 ...
2015-11-29 21:05
周仲瑛教授“湿热论”钩玄(1)(名医点津)
湿热是湿与热合邪所形成的不同于湿也不同于热的一种复合致病因素,既可从外感受,也可由内而生,常以脾胃为中心,病机表现多阴阳交错,寒热并见,临床涉及面广,可引起诸多病症。朱丹溪尝谓:“湿热为患,十之八九” ...
2015-11-29 21:05
张琪教授治疗高热经验(疾病防治)
全国名老中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琪教授从事内科急危重症研究多年,以疗效显著持久闻名于杏林。笔者有幸随师伺诊,与其博大精深中觅得一鳞半爪,现将其治疗高热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高热为临床急症,尤其是 ...
2015-11-29 21:05
张琪教授治疗急腹症经验(疾病防治)
全国名老中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琪教授从事内科急危重症研究多年,以疗效显著持久闻名于杏林。笔者有幸随师伺诊,与其博大精深中觅得一鳞半爪,现将其治疗急腹症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张老认为六腑的生理特 ...
2015-11-29 21:05
张士卿教授用痰瘀相关学说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疾病防治)
张士卿教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之一,中医儿科学博(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他从医30余载,学术功底坚实,临床经验丰富。张教授善于辨证论治儿科各种疑难杂证。 ...
2015-11-29 21:05
名家讲坛:内科疑难杂病辨治概要(交流探讨)
(六)防传杜变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证可以转化或传变为另一证。证具有时相性,它比西医诊断的时相概念要强得多,在急性病中,甚者旦夕可变,故中医有“朝‘白虎’暮‘四逆’ ...
2015-11-29 21:05
路志正教授 治疗湿病五大法(交流探讨)
吴深涛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路洁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路志正教授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的以“北方亦多湿”论为代表的湿病理论(见本报12月26日4版)从病机到论治系统而实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常屡起沉 ...
2015-11-29 21:05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