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驳呓语纯中医的贡献和长处

[复制链接]
川耗子 | 2004-8-14 11: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驳呓语纯中医的贡献和长处

“中医师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治疗“非典”的效果好;
西医师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西医治疗“非典”的效果不好。
下一个推论更有趣:
同在西医理论的指导下,与中医师相比,西医师几近于白痴;
同样也在西医理论指导下,与中药相比,西药几近于废物。”

哈哈...!我快笑得回不过气来了。终于领教到了老秉的逻辑水平了.老秉,还是拿点稍微上档次的东西让我们看看,不然我真的要开溜了,
浪子竹溪 | 2004-8-14 12: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驳呓语纯中医的贡献和长处

中医治疗SARS只是“有作用”不是“很行”,有关治疗过程能查到的。
秉烛之明 | 2004-8-14 18: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驳呓语纯中医的贡献和长处

下面引用由川耗子2004/08/14 11:56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师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治疗“非典”的效果好;
西医师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西医治疗“非典”的效果不好。
下一个推论更有趣:
同在西医理论的指导下,与中医师相比,西医师几近于白痴;
...
这些推论显然很荒唐,很可笑。但这是根据川同网所谓“中医权威在治疗非典时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用中药”及“中医治疗非典效果较西医为好”这两个前提做出的。
不知耗子同网反对哪个前提条件。
糖糖 | 2004-8-14 19: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驳呓语纯中医的贡献和长处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08/14 07:45pm 第 1 次编辑]

    「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务,存救苦之心」我,真的可以告诉您,《大医精诚》之诚的部分,在我这个,做病人的心理,感觉是很快乐的,可是,把此话,也拿给,现在上网的学中医人及中医师看,并以此,要求这些人,结果,很多人都气坏了!我,当然难脱,被批判、斥责的下场!我只能说,很多医人与病人的心,完全都不一致!很多学医人,心中的第一个期望,就是,要病人从口袋中,掏出钱给此人,但是,很多病人,心中的第一个期望,就是,要医生赶快救救自己!当然,钱给医生,越少越好,甚至免费!现在,我都开始怀疑,《大医精诚》所提倡的《医德》,是不是,真的很有问题,要将它废掉,去建立《新新医德》的必要!我真的好彷徨,现在,该怎么办?还是说,《大医精诚》的作者,表面上是医生,其实,在吃里扒外,不站在,医生的角度,反而,从我这个病人角度去看,因此,此文,成为葬送中医的祸源之一?所以,一发表此文,让很多学医人,都气坏了!
  
糖糖 | 2004-8-15 17: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驳呓语纯中医的贡献和长处

              
                 澄清网上的中医人,对我发言的严重误会
    我真的没有料到,一篇写给,对中医人期望的发表,竟会招来,网上的中医人,对我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误会,而引起,这么多的中医人,对我的攻击、批判、斥责!
    首先,我当初的文句表达,再清楚不过,我没有料到,这些中医人,对文言文的理解,竟会差到,这样的程度:连「一心赴钱」,要表达的内容,都读不懂呢!会招来,这么多的激烈、批判、斥责、攻击的反应,让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跟这些中医人,解释文言文:【其实,从现实面考量,我并没有反对,医生从病人中,赚取生活费!只不过,我主张:医生,因为,您要面对,无量苦逼身的病人,病人,既然缴了医药费,您就要为,治疗此人,而付出,您能所做! 因此,病人,只要缴了医药费,您就得必须,把心,放在救疗病人的身上,而不是,就只有《一心赴钱》:「心中,只要《病人的钱》,就没有其它!」】您再看,我以前的原作,我要表达出来的,就只有,这个内容而已!
    我所引用的此句原义,却没料到,竟然会,连网上的这些中医人,都读不懂呢?我都不是,在专门学医的,却明白「《一心赴钱》:心中,只要《病人的钱》,就没有其它!」的表达内容,怎么,连必读古籍的中医人,连这一句,这么简单浅显的话,都读不懂呢?我劝您,还是不要,再学中医了,在我心中,您真的完全没有,学中医的资格!您如果,还要再继续学中医,首先,您就该去找,对文言文,了解的老师,老师,会从最简单的文言文,开始教起!
    其实,我是个,对天下的饿死之人,抱着关心的人,每天,都有两万四千人,因挨饿而死!您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死?有百分之九十,是因赤贫而死!《可见乐施会‧无穷校园‧贫穷多面睇》网页!http://www.oxfam.org.hk/chinese/cyberschool/c-topics01.htm
    在现实生活中,我,就常常捐钱,给解决《因贫苦而饿死》的公益机构,记得,最近有一次,我还「挤」出了很多的钱,来捐给,解决饿死、贫困的公益机构,而这样的举动,让我花完了吃饭的钱,口袋中,就什么都没有了!我还为此,至少捐了两千元,去救人!这种举动,就让我深刻体会,什么叫做:「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渝于此!」《见千金要方‧序》及「偶逢一法,不惜千金!」《见千金翼方‧禁经》而我最近,也写信给政府,请求政府,多提供就业机会,因为,国内,还有,至少三万名贫困家庭,一个月,收入不到六百元!
    而且,我记得,以前,我为了挽救,这些饿死的生命,甚至到了,只要有救人的方法,都会愿「不远千里,服膺取决」!《见千金要方》,这是真的,绝无虚构!因为,乐施会,是一个专门,在解救贫困的机构,我因为,当时,对天下的饿死之人,抱着极为深切关心的因素,常常上此网、并影印,这方面的资料,我还写信,给远隔千里之远的乐施会,求它,寄给我相关的资料!当乐施会,将此数据,寄给我的时候,是透过航空,运送过来!
    我,最近,又再其它的网络中,提供了灭贫的方法,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合无寡,安无倾!」这句话,做了极详尽的解释!
    我,怎么可能,会真的变成,反对这些中医人,以医治病人,来赚取生活费用?我只不过,是希望,在赚取生活费用之余,能面对、且重视,对《无量苦逼身》的病人,所生出的《慈悲心》,如此而已!之所以,我不敢,先提及这些,是因为,这是中医网站!让我在发言的时候,不敢离题太远!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合无寡,安无倾!」这句话的极为详尽解释,可见此网!作者:糖糖http://www.guoxueqime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32&id=2619&replyID=9491&star=3&skin=
    以上的网址提供,您可以去亲自检验,我说话的真实性!
牛道士 | 2004-8-15 22: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驳呓语纯中医的贡献和长处

实在可怜耗子啊!
不知道耗子在现实工作中也是面对同样的环境吗?
中庸之医 | 2004-8-15 22: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驳呓语纯中医的贡献和长处

我也开始对牛道士有点好印象了,以前的无礼莫怪哦。
川耗子 | 2004-8-15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驳呓语纯中医的贡献和长处

说到底,老秉,除了你说我可笑之外,你还是没有正面对我的证据作出说明。
糖糖 | 2004-8-16 11: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驳呓语纯中医的贡献和长处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08/19 11:06am 第 1 次编辑]

     有关于,川耗子提出,官本位的问题,我在此,只是提供,我的主张!
     首先,在古代里,政治的决策,与社会民众的福祉,最为攸关!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的职业教导,会把重心,放在学习,做官的身上!而主要以「出仕─学作官」的职业教导内容,也遭到,现代人的批评!其实,就当时的社会情况来说,如果,培养几个,有道德的人,去从政,则有,减轻民众,痛苦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 ,老子一书中,要以主政者,为主要诉求对象的因素!
     仁恕,是孔子的人格教导,核心内容。这里,我只是,以最简明的看法,来看仁恕精神。首先, 最终极的人性关怀,例如:爱、理想人格、自我人生目标的实现,发挥的到极至,就是孔子所谓的圣人与仁人。而使人,变成仁人、及圣人,就是,孔子的一整个体系之人格教导内容。《不是职业教导》这个观念,非常的重要!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仁恕精神,有着,极高度的平等意义,是基于「性将近」的看法,来立论:仁恕,是一体的两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能近取譬,斯为仁之方也矣」、「己欲立而立人」,都以将别人,看做是,和我地位一致的人,为前提。而且,其中,蕴含的真意是:「以己之心,来推想他人」,是一种【不求别人回报】的自我道德要求,并非是:「要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先,如何对待他人」,换句话说,如果,我对别人好,是期望,别人也如此对我,如果,别人不给我相等的回报,我干嘛,要对别人好?因此,「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能近取譬,斯为仁之方也矣」、「己欲立而立人」,绝非,是现代,某个教授,所说的那样,带着,「要对我有益与否」的色彩。
     每一个人,都有仁心的种子,是自觉的,非靠外在。所以说,「仁者,爱人」、「为仁由已,岂由人乎哉?」,但是,要达到「志于仁,则无恶」的境地,能做到的人,实在太少了!
     何谓「有教,无类」? 说「人只有因为,各别所受之教化日异,而造成,各别之习性日异,却没有,种类的差别。」,才符合孔子之意!「性相近,习想远」。习是学习,也是习性。习之日异,导至,习性之日异,而这才是「有教,无类(人只有因为,各别所受之教化日异,造成,各别之习性日异,却没有,种类的差别。)」的最佳写照,也就是因为,孔子有深切的体会、了解:「人只有因为,各别所受之教化日异,而造成的,各别之习性日异,却没有,种类的差别。」,所以,他才会,那样的在意教导。
     他两度说明,自己的「诲人不倦」心理 ,并且,不论,学生的出身来源如何,一律予以教诲,而且,为了教导,他可以,坚定的说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为了把握施教的机会,连遭到社会大众主张,是「难与言」的互乡之人,孔子,也照样的接纳。也因为这样,南郭惠子,才会有「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之叹。而资质再差、人格特质再远的学生 ,他也都来者不拒,尽力的予以裁成。
  
     孔子,当然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教导,因为,他主张,教导,可以改变一个人,他深深了解:「人只有因为,各别所受之教化日异,造成,各别之习性日异,却没有,种类的差别」,【以上此文摘录自《「有教,无类」是孔子发现的客观现象说》作者:刘国平】

     我要说,〈述而〉篇孔子所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请注意「自行」两个字!以上,很明显的表明,跟孔子求学,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意愿「自行」,并非是,强制性的作为!愿不愿,接受孔子教导,决定在別人,不在孔子!因此,孔子还是「有教,无类」!
     「不为将相,则为良医」的说法,是源于,宋朝的范仲淹,他的为人,我大略,接触到,他的相关资料,得出了,一个结论,我,是要给予他赞许,不能,以他曾经当过官,就把他,对当时的社会,所产生的正面效应,给一笔抹煞!如果,只因作者,曾经当过官,在现代,就是他的原罪,那么,孔子、杜甫、张仲景,这些人,对当时的社会,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在现代,岂不就,完全成为,罪人了吗?
秉烛之明 | 2004-8-20 16: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驳呓语纯中医的贡献和长处


就耗子同网在28楼的证据,秉烛于34楼回复为:
下面引用由秉烛之明2004/08/08 07:50pm 发表的内容:
就川同网分析出来的所谓两点来看:
其一,无论是在“非典”时,还是在其后,中医界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已是“陈年”的今天,川同网还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只能说明川同网的所谓关注中医只是关注川同网自己想关注的部分。有点科学修养的人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其二,秉烛十分反感“非典”时的推荐方。这正是某些所谓“中医权威”堕落的表现

就耗子同网在35楼的证据,秉烛于45楼回复为
下面引用由秉烛之明2004/08/10 09:28am 发表的内容:
川同网 2004/08/09 07:16pm 第 1 次编辑过的回贴,于我们讨论的“证据”来说,似是“陈文不合今论”。理由如下:
第一,(略)
第二,(略)
第三,(略)
就耗子同网在47楼的证据,秉烛于64楼回复为
下面引用由秉烛之明2004/08/12 10:46pm 发表的内容:
川同网新提供的所谓“证据”,与要证明的东西“中医权威按西医理论指导用中药治疗“非典”相关度太低。真是“不伦不类”。
鉴于耗子同网逻辑修养太低,秉烛补充解释一下:
秉烛所要的是中医在“非典”治疗中应用西医理论指导中药使用的证据。而耗子同网在47楼所谈的是中医局在03年六月份的研究计划。显然无论其研究结果如何都不可能指导“非典”期间的中医治疗了。故言耗子同网在47楼的证据相关度太低。
在有上述资料的情况下,耗子同网居然还说,
下面引用由川耗子2004/08/15 10:46pm 发表的内容:
说到底,老秉,除了你说我可笑之外,你还是没有正面对我的证据作出说明。
耗子同网的汉语理解能力是不是有点弱啊?无法正确理解网友的用汉文表达的语义?
耗子同网能否指出,在上述秉烛所做的回复中,有哪个地方不是“正面对”耗子同网“的证据作出说明”的???


下面引用由川耗子2004/08/14 11:56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师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治疗“非典”的效果好;
西医师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西医治疗“非典”的效果不好。
下一个推论更有趣:
同在西医理论的指导下,与中医师相比,西医师几近于白痴;
同样也在西医理论指导下,与中药相比,西药几近于废物。”

哈哈...!我快笑得回不过气来了。终于领教到了老秉的逻辑水平了.老秉,还是拿点稍微上档次
的东西让我们看看,不然我真的要开溜了
耗子这个回复让秉烛笑不出来。
在大医精诚论坛上,得到不少网友赞扬,或者崇拜的耗子同网怎么可能水平这么差。根本不了解反证法这一逻辑上常用方法的模式。这么低的逻辑修养也敢批判中医,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吗?“档次”低得过分了吧?


在现实生活中,秉烛一般不与逻辑修养差,或者汉语理解能力差的人讨论问题。因为那样常常是浪费时间。
在网上似乎不同,秉烛费这么大劲,并不是想说服耗子同网。而只想给看贴的网友一个机会,一个看到不同声音的机会。不同的声音可以启发人的思考。
秉烛想让网友们看看:那些起劲反对中医,妄想用现代科技改造中医的人,都是些多么低的水平。
目前中医势微,似漫漫长夜;烛光虽不能透彻黑暗,或可照亮脚下道路。秉烛之明也。
子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