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理论探讨
订阅

理论探讨

对冬病夏治理论的再探讨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作伟 … ●人体由阴阳二气化合而成,其中阳气起着主导作用。引起慢性呼吸病、慢性腰腿痛等这些慢性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部阳气不足,当治以温阳、补阳之法。●《黄帝内经》有“春夏 ...
分类:    2015-12-3 13:35
李东垣甘温除热思想浅析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金金 … 李东垣开创补土派,临证善用甘温之品补脾胃,养后天,对后世影响巨大。其甘温除热思想历来为人称道,所创相应方剂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名方至今为临床应用。本文就甘 ...
分类:    2015-12-3 13:35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膜炎诊疗技术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熊兴江 … 慢性结膜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为眼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病情迁延,常双眼发病,无季节性,视力不受影响。本病属中医学“白涩症”范畴,又名干涩昏花症,部 ...
分类:    2015-12-3 13:35
辨方证不同于辨证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熊兴江 … 编者按:中医“证”和“方证”的内涵是什么?“辨方证论治”和“辨证论治”的区别在哪里?这些问题在中医学术界争论已久。本版近来连续刊登了系列有关经方方证对应临床应用 ...
分类:    2015-12-3 13:34
从少阳太阴治疗心下痞 冯世纶临证实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 案 例赵某,男,57岁。2010年3月17日初诊。心下痞满、吞酸、嗳气、纳差1年余,纤维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流性食道炎”。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
分类:    2015-12-3 13:34
简述中医查体医疗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郭朝印 … 中医查体医疗的概念,就是在中医诊断学基础中,将阴阳五行理论联系到具体的经络穴位反应点上,并规定出其相关的反应体征的标准,在切诊(脉诊)的提示下,平脉辨经,依据检 ...
分类:    2015-12-3 13:34
《金匮要略》风湿病辨治特色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戴天木 … ●风湿病的形成虽与感受外邪密切相关,但正气不足起决定作用。●微汗祛邪是治外湿之大法;利尿除湿是治内湿的大法;温经通阳法能温化寒湿,宣通阳气,既适合外湿,又适合内 ...
分类:    2015-12-3 13:34
从你眼睛颜色检查身体有无疾病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作者:佚名   导语:正常人的眼白洁白而无异色和斑点。倘若有,则可根据不同征象判断出某些疾病。下面就来教你怎样看眼睛颜色知道你身体有无病。 眼睛颜色看你身体有无病眼白发蓝  医 ...
分类:    2015-12-3 13:34
看大便可知肠道健康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作者:佚名 你知道大便气味也能反映肠道健康吗?如果常常为大便气味过于难闻而困扰,说明你应该去看看医生了。没准,疾病就潜伏在你的肠道里! 肠道有益菌少则大便臭 大便气味是肠内环 ...
分类:    2015-12-3 13:34
看看指甲能帮你测测疾病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作者:佚名   当手指甲呈现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健康圈(指甲底部的半月形)占指甲的1/5长度(最好所有指甲均有)时,表明人体是健康的。如果指甲颜色 ...
分类:    2015-12-3 13:34
子午流注与养生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贾佩琰 子午流注理论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时辰,对应十二地支,并与人体腑脏的气血运行等相结合。十二时辰中,人体气血循行流注,盛衰开阖有时。遵循子午流注规律,有益于保持阴阳平衡 ...
分类:    2015-12-3 13:33
银屑病病因病机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作者:甘海芳,… 银屑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白疕”,根据其发病特点,中医文献又有“松皮癣”、“干癣”、“白壳疮”、“蛇虱”、“蛇风”、“顽癣”、“疕风”、“风癣”等病 ...
分类:    2015-12-3 13:33
小儿脑瘫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
文章来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 作者:田井亮 … 脑性瘫痪(CP)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CP患儿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治疗,当家长意识到运动康 ...
分类:    2015-12-3 13:33
四维一体才是中医完整的辨治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马冠军 … ●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审因论治和对症治疗,是四种有着不同内涵的辨治方法,虽互有区别,却互相联系,是对病人的一个问题,或者互相影响的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采取的不同 ...
分类:    2015-12-3 13:33
认知科学背景下的中医病因病机的概念隐喻研究
文章来源:巾国医药导刊 作者:贾春华 如果以一句话概括世纪科学发展的特征, 那可能就是“ 学科的交叉与综合”。认知科学作为研究人脑或心的工作原理的前沿性综合科学, 吸引了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 大批计算机专家、 ...
分类:    2015-12-3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