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理论探讨
订阅
理论探讨
下级分类:
经典探讨
|
五运六气
|
中医发展
|
理论研究
法因证立 方随法出 ——浅谈《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式(学术与临床)
●有时症候群虽不具备,但若病机一致,医者只要抓住其病机实质,便可辨证准确,论治中肯。 ●治疗上,必须处理好主证与次证、兼证的关系,即在治疗一组症候群的基础上,附加治疗次证和兼证的药物。 《伤寒论》全书始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5
仲景扶阳法治水肿浅析(学术与临床)
扶阳当理解为维护、增强、调理阳气的功能。是针对纠正阳气在量上的不足及质(功能)上的不用所采取的一系列治法的统称;它是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治法,以恢复阳气正常气化功能的方法。 阳气是水肿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4
辨《伤寒论》解表三方(学术与临床)
从腠理开合、正邪交争、甘草用量 从正气角度看:麻黄汤症“腠理密”;桂枝汤症“腠理疏”;小柴胡汤症“腠理开”。 从正邪交争的角度看:麻黄汤症“邪未入”;桂枝汤症“邪欲入”;小柴胡汤症“邪已入”。 从治疗角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4
《伤寒论》百方皆可退热 ——从合病、并病谈发热的六经证治(下)(学术与临床)
小儿为纯阳之体,似乎难以出现三阴证候。但不少小儿发热时,或因素体虚弱,或因治疗不当,伤及正气,导致出现邪热陷入三阴见症,亦不少见。此时,切记不可一见发热即清热,加重病情,而应以麻附辛、真武汤、四逆汤之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4
《伤寒论》“炙甘草”当为炒甘草(学术与临床)
甘草古称国老,笔者总结其核心功效为“缓”,分别言之,为:缓虚、缓急、缓激、缓毒。《伤寒论》所载110多首方剂中,有70首用到了甘草,足见其临床使用之广泛。但是目前甘草的用法影响了甘草的应用。 目前临床使用甘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4
《伤寒论》“心中懊恼”是胃病(学术与临床)
《伤寒论》通行本398条中有6条出现了“心中懊恼”,分别为:76条、134条、199条、221条、228条、238条。经过对于此6条反复揣摩发现,“心中懊恼”当指胃中较严重的不适感,与心无关。如果此结论成立,那么从这点出发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4
《伤寒论》53条“荣卫和则愈”多版本分析(学术与临床)
《伤寒论》53条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读至“荣气和者外不谐”时总觉不顺,“荣气和”是说荣气没有问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4
《伤寒论》273条“自利益甚”析义(学术与临床)
每读《伤寒论》,到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读“自利益甚”时总觉不妥,何谓“益甚”?不就是“更厉害了” 吗?和什么比较更厉害了呢?没有什么前提,直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3
仲景论消渴(学术与临床)
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3
《伤寒论》词义札记(学术与临床)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但其写作年代久远,有个别文词古奥难懂,今就其中几个词义提出一点看法,以期能更准确地理解原文。 似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温覆令一时许,遍身zhizhi,微似有汗益佳,不可令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3
仲景治疗心中懊憹(学术与临床)
“心中懊憹”一症,可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阳明病篇,《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中酒疸的证治,但其发病机理各有不同,因此必然采用不同的治法和方药进行治疗,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3
仲景退黄十法(学术与临床)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发黄的论述,并且于《金匮要略》中设专篇“黄疸病脉证并治”。对于发黄的治疗,仲景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仲景退黄诸法简要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3
《伤寒杂病论》中咽痛的治疗(学术与临床)
咽痛一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病证。同一症状(病证)的发病机理并不一定相同,因此有与之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阳明病、少阴病篇以及《金匮要略》百合狐惑 ...
分类:
经典探讨
2015-11-29 22:03
溯本求源读《内经》(9) 和于术数(学术与临床)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何谓“术数”?术数,又称“数术”。《汉语大辞典》:“古代关于天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16:44
溯本求源读《内经》(8)“木音”与“角”(学术与临床)
《素问·阳明脉解》:“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此之“木音”以及“钟鼓”之音,是指中国传统乐器中的“八音”。在西周时期将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音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16:44
1 ...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 107
/ 107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