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理论探讨
订阅
理论探讨
下级分类:
经典探讨
|
五运六气
|
中医发展
|
理论研究
从免疫学角度谈“肾”(唐汉论语)
祖国医学认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和纳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有重要作用,同时是人体全身阴阳的根本。其中肾中所藏之精又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而在人体出生之初,尚未产生“后天之精”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11
中医治疗思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唐汉论语)
关键词:中医治则;中医药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304(2005)03-0001—02 中医的治疗思想,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心理变化、外感病邪、内伤七情引起的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10
心藏神诠释“心之窍”(交流探讨)
张登本 陕西中医学院 一、《黄帝内经》在“心藏神”背景下,确定了心之“窍”分别为舌、耳、目。 《内经》运用五行归类思维方法构建了藏象理论,确立了以五脏为中心,联系着六腑、五体、五官(窍)、五华、五志、五液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10
中西医结合解读脾胃神关系(交流探讨)
越来越多的临床报告,指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约半数以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而应用抗抑郁类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往往对这些胃肠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有研究发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10
对“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的质疑(交流探讨)
张仲源 山东省青岛市儿童医院 被誉为中医外治大师的清代医家吴尚先,字师机,对中医外治十分精通。他经历20载,易稿10余次,荟萃外治理论及临床应用经验而编集成的《理瀹骈文》(以下简称《理》),对中医外治、即透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10
用界面医学原理解读刮痧疗法(交流探讨)
人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经过不断进化,把人包装起来了。皮肤之内是我,皮肤之外非我,是环境。环境对我是好还是坏,必须通过皮肤和黏膜主动地选择和吸收。不是你给什么,它就吸收什么。更重要的是这个边界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10
“既病防变”的临床解读(交流探讨)
中医学自形成以来,即重视“既病防变”。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既病以后,应当积极治疗,使疾病尽快痊愈;二是把握某些难以治愈之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掌握主动权,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如《金匮要略》中所言:“见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10
人体生理阴阳的实质(交流探讨)
人体生理阴阳的实质 张诚敬 1、阴阳五行与中医药理论 中医药是以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观点认识和阐述疾病的。在哲学观念中【阴阳】不指具体的事物,它们分别代表相关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对立面。【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10
方证药证是经方不变的灵魂
温兴韬 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242100)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然仲景之书体例却别具一格。其书被历代医家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位,虽研究者甚众,但得其要领者甚寡,至令后世初学者难入门径。 从《伤寒论》序言中可看到仲景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10
从中医理论看骨骼演化律(交流探讨)
骨骼演化,是生命演化较容易观察到的一类器官的演化。每段骨骼之间具有严格的演化痕迹,其中表达出的数字演化规律,对骨骼演化乃至生命演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中医学的精、阴阳、五行来探讨骨骼演化规律,并借此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09
刘渡舟谈六经气化(交流探讨)
《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刘渡舟 研究《伤寒论》的理论,可称丰富多采,美不胜收。如用六经六气、标本中见的理论,指导六经辨证论治之法的,则称之为“气化学说”而名称前茅。 在清代这个学说非常盛行,其代表人物则有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09
《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控制艺术(交流探讨)
《伤寒论》所奠定的辨证施治是祖国医学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医的操作体系。祖国医学从对症治疗发展到辨证论治是一个飞跃。它贯穿于临床诊治的全过程,是证、因、诊、治的综合,是理、法、方、药的统一,是理论和实践相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09
“角色”新格局--祛邪与扶正互换(交流探讨)
以往,由于西医药强调微观治疗,作用直接、单一、针对性强;而中医则强调宏观治疗,通过多靶点作用改善病人整体功能,即全身调理,来消除局部病症。所以,无论是中医大夫、西医大夫,还是病人,长期以来习惯的医疗“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09
浅谈《内经》“热因寒用”的互文修辞(交流探讨)
--兼对《把“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归属于反治法是错误的》一文的一点补充 《内经·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在讨论治法问题时,有如下一段原文: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09
外感热病传变规律考(交流探讨)
外感热病是一大类病症,它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说的大部分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病毒性肝炎、痢疾、肠炎、流行性出血热、肠伤寒、SARS和禽流感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热病等等。中医同外感热病斗争的历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8:08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 107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