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名老中医之路-学医在勤奋临证贵辨析(路志正)
中医研究院第二临床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路志正 路志正(1920~),河北省藁城县人。从事中医工作四十余年。解放后在卫生部中医司技术指导科工作,为开展中医学术、推广针灸疗法和中西医学术交流等,做了不少努力。 ...
分类:    2015-12-11 21:1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75条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这个下利后与上面那个下利后是一样的,下利止后,不应该烦,如果还烦,这个烦不是热,看看它虚实吧,按这个心下当胃的部位,濡软无力,那里头是无实,里头没有燥 ...
分类:    2015-12-11 21:11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医案-失血后阳虚寒战
吴××,男,七十四岁。因头顶部外伤流血过多,入某医院急救,经用冷水洗涤创口后,进入昏迷,且寒战不止,因而邀余会诊。症见:舌淡青滑,脉沉,患者踡卧,血虽止而目瞑不语。检视创口,正当巅顶部位。巅顶乃督脉与 ...
分类:    2015-12-11 21:11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除痰、消导、攻下的方剂-保和丸(《丹溪心法》)
山楂90克、神曲30克、半夏45克、服苓45克、陈皮15克、连翘15克、莱菔子15克,为细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食远白汤送下。 本方为消导剂之代表方。主治伤食积滞,胃胀胃痛,脘腹痞闷,嗳腐吞酸,厌 ...
分类:    2015-12-11 21:11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37 讲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
大家好,我们上课。 太阳病篇的最后一节是太阳病的类似证。 太阳病的类似证它涉及到两个方证,一个是十枣汤证,一个是瓜蒂散证。因为它们的病程中某些临床症状像太阳病,所以在《伤寒论》中放了这两个杂病,主要是和 ...
分类:    2015-12-11 21:11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咳嗽吐血
咳嗽吐血,多因脾湿肝郁,肺胃上逆,相火不藏,刑灼肺金,肺热不敛,热伤肺络所致。 【脉证机理】 素患咳嗽及肺家疾患之人,多系脾家湿盛。脾湿则中气不运,肝脾郁陷而肺胃上逆,胆火无下降之路,不能蛰藏而上逆,刑 ...
分类:    2015-12-11 21:11
思考中医-跋
我很同意陈亦人教授之所说,刘力红博士确实对中医,尤其是经典中医有一份不同寻常的热爱与执著。我觉得这代表着未来中医的希望。祖国医学的将来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刘力红博士这样全身心投入到探索中医宝库奥秘中去的人 ...
分类:    2015-12-11 21:11
名老中医之路-我学习中的几点体会(蒋洁尘)
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副教授 蒋洁尘 【作者简介】蒋洁尘(1918~)湖北汉阳县人。从事中医临床孝教学工作四十余年,着有《中医学基础》,并先后在京、汉、穗、鄂等医刊发表论文多篇。现正编写《景岳新 ...
分类:    2015-12-11 21:1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76条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分类:    2015-12-11 21:11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肺痨
肺痨,多因素本燥热偏胜之体,或因发汗、利小便,重伤津液,致使肺家燥热,其气不清,痨虫乘机袭肺所致。 【脉证机理】 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土湿而阳土燥。平人脾胃调和,胃之燥以济脾之湿,脾之湿以济胃之燥,故 ...
分类:    2015-12-11 21:11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医案-阳虚寒湿
胡××,男,五十一岁。因恶寒发热,不思饮食,经服发汗药后,热仍不退。某中医断为暑热,用栀子、滑石、芩、连之类,服后寒热似疟。改用西药治疟之针剂,针后又觉四肢酸软无力,手足厥冷,眼神发呆,彻夜不眠;又改 ...
分类:    2015-12-11 21:11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除痰、消导、攻下的方剂-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苍朮(米泔浸)2500克、厚朴(姜汁炒)1560克、陈皮(去白)1560克、炙甘草900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水一盏,生姜2片,干枣2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 现代多把此方改为汤剂煎服。我常用的处方用量如下 ...
分类:    2015-12-11 21:11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38 讲阳明病概说
大家好,我们上课。 前一个阶段,我们讲的是太阳病脉证并治,按照《伤寒论》原书的次序,那就应当是讲阳明病脉证并治,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讲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我们每讲一病的原文,要先对这一病篇的主要内容,作一 ...
分类:    2015-12-11 21:11
名老中医之路-采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裘笑梅)
浙江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裘笑梅 【作者简介】裘笑梅(1910~),浙江杭州人。从事中医临床教学治疗及科研工作五十余年,专擅妇科,对经、带、胎、产常见病较有造诣,着有《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编》等。现任中华全 ...
分类:    2015-12-11 21:1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77条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其实这是古人的一个看法,它是个规律,胃虚,小便……,所以胃虚的厉害时,一定要用甘草干姜汤,治遗尿,是从这里来的,苓桂术甘汤也是的,从干姜甘草变 ...
分类:    2015-12-11 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