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理论探讨
订阅

理论探讨

论《内经》“魄门亦为五脏使”临床应用(专家论坛)
摘 要:《内经》“魄门亦为五脏使”的魄门,其启闭功能与心神的主宰、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有密切关系。魄门启闭功能失度,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出现大便干结或泄泻不止,引起五脏病变 ...
分类:    2015-11-28 18:18
温病学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岐黄论坛)
温病学,是明清以来不少医家在从事急性温热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研究发展而成,其独特的学术成就主要有四个方面。 1.阐明多种“异气”的病源说 明代医家汪石山,首先在温病发病学上明确提出了新感 ...
分类:    2015-11-28 18:18
“古今”范畴的形成及意义(学术交流)
古今,是标志历史发展方向或趋势的一对范畴,也是《黄帝内经》中的一对基本范畴,虽然内容不多却深刻地影响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方向,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黄帝内经》的“古今”观念,深受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观影 ...
分类:    2015-11-28 18:18
《内经》和谐观浅析(学术交流)
《内经》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对当时某些哲学范畴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体现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其在《内经》一书中得到具体体现和应用。 哲学基础 《内经》的学术思 ...
分类:    2015-11-28 18:18
六淫病因层次论(交流探讨)
陈宪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摘 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病因学研究成果,认为六淫病因不单单指四时不正之气,而应重点从气象因子、生物致病因子、机体反应性等三个层次进行研究。 关 ...
分类:    2015-11-28 18:17
《伤寒论》中的约数初探(学术交流)
细读《伤寒论》,常常可以看到“伤寒二三日”、“太阳病过经十余日”、“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等词句,其中计量并不具体,似可归属于现代模糊数学范畴。《伤寒论》中有近百条使用了这类词 ...
分类:    2015-11-28 18:17
且谈王清任与唐宗海血证理论异同(交流探讨)
(甘肃中医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血证,是祖国医学特有的病证名称。临床以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于肌肤等血液循行途中以及其质与量的异常变化为表现。 《灵枢•决气》指出血的生 ...
分类:    2015-11-28 18:17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学术交流)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出于《外感温热篇》,系叶天士长期实践的经验之谈。语言虽简,其意颇深。 温邪袭人,必致发热,热则伤阴,阴伤则水不制火,其热必炽,炽则灼烁其阴。如是者,两相因果,其病必剧。故治 ...
分类:    2015-11-28 18:17
古天文历法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学术交流)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建立在“天文历数”基础上的思辨框架。 对中医阴阳学说的影响 1.寒暑、昼夜是形成阴阳学说对立交感的基础。阴阳是从天文 ...
分类:    2015-11-28 18:17
仲景论厥之病名病机(学术交流)
张仲景有关厥的论述,是对《内经》论厥的发扬光大。他虽未曾以病名立篇,但在论述中系统地揭示了厥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立法、选方、预后等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应列厥为独立病名,予以讨论。 释名 厥的记述 ...
分类:    2015-11-28 18:17
《内经》汗法小议(交流探讨)
四川乐山市计生指导所 刘鸿 黄方镇 614000 汗法居八法之首,是临床辩证论治的重要法则之一《内经》提到汗法的条文甚多.从汗法的病因、病位、病机、适应症等不同方面。十分详尽地论述了汗法的运用。如《素问·玉机真 ...
分类:    2015-11-28 18:17
六经名实议(学术交流)
冯世纶 中日友好医院 石应轩 河南省偃师市石家庄卫生所 经方大家恽铁樵在《药庵医学丛书·伤寒论研究》中说:“《伤寒论》第一重要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论》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 ...
分类:    2015-11-28 18:17
睡眠中神起主导作用(交流探讨)
睡眠是以"神"的活动为主导,营卫之气的阴阳出入为机枢,五脏藏精化气为基础的整体生理过程。 《内经》论"五神" 精神活动乃大概念之"神",《内经》分而为五,以"神、魂、魄、意、志"概括之,此中之 ...
分类:    2015-11-28 18:16
太阳变证诸虚证的证治规律(学术交流)
分类:    2015-11-28 18:16
“脏燥”浅识(学术探讨)
《金匮要略》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所谓“脏躁”,不少医家均解释为子宫血虚。笔者认为难以令人满意:一、既然是子宫血虚,文中何以不直言,而却要用比较隐晦之“脏 ...
分类:    2015-11-28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