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是治病理论,还是致病理论?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复制链接]
竹叶清心 | 2004-6-22 16: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是治病理论,还是致病理论?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双氯芬酸于1977年开始在芬兰应用于临床,自1978年~2000年,每
年均有肝脏不良反应报告。芬兰国家医药局目前公布,在导致肝脏不良
反应的抗炎镇痛药中,双氯芬酸居第2位,仅次于尼美舒利。共收到报
告10份(11例),患者平均年龄53岁(31岁~80岁),女性9例。其中
7例停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1例为致命性肝损害。双氯芬酸引起的肝脏
不良反应通常于用药数月之后发生,其临床类型以肝细胞型和混合型为
主,胆汁瘀积型<10%。

竹叶清心 | 2004-6-22 16: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是治病理论,还是致病理论?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治疗乳腺癌药物它莫西芬损伤DNA
  据报道,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武田俊一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多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它莫西芬能够损伤细胞内的DNA。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具体查明这一药物的副作用。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它莫西芬对DNA造成了微小损伤,研究确认,正是这种损伤诱发细胞发生癌变。科学家解释说,雌性激素与乳腺和卵巢癌变有关,它莫西芬有控制雌性激素的作用,因此,被用来治疗乳腺癌。但与此同时,科学家又发现它莫西芬可以使子宫癌发病率提高3~6.5倍。新成果将有助于查明它莫西芬诱发子宫癌的机理,为开发更为安全的抗癌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世界医药网
竹叶清心 | 2004-6-22 16: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是治病理论,还是致病理论?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氟米特的严重不良反应
  来氟米特是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近来有关该药的严重不良反应有新报道。
  ■间质性肺炎
  据生产该药的法国万安特公司日前称,5例日本患者在服用该公司来氟米特后死亡。该药在日本上市4个多月以来,在3412例服用该药的患者中,16例患者发生了间质性肺炎,其中5例死亡。万安特公司还说,目前全球共有10例服用该药的患者死于间质性肺炎。该公司已经向医师发出呼吁,既往有间质性肺炎病史的患者和服用该药后出现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应停用该药,并警告医师,在给患者开处方之前更应慎重考虑。目前国内尚没有类似报道,但此事件已引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发布消息认为,由于该药活性代谢产物半衰期长,服药后应仔细观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要求生产企业严密观察和监测该药品的不良反应。医生开处方后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观察,及时监测药品的不良反应。
  ■严重肝损害及其它
  据报道,美国公众健康研究组已要求FDA从美国市场撤出来氟米特,该机构声称该产品自1998年上市以来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大量严重肝脏问题,包括死亡。该产品在美国获准上市以前已有证据表明,它会导致肝脏的并发症。
  加拿大卫生部最近在《加拿大药物不良反应通讯》上,发表了来氟米特引起血液、肝和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报告的汇总报告。报告认为,因为来氟米特的活性代谢产物有较长的半衰期(大约2周),因此,即使在停止服用来氟米特后,也可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肝脏、血液毒性和过敏反应)。
  来氟米特于2000年3月在加拿大上市。截至2002年5月31日,加拿大卫生部门共收到99份怀疑与来氟米特有关的不良反应报告,其中79例反应严重,致死4例。3例死亡病例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其中1例报告与甲氨蝶呤配伍,第4例死亡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
  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联合应用可增加毒性,因此,在加拿大禁忌两药配伍,但在收到的不良反应报告中仍有许多是两药联合应用的。
  以下是加拿大发现的该药详细不良反应及发生例数(括号内的数字为例数)。
  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5)、血小板减少(5)、贫血(4)、粒细胞减少(4)、全血细胞减少(3)、白细胞增多(2)、再生性障碍性贫血(1)、溶血性贫血(1)、直接Coomb';';s实验阳性(1)、嗜酸性细胞增多(1)、鼻衄(1)、淋巴细胞减少症(1)、骨髓抑制(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紫癜(1)。
  肝胆系统:丙氨酸转氨酶增高(8)、天冬氨酸转氨酶增高(7)、肝功异常(3)、碱性磷酸酶升高(2)、γ谷酰基转移酶升高(2)、肝酶升高(1)、病毒性肝炎(1)。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5)、肺浸润(4)、支气管炎(2)、咳嗽(2)、低氧症(2)、肺炎(1)、大叶性肺炎(1)、肺炎(1)、肺纤维化(1)、呼吸系统病症(1)、呼吸功能不全(1)、上呼吸道感染(1)。
  鉴于该药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治疗前和治疗的头6个月中,每月或更短间隔时间测定1次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其后每8周检测1次;治疗前和治疗头6个月后每两周测定1次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其后每8周检测1次。
  对于是否选用该药应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严重肝脏损害和明确的乙肝或丙肝血清学指标的患者慎用。服药前及用药后每月检查SGPT(谷丙转氨酶),检测时间间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免疫缺陷、未控制的感染、活动性胃肠道疾病、肾功能不全、骨髓发育不良的患者慎用。准备生育的男性应该考虑中断治疗,同时服用消胆胺。如果剂量过大或出现毒性时,可给予消胆胺或活性炭快速降低该药浓度。孕妇及尚未采取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对来氟米特及其代谢产物过敏者禁用。
竹叶清心 | 2004-6-22 16: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是治病理论,还是致病理论?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林可霉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林可霉素,又称洁霉素,系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林可酰胺类碱性抗生素。目前基层医疗单位使用较多。
  截止到2003年第一季度,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林可霉素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144例,严重不良反应有呼吸困难2例,听力下降7例(均为18岁以下),四肢无力、吞咽困难1例,休克样反应16例,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其中5例死亡。典型病例如下:
  一女性患者,18岁,因发热、咳嗽给予肌肉注射林可霉素300mg,每日二次。用药后第三天,患者出现双耳耳鸣,未停药。一周后,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听力检查:左耳25-80dB,右耳25-90dB。诊断为:药物中毒性耳聋。
  一女性患者,4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肌肉注射林可霉素600mg。注射5分钟后,患者出现头晕、眼花、胸闷、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查体:血压74/48mmHg,心率120次/分。停药后,经对症治疗病情好转。
  现有资料提示,林可霉素注射液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故提醒临床医师严格掌握适应症,加强临床用药监护。使用前应注意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禁用于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有过敏史的患者。鉴于林可霉素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临床应用时要严格遵循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避免超量、过速静脉滴注,与麻醉药、肌松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来源: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竹叶清心 | 2004-6-22 16: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是治病理论,还是致病理论?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大剂量阿司匹林加ACEI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
  据意大利的研究者称,大剂量阿司匹林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合用增加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死亡率。他们入选了344例CHF患者,观察阿司匹林及ACEI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将患者分为单独使用ACEI组(组1,235人);合用阿司匹林剂量≤160mg/日组(组2,45人);合用阿司匹林剂量≥325mg/日组(组3,64人)。平均随访37.6个月,组1死亡84人(36%);组2死亡15人(33%);组3死亡35人(55%)。显示大剂量阿司匹林合用ACEI可明显增加死亡率(相对危险1.03;95%CI 1.01-1.05)。

来源:中国医药网
竹叶清心 | 2004-6-22 16: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是治病理论,还是致病理论?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米氮平可引起惊厥和血恶液质

   近日,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ADRAC)发布了有关抗抑郁药米氮平(mirtazapine)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米氮平通过阻断中枢α2 肾上腺受体促进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释放。它也是一种H1 拮抗剂,具有镇静和微弱的抗胆碱作用。
  从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 ADRAC 共收到253 份与米氮平有关的不良反应报告,报告的常见不良反应有:水肿33例、焦虑24例、肌痛关节痛24例、镇静作用23例、皮肤反应20例、血恶液质15例、惊厥16例等。
  报告给ADRAC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惊厥和血恶液质。 16 例发生惊厥的患者过去没有癫痫,8例患者仅服用了米氮平。
  报告的血液恶液质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8例,其中1例同时存在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6例、淋巴细胞减少症1例和全血细胞减少1例。2例出现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发做时间均在开始服药后的2 个月内。9例报告米氮平是唯一被怀疑的药物。
  在英格兰进行的一项对超过13000例服用米氮平的患者的处方事件监控(PEM) 研究发现,在第1个月中,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或镇静和不适或倦怠,分别为5.8% 和2.8%,并发现2例血恶液质患者,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在该研究中没有发现惊厥报告。
  ADRAC提醒医师,需要警惕服用米氮平患者出现的血液恶液质迹象(发热、喉痛、瘀点等)。
三九健康网
竹叶清心 | 2004-6-22 16: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是治病理论,还是致病理论?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亲服SSRI类药物致新生儿不良反应

  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ADRAC)近日发现,母亲在妊娠期间和分娩后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可由于在子宫内药物暴露后的药物戒断效应以及通过母乳喂养摄入药物所产生的毒性,导致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
  ADRAC已经收到26例由于母亲妊娠末3个月(third trimester)服用SSRI药物帕罗西汀10例、舍曲林7例、氟西汀7例、西酞普兰2例,引起新生儿药物戒断症状的报告。主要不良反应有:不安或神经过敏(戒断症状15例、乳汁途径4例)、喂养困难(戒断症状7例、乳汁途径4例)、张力过低(戒断症状7例、乳汁途径1例)、嗜睡(戒断症状0例、乳汁途径3例)、胃肠道症状(戒断症状3例、乳汁途径3例)。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惊厥、震颤、发热和呼吸异常(呼吸抑制、呼吸暂停、呼吸急促)。2例出现明显的角弓反张。这些症状一般在出生当天至4天内发作,大部分病例症状在2~3天内消失。(Australia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ulletin 2003,3∶ 22)
  此外, 13例报告可能主要是摄入药物通过母乳途径造成不良反应舍曲林 9例、帕罗西汀 2例、氟西汀 2例。通过乳汁摄入药物和药物戒断引起的症状有重叠,然而,嗜睡仅在通过乳汁摄入药物中有报告,2例睡眠时间延长。 一项研究发现,母亲妊娠末3个月服用帕罗西汀的55名新生儿中,有12 例(22%)因并发症住院时间延长。最常见的问题是呼吸窘迫(9例),2例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症,有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黄疸和喂养问题的各1例。没有发现病理学改变,全部病例在强化干预的短期内恢复。在同一研究中,通过乳汁喂养暴露于帕罗西汀的36名新生儿中,出现警醒状态(6例)、嗜睡(1例)和易激惹(1例)。
竹叶清心 | 2004-6-22 16: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是治病理论,还是致病理论?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甲氟喹相关精神病不良事件的告诫

  美国FDA与Roche Pharmaceuticals公司共同制订了抗疟药甲氟喹(Lariam)(Ⅰ)的用药指南(美国FDA批准的病人用说明书)。它包括增加的警告,在罕见情况下(Ⅰ)伴有严重的精神病事件,如自杀念头。
  指南中提供使用(Ⅰ)的益处及风险的改进资料,教育病人如何优化疗效。帮助病人确实了解使用(Ⅰ)时罕见但潜在的严重精神病不良事件的风险,包括病人如何能够识别精神病风险的资料,并采取早期行动避免严重的伤害。具体地说,指南教育病人在突然发生焦虑、抑郁、神志模糊或烦躁不安后应找医师或其它保健人员,决定是否必需停用(Ⅰ)。它也指出有罕见的自杀念头的报告,及更为罕见的(Ⅰ)使用者的自杀,
竹叶清心 | 2004-6-22 16: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是治病理论,还是致病理论?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长期使用吸入类固醇能引发白内障

  2003年9月18日报道,一项对将近3.1万人的研究数据表明,使用吸入类固醇和患白内障的几率增高有关联。

  研究者们称,哮喘药的剂量应当控制在最小量。该研究发现服用400毫克吸入类固醇的哮喘病人很少或几乎没有患白内障的危险,而每天服用量超过1600毫克的病人患白内障的几率为70%。长期服药也能增加患白内障的几率。

  然而,Liam Smeeth博士说由于类固醇在治疗哮喘和COPD过程中效果很好,所以使用吸入类固醇的益处和相对小的风险之间需要达到平衡。National Asthma Campaign的高级医疗顾问Martyn Partridge教授说,风险很小,尤其是如果根据指导来服用吸入胰岛素――最低必要剂量来控制病情。
竹叶清心 | 2004-6-22 16: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是治病理论,还是致病理论?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两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致心衰
  美国科学家宣布,用两种日常使用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在一些患者中有可能会导致体内液体蓄积和心衰。
  研究人员介绍说,这两种药物的商品名为Avandia和Actos。有6名肾脏和心脏功能欠佳的男性患者在使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之后出现了肺水肿和心衰症状。
  负责这一研究的是来自Texas大学西南医疗中心的内科学教授Abhimanyu Garg。他认为:"研究结果显示,在这类心肾功能欠佳的患者中使用上述治疗药物安全性不好,患者无法耐受由于使用这些药物所带来的体内液体的过度蓄积。"
  生产这两种药物的有关公司争辩,上述研究的结果并不能够证实药物使用与患者心衰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但是发表于《梅欧医院论文集》的这项研究结果对象thiazolidinediones或glitazones这样的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是一个打击。第一种药物属于Rezulin类药物,在2000年三月发现有大约100名患者在用药后出现急性肝脏损害或者需要接受肝移植手术之后,该药被迫退出市场。辉瑞制药公司拥有Rezulin的部分销售权,由于未能及时将该药可能的危害告知公众,他们正面临数以千计的诉讼案件。今年六月有32名患者对施贵宝公司提起诉讼,控告使用该公司生产的药物Avandia后出现体内液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