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太阳病因汗吐下误治引起变证,当分几部份内容进行讲解?

[复制链接]
胡来元 | 2007-11-28 08: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种

是误治后表邪循经内陷入里,使膀胱气化失去正常功能,所以出现烦渴、小便不利的蓄水症状,宜用五苓散通阳解表利水。
胡来元 | 2007-11-28 08: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种

是误治后变为寒实结胸。病变原因,是寒邪和水气乘虚内陷于胸中。形寒饮冷伤肺,肺气不宣,冷结在胸,经络气机阻塞不通,故见胸中硬痛。病由寒水之气内侵所引起,故曰寒实结胸。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句,应改为与三物小白散。
胡来元 | 2007-11-28 11: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小结

结胸证的特点是心窝部疼痛剧烈,痛连胸部。发病原因是表证未除而误用攻下,致表热内陷与体内原有水饮相结。也有不因误下,而由阳明实热与腹内原有的水饮相结所致的。因发病原因和水热互结部位的不同,因此,有上结于胸影响颈项经脉痉挛,而出现如柔痉的症状;也有兼阳明胃实出现痛连小腹的症状。前者是太阳表热内陷与胸中原有的水饮互结,后者为阳明实热与腹中原有水饮相结。病情轻的,则痛处局限于心窝部,有痞胀感,按之始痛。若寒邪凝结于内,使经络阻塞,也可以出现胸痛的症状。这是结胸的类证。因有寒无热,所以称为寒实结胸。
胡来元 | 2007-11-28 11: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小结

凡邪实正虚,在正不胜邪的情况下,必须先照顾正气,否则邪气而正气亦随之而脱,不仅在用大陷胸汤时要注意,其他证侯的处理也应如此。
胡来元 | 2007-11-28 12: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痞利证治

共选录原文11条。154、155条是邪热痞塞于胃脘的证治;149、157、158三条为寒热夹杂、痞兼下利的证治。以上五条为痞之本证。152、156两条为水饮引起的痞证;161、166两条是痰浊引起的痞证;163条为脾胃虚寒之痞利;165条为胃肠实热的痞利。以上六条属痞证的类证,并列于此,便于辩证。
胡来元 | 2007-11-28 1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54条

原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胡来元 | 2007-11-28 12: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55条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胡来元 | 2007-11-28 12: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热痞主要脉证及兼阳虚的证治。
胡来元 | 2007-11-28 13: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不经误下,因在里之邪热聚于胸脘,影响胃气的宣通,出现自觉胃脘部痞塞胀闷的,称为热痞。按之软而不硬,说明本病纯为胃气不的痞证。关脉候中焦之气,脉浮而关部独盛,是热聚于胃之征,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清泄胃热。若原先有恶寒易汗出的阳虚证,则宜改用附子泻心汤以温阳泄热,寒热并治。
胡来元 | 2007-11-28 13: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举例

例一:谢某,女,约30岁,某医院护士。自诉近日来食欲不好,曾服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等,胃口仍不开,洵知并有胃脘不适、心烦、失眠、多梦等症。予黄连3克、大黄6克,热开水泡浸,每日服二剂。事后相遏于途中,说仅服二剂,各症随之消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