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连载】儒释道学医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34
/ 3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连载】儒释道学医
[复制链接]
儒释道
|
2004-8-4 14: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2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乃是阴阳失却动态平衡。阴阳失调,则正气不盛,是为发病传变之内因,第一章中就有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今复论之,当有所裨益。
===================================
7.2.1阴阳偏盛
六月九日笔记:邪气盛,曰实,正气衰,曰虚。
今观之,外邪入侵,必从其类。邪气盛则实,偏盛则为实证。阳邪阳盛,阴邪阴盛,是为寒热之争。阳偏盛,阴偏衰,如此种种,是为消长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4 14: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2.1.1阳偏盛
阳盛,必然阴虚。阴虚有二:阴相对不足;绝对不足。
相对不足,谓之【实热证】;绝对不足,谓之【虚热证】,或曰【实热兼阴亏证】
【阳邪入体】或【阴邪入体而从阳化热】初,阳略盛而阴未虚,谓之阳偏盛,实热证;久则伤耗阴液,是为真阴亏,为【虚热证】。
阳偏盛,其热多在体表,盖正邪相搏于腠里内外也。八纲,多为阳、实、表、热。
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星期三12时42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5 11: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2.1.2阴偏盛
阴盛,必然阳虚。阳虚有二:阳相对不足;绝对不足,在此,很难明确区分。
阴偏盛,其寒多内生,阴盛则阳热不足,病理性代谢物孳生,究其根本,外邪阴寒湿气引动人体阴寒内盛,阳不制阴寒静湿,久则阴盛阳病。
八纲,多为阴、虚、里、寒。
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星期三13时05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5 11: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2.2阴阳偏衰
六月九日笔记:邪气盛,曰实,正气衰,曰虚。
今观之,外邪入侵,必从其类。精气夺则虚,偏衰则为虚证。阳气被夺则阳衰,阴液被夺则阴衰,是为外邪之大者也。阳偏衰,阴偏盛,如此种种,是为消长也。
阳虚则阴盛虚寒,阴虚则阳亢虚热。阴阳之盛,如前所述,乃是外邪作用,而阴阳之衰,多由人体内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5 11: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2.2.1阳偏衰
阳衰,必然阴盛,阴盛则寒,是为虚寒。多由于体内先天禀赋不足,久病缠身,阳气虚耗所致。又以脾肾阳衰为最!
肾阳为诸阳之本,固藏先天之阳,脾运化水谷而生后天之阳气。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气机不畅,温煦不力,阳不制阴,则阴液虚少,体态颓痿。
阴盛则寒,是为实寒,阳衰而寒,是为虚寒。前者以寒为主,后者以虚为主。
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星期三15时2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5 11: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2.2.2阴偏衰
阴衰,必然阳盛,阳盛则热,是为虚热。多由于阳邪入侵体内而伤本阴,久病缠身,阴液虚耗所致。又以肝肾阳衰为最!
肾阴为诸阴之本,固藏先天之阴,肝藏血,最具后天阴液。人体之所以生长,全赖阳气推动阴液乃成。肾阴虚衰,阴液不足,内热火旺,是为虚热,假阳亢。
阳盛则热,是为实热,阴衰而热,是为虚热。前者以热为主,后者以虚为主。
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星期三15时41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10 09: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2.3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者,先伤阴,后损阳,以或先伤阳,后损阴。阴阳互损,其病更甚!肾为阴阳之本,阴阳互损,必及肾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10 09: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2.3.1阴损及阳
阴衰则阳盛,日久,则阳气虽盛,然无所依存,其势必衰,是为阴损及阳,阴虚为主,阴阳两虚。
当是时,后天阳气无所依,渐衰,损及肾精阳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10 09: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2.3.2阳损及阴
阳衰则阴盛,日久,则阴液虽盛,然再无生源,其势必竭,是为阳损及阴,阳虚为主,阴阳两虚。
当是时,后天阴液无所生化,日渐枯竭,损及肾精阴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8-10 09: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7.2.4阴阳格拒
上文讲述阴阳偏盛,盛极,则格拒。真假寒热是也。外邪入,从其类,阳复阳,阴复阴,否极,而泰不来,是为重证!
【阴盛格阳】,简称【格阳】,阴寒湿邪在内,伤本阴格本阳,真寒假热;
【阳盛格阴】,简称【格阴】,阳热火邪在内,伤本阳格本阴,真热假寒。
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星期三16时2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34
/ 3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