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理论探讨
订阅

理论探讨

论辨证论治十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法新 河… 编者按: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赵法新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提出辨证论治包括以下过程:审症求因、审因辨证、据证立法、依法组方、权变加减 ...
分类:    2015-12-3 13:25
小议“阴火上冲”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侯… “阴火上冲”语出东垣,他解释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热。”其症状见:“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 ...
分类:    2015-12-3 13:25
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机用药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  ●不同时代经方家经方应用的整体风格,一定是由其所处的特定时空背景决定的。●临证用药是没有固定套路的,需要随“机”应变。●针对病机用药,不仅体现在“临证察机” ...
分类:    2015-12-3 13:25
把辨证论治十法融入中医病案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法新 河…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和规矩、治疗学的准绳与核心,体现于审证求因、审因辨证、据证立法、依法组方、权变加减、剂型合宜、途径最优、煎服用法、心理调适、饮食护理等环 ...
分类:    2015-12-3 13:25
汕头地区名老中医蔡纯臣学术经验撷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在我们汕头地区,几乎没有人不晓得一代名医“先生仔”(即小医生)的外号,他就是汕头市声誉孚隆的中医前辈名贤、“汕头市名老中医”、莲下地段医院业务院长、澄海市中医医院名誉院 ...
分类:    2015-12-3 13:24
中医对“胰”的认识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侯… 中医的胰,古字写作(月臣)。李时珍云:“颐音胰,亦作胰。动物的胰在古代早被中医认识,并作为临床药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用到胰的有五处,二处治咳嗽,有三处 ...
分类:    2015-12-3 13:24
元气化生异常 内生瘤毒致肿瘤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平 张梅… ●瘤毒是一种有强烈致病性质的物质,具有隐匿性、暴戾性、扩散性、难治性等特点。●人体遭受六淫、情志内伤,或饮食水土失宜、痰浊瘀血阻滞、虫毒结石等致病因素,干扰了 ...
分类:    2015-12-3 13:24
缘何“百病生于气”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范铁兵 高… 气,本是中国古代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用于解释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在中医学 ...
分类:    2015-12-3 13:24
病痰饮者不能率以温药和之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济洲 张… 《内经》有水饮、积饮、溢饮之名,《金匮要略》载有痰饮、溢饮、支溢、悬饮主治之方,提出了广义之痰饮病“当以温药和之”的总的治疗法则。《金匮要略》“当以温药和之” ...
分类:    2015-12-3 13:24
熊大经:从少阳论治耳鼻喉病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勤修 成… ●“少阳”包含经腑两层。以经络而言,少阳经脉介乎表里之间,连接表里经气以称为枢。以脏腑言,胆主阳气之生发,三焦统领阳气之气化;胆主枢之启动运转,三焦继以道路畅 ...
分类:    2015-12-3 13:23
浅说“抑木扶土”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侯… “抑木扶土”是指通过平抑过旺之肝木,扶助虚弱之脾土,治疗肝旺冲逆,脾胃虚弱证的方法,适用于肝木乘土之证。肝木过旺多因暴怒伤肝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或横侮脾胃 ...
分类:    2015-12-3 13:23
卫气出、行析疑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东义 河… 历代医家对于卫气从何而出,如何“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与营气“五十而大会”的问题存有疑问。笔者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卫气出于上焦《灵枢·营卫生会篇》 ...
分类:    2015-12-3 13:23
小议轻可去实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山… 笔者临证36年,辨证论治用药常以小剂量收效,常研讨“轻可去实”之精意,感想颇多。病之成因实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或“留而不去,其病则实”。但实是邪气实,虚是 ...
分类:    2015-12-3 13:23
要进一步认识清与浊——读吴深涛《重新审视与界定“浊”》后感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冯文才 广… ●“浊”作为《内经》的基本概念,是与清相对而言。浊气与水精都是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当脏腑功能失司、运化无权则致浊气壅滞而成为浊邪,而水气不运则为内生湿邪,与致 ...
分类:    2015-12-3 13:23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论“方证对应”的科学内涵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冯世纶 胡… ●以八纲为基础理论之方证,既涵方药,亦涵相适应的证,既有理,亦有法;每一个方证都是经过几代、几十代反复实践验证取得的经验总结。●方证对应长期应用的经验,产生了 ...
分类:    2015-12-3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