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理论探讨
订阅
理论探讨
下级分类:
经典探讨
|
五运六气
|
中医发展
|
理论研究
症状反应是经方辨证的主要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冯世纶 … ●经方辨证论治起源于神农时代的用药、方证经验总结,基础理论是八纲,经历代用药、方证经验的积累,大约在汉代,认识到病位不但有表证和里证的不同,还有半表半里的不同,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8
肝脏象研究进行时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佚名 中医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近10年来,国内学者一方面继续对传统文献中的肝脏象理论进行梳理、发掘,总结肝脏象理论研究成果,以发现新的理论和研究方向。另一方面,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7
叶天士肿瘤医案分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三虎1,… 1 临床资料 依据潘华信、朱伟常主编《叶天士医案大全》(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4) 进行统计分析。 共有肿瘤医案149 则。 其中噎膈反胃73 则, 症瘕51 则, 积聚24 则, 乳岩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7
张锡纯活血化瘀思想探析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谷万里 … 张锡纯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医家之一,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勤求古训,师古而不泥古,衷中参西,在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在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7
临证不可忽视“饮药”之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山… 《良方·自序》云:“治病有五难,辨证、治疾、饮药、处方、别药。”然医者每于临证,又最宜忽视“饮药”之法,而致药之功效难收。饮药主要包括药物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及煎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7
助阳气之升浮 散郁滞之阴火——升阳散火汤浅识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山… 升阳散火汤作为治疗内伤发热名方,为李东垣“深达‘火郁发之’之义”(《医方论》)的杰作,是中医治法中“升阳散火”一法的代表方剂。但令笔者诧异的是,古今历代医家善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6
麻杏石甘汤方证解析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祝子贝 河… 《伤寒论》42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对于此条,伤寒注家多以伤寒发汗而表未解,且肺中因寒而蕴热为论。如尤在泾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6
发物治疗银屑病机理探源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发表不远热”。综合此两句可以看出,在《内经》时代,对于发生在皮肤上的问题,是首选“发”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6
经方研究正走向深入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马家驹 陈… “经方”是具有独特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术体系,源于古代神农伊尹汤液学派,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又有比较深刻而确切的时代内涵。经过长期的发展,经方的临床应用范围正逐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6
生命之火 扶阳之源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佚名 ●火给人类带来了从原始蒙昧到文明智慧的过渡,同时,火也被引入了人类防病治病的方法和理论中。●中医借鉴自然火的特性说明人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治疗原则等。●人体内的火力是一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6
论《黄帝内经》身体观范式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磊 长春… ●人和人更本源的差异体现是人的身体,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本源。从这一本源出发,追溯中医发展的本源,或许我们对中医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判断。●身体的定义是随研究者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6
中医体检 人人受益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佚名 记者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体检中心主任袁尚华时,适逢有外国朋友邀请他到自己所在的国家开展中医体检及传授养生防病经验。这不禁令人疑惑:中医体检怎么做到国外去了呢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6
浅议肝藏魂,动为用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山… 《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白虎通》指出:“魂行不休也,少阳之气,故动不息”,唐容川更明确指出:“肝之清阳,即魂气也。”均谓“肝藏魂”即肝脏内寓少阳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5
木曰敷和话肝胆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山… “木曰敷和”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是对五行之一“木”的基本性质和功能的概括。敷者,古作宣布、布施之意,“木曰敷和”即指敷布某种物质,使其不协调状态趋于和谐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5
中药色象理论与皮肤色素代谢关系研究展望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作者:杨柳 1 中药色象理论形成的背景与研究意义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应用白色药物(如白芷、白附子、白茯苓、白蔹、白芨、白僵蚕、白术等)治疗色素沉着类皮肤病(如黄褐 ...
分类:
理论研究
2015-12-3 13:25
1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07
/ 107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