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儒释道学《十大名方》

[复制链接]
查看6094 | 回复43 | 2004-8-27 15: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儒释道在 2004/08/27 03:38pm 第 2 次编辑]

【连载】儒释道学医【卷二】——《十大名方》

总按:
不才自今年4月学医以来,将近5月,细细思之,所学《中基》固然是傲视群雄,然则《学医》一卷,早已完成。这一月来,漫步杏林,本想接着学《中诊》,后想研读《三指禅》,《伤寒》、《长沙方歌括》、《思考中医》诸书不释于手,而后又想学习《方剂学》,来来回回,踌躇日久,终究未能找到“新的起点”。
前两日,与五积散先生、上官腾云先生探讨UC聊天室课题的安排,上师嘱余:桂枝汤一年,三焦一年,重要方剂一一学来。实在是明灯又起,柳暗花明。余刻日再上书城,得《中医十大名方妙用》一套,《金匮方歌括白话解》、《金匮要路》各一册。幸之又幸,近日又得交大同学馈赠《中医学》一本(他是学西医的,他的这本《中医学》几乎就是《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的合订本,较之诸书,虽有删节也是不可多得。)
有此机缘,实天可怜见,现下决意学习十大方剂《大小柴胡汤》、《大小青龙汤》、《大小承气汤》、《五苓散》、《六味地黄丸》、《温胆汤》、《归脾汤》、《血府逐瘀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
若如此,可算是【连载】儒释道学医【卷二】——《十大名方》
二○○四年八月二十七日星期五15时15分
儒释道 | 2004-8-28 10: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十大名方》

名方学习 (一)——五苓散
大医精诚新论坛 发贴地点:
http://zy.dyjc.net/bbs/dispbbs.asp?boardID=25&ID=495&page=1
参考医案按:
下边的病例,乃是五苓散,合交泰丸(黄连肉桂),加栀子利络三焦,清三焦火热,通周身水道
http://zy.dyjc.net/bbs/dispbbs.asp?boardID=25&ID=494&page=1
8月25日——五苓散交泰丸合证一则
今天的医案:胡永隆之子三岁,其弟久隆之子四岁,时当夏季,患饭渴吐泻之症,俱付幼科医治,病势转剧,唯永隆求治于余。视其汗出烦躁,饮水即吐,泄泻进迫,小水短赤,舌干芒刺,中心黄苔甚厚,时时将舌吐血。此案,四诊不全,但是重点突出,很有意思。大家讨论先《谢映庐 医案》上官腾云说:将,僵和吐血有什么联系呢?
儒释道对摇铃郎中说:没有“将”通“僵”的通假字

摇铃郎中说:舌上出血:衄

师承好说:将,是不是搅动.搅拌的意思,热糊后舌乱动.

上官腾云说:将舌吐血,如果用僵解释,应该是僵舌,吐血,而不是将舌吐血
我负你说:时时僵舌,讲不通
上官腾云说:此正是舌衄,饮水即吐
儒释道说:患饭渴吐泻——吃完喝完,马上就吐泻,和下边的饮水即吐相呼应的读经人说:如果水谷不入,泄字难求。布衣郎中说:外感暑湿伤阴所致慕容绍宗说:这是暑泻上官腾云说:此病当属温病
摇铃郎中说:吐血,随食物出,咯血,随痰液出。
书呆子说:我给一方:犀角地黄汤
师承好说:可作温病治
我负你说:从舌体上看,舌干无俊业,小孩子肯定是将舌伸出口外
书呆子说:黄连解毒汤即可
慕容绍宗说:养阴清热利湿我负你说:舌体干,就是口干舌燥,舌头再嘴里能好受吗?舌干了,能不能将舌体伸出口外,这是自然现象================================================细为思之与仲景所谓太阳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你对大家说:先看看大家出的方架子吧(21:30:12)读经人说:白虎加苍术人参合小半夏加茯苓。五积散说:此病当有烦躁,五苓散主之治与五苓散者相符。但此烦躁蓄盛,三焦有火,宜加苦寒之味。引之屈曲下行。妙在剂中之桂,为膀胱积热化气之品。又合热因寒之旨,庶几小便通而水道分清矣。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朮 肉桂 黄连 栀子 两剂而愈 小于石头说:肉桂,引火归原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说:必然,也应该两剂而愈的,应该是助肾气化 
五积散说:肉桂引邪化热?

九天雪鹰对你说:肉桂,引火归原,肯定剂量用的小
九天雪鹰对你说:黄连 栀子是清热的药啊上下分消——五积散
九天雪鹰说: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朮 肉桂 黄连 栀子 两剂而愈----综合看全方为分消水饮之剂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说:肉桂走下焦也,助肾气化,以化水气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说:栀子用意清心除烦,以消芒刺之病机!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说:小水短赤,舌干芒刺---栀子主之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说:有肉桂代一桂枝,是古代医家圆通用药之高明之处
九天雪鹰说:黄连栀子多清热
五积散对大家说:其实病机就是上燥下湿,阴阳隔拒九天雪鹰说:水不气化,首责于肾 
五积散说:辨证:湿热阻滞,三焦不利,三焦都病了,治法:清热利湿,疏泄三焦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说:膀胱的汽化依赖于肾的汽化,这是中基里的明训五积散说:尤其是用药法肉桂引火,清下焦,苦寒之品取肾水灌溉心火(21:59:08)黄连对肉桂,水火循环(21:59:27)肉桂  黄连      -----交泰丸(21:59:38)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说:这个医案很有研讨的意味,同时直得回味,谢谢!!!医友对说:如果让大家给这个方子加上各药济量的话,大家看如何,因为方同而量不同,效亦差远矣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对医友说:支持填量的主张!!!
上官腾云说:上中下三焦皆和水湿的运化有关系,水谷入胃.......
五积散说:三焦就是水道
肉桂黄连,吐泻治之,交泰丸是也(22:05:51)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说:5版《中基》50,53页有五脏六腑对水液代谢的关系的论述!同时参考三焦的解释段落!!!
五积散对上官腾云※中医在线※说:儒释道就是不明白三焦的意思
上官腾云说:肉桂入膀胱,积热乃出,善哉
读经人说:小便不利,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说:请问先生: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什么意思?

儒释道说:三焦有火,水道不通,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也,水之多少——雾、沤、渎之别也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说:应是水之形状也

儒释道对说:水本克火,今水道中有火,乃是反克反侮,三焦水道之火,来势汹汹,水道不通者,甚也!!水向下,气向上,上雾下渎是也
摇铃郎中说:栀子:清理三焦之火,黄连多主上中二焦,引寒药入膀胱医友对你说:黄芩清上焦之火。黄连清中焦之火。黄柏清下焦之火。栀子清大三焦之火
上官腾云说:桂枝不能入膀胱
读经人说:太阳病本是阳太过,再外加中风,风为阳邪,但仲景却用桂枝汤。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说:五苓原方就是肉桂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对你说: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朮 肉桂就是五苓散原方
五积散说:夏季湿重,多五苓,四苓散证,五苓散有无表证皆可
儒释道对五积散说:好的 桂枝汤一年,三焦一年(22:26:14)
=====================================
儒释道 | 2004-8-29 16: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十大名方》

[这个贴子最后由儒释道在 2004/08/29 04:36pm 第 1 次编辑]

再论大医国手
这个题目很简单
要学中医很容易,要学好中医很难
先学十年《四书五经》,再学十年围棋,一共二十年
两件事情一起做,也需要15年
从五岁开始,到20岁
这是基础,中医的基础是“中”!
对,就是中国的文化精髓
20以后开始学吧!
或者现在的小孩子要读小学初中高中,那就从30开始学中医,10年乃成
大医国手是也!
刚看到说“中医院校在培养自己的撅墓人”,并非危言耸听
为什么?
现在的中医院校,基本上招收的是读数理化出生的学生
中医是科学的,但是学生入门之前的“科学观”却是西化了的。
道家阴阳,九章九宫一概不知者多了去了!
这样招生,简直就是引狼入室
不才言重了
大医国手
学儒释道三家思想,学围棋,懂周易,才能成为中医的基础
中医人才从10岁开始抓起
中西医结合是必要的,所以大家还是要学中文和英文的
中西医结合是必然的,为啥?因为经济基础的共同发展,文化的交融是必然的,中西医必然交汇
这就需要更为扎实的基础
中医基础不扎实,就去“结合”,那就是出卖中医,毁灭中医
可以说,西医的基础就是物理化学,高中的课程
当然这都是要学的,不学不行
所以任务更重了
不仅要从10岁开始培养中医人才,而且“大语文”改革也要跟上
语文好了,不仅是中医获利,这个大家都知道。
还是那句话,大医国手,建议各大中医院校开设“国学院”,教授国学精粹,围棋京剧等等,本来这些就是辩证统一的
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就是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现今就应当儒释道弈医艺六学并进
当然,广中医不必教授京剧,上中医可以教授沪剧等等
“大医国手”就是国学文化炼就好中医
中西结合的必然性,使得中医学生也要学英语
总之,中医院校的领导不好当,中医院校的学生也不好当,不要作自己喜欢的中医的掘墓人。
大医精诚、大医国手
============================
上文,原本是在【连载】儒释道学医第一卷《中基》发表之初,就以经发表过,只是并未为归入《学医》的篇章。今天算是旧话重提。
学医以来整整五月,进步神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天透露给大家——扎实的国学基础!
上文说道了大医国手,还有一句话:欲成大医能舍易乎?这句话我始见于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一书。我在这里倒是想说一句:欲成大医能舍史乎?
纵观《内经》《伤寒杂病论》 她们的成书年代,都在四史里边。尤其是两汉的无为而治,无疑是医学易学得以大发展的“政治基础”。当汉军纵横天下,“漠南无王庭”的时候,国人的民族信心得到了最大的鼓舞。所谓“汉朝与罗马”,当葡萄进入了未央宫,国力 的强大,无疑是医学易学大发展的“经济基础”
所以要真切了解《内经》《伤寒杂病论》的背景,欲成大医不能舍史!
二○○四年八月廿九日星期日16时36分
今日值班 | 2004-8-29 17: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十大名方》

我说你该打还强嘴,再打你一百板子。
儒释道 | 2004-8-29 20: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十大名方》

两边速度一样,新论坛速度最快
儒释道 | 2004-8-30 10: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十大名方》

对参考医案的继续讨论:
医案出处:
http://zy.dyjc.net/bbs/dispbbs.asp?boardID=25&ID=494&page=1
栀子: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肝、肺、胃、三焦。
·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热病烦闷;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疮疡肿毒。
黄连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肝、胃、大肠。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胃肠湿热,泻痢呕吐;高热烦躁;痈疽湿疮等。
肉桂
·性味:辛、甘、热。
·归经:脾、肾、心、肝。
·功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主治:命门火衰;心腹冷痛;寒痹、阴疽、经闭痛经。
=====================================
医友先生所说:黄芩清上焦之火。黄连清中焦之火。黄柏清下焦之火。栀子清大三焦之火 ,足见本案之精妙

此病名为水逆,实则三焦大火,水道不通,水乱且逆,故治法当清热利湿,疏泄三焦——这是五积散先生的高见

栀子清心除烦,以消芒刺——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先生,一语中的

清理三焦之火,黄连多主上中二焦,引寒药入膀胱——摇铃先生本有意五苓散。
黄连 栀子是清热的药啊——雪鹰大哥虽对医案有疑义,清热二字却是关键
=====================================
今观栀子,利络三焦,功在苦寒。
黄连肉桂,水火循环,交泰乃安。
三焦火灭,州都得令,肾来气化
猪苓茯苓,泽泻白朮,水道无患
二○○四年八月卅日星期一10时27分
糖糖 | 2004-8-30 1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十大名方》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5/02/21 02:22pm 第 6 次编辑]

     
  沒有內容!
儒释道 | 2004-8-30 12: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十大名方》

呵呵 ,糖糖!
学医之前,我已经学易良久,学易之前,《四史》已经了解了不少,观《史》之前,已经练就了不少中国文化的底蕴——欲成大医能舍易乎?欲成大医能舍史乎?
这就是我的感叹。因为我的文学 史学  易学  的基础,其实都比医学的基础好。我现在把我所有的国学的底蕴、基础作为学医的基础,无往而不利是也!
说实话,我对于您,是十分敬仰的——因为您的国学基础好。虽然您不太承认这一点,但我不能不承认:只言片语,字里行间,都透露了您的“国学基本功”和对他的热爱。
前两天我就说了,中医是《周易》最好的儿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您,亲爱的糖糖,您学医的基础要比我好狠多,我只是早学了几天罢了——这就是我为什么鼓动您学医的原因。
糖糖 | 2004-8-30 12: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十大名方》

    我将会:因为今天,图书馆未开,所以,到了明天,我才能上图书馆,去借书,并影印,将有关,它的详尽之文言文资料,再取回来,以我的手,再重新,输入到网络上,给您看!
    我藉此,来告诉您,有关传统文化的种种!只是,现在,我面临了,非常重大的麻烦:那就是,中医,受到道家、道教,这种「影响最深」的因缘!甚至,我可以说:不懂道家、道教,就要懂,全部的中医,不可能!抽去了,道家、道教成分,中医的范畴,就要被挖去,一大半!我该怎么办?
慕容绍宗 | 2004-8-30 13: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十大名方》

糖糖此言诧异,道家和中医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所形成的,中医并不是建立在道家基础上的,所以在理解这个问题时不应把中医和道家,儒家混谣不清,它们虽然都是用一些阴阳五行,但是有本质的区别,中医理论是为临床服务的,比较务实。周易道德经等学说是意识形态问题,中医就是中医它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不是建立在周易道德经的基础上的,内经和周易都是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认识而形成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建立起来的理论,这就是医易同源。并不是谁和谁有隶属关系。不能看到阴阳五行就是周易,道德经。要正确看待阴阳五行概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