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儒释道学医

[复制链接]
慕容绍宗 | 2004-6-27 14: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兄弟,你对中医的兴趣难能可贵,但原在走入社会后不要改变初衷。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快乐尽在其中
儒释道 | 2004-6-28 10: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B]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B]
大肠经的主干自手外上肩,入腹内,自上而下(指地),在<肩解>分出经别,进入腋下,走到心脏,回归小肠经主干。
===================================
[B]手少阴之正,别人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自内眦,此为四合也。[/B]
心经的主干走到胆经<渊腋>穴附近时,分出经别,走回到心脏,向上走到喉咙,在面部出走体表,在内眼角交接小肠经,这是第四合。
===================================
[B]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B]
三焦经的主干体内上肩,走头顶,自下而上(指天),在头顶分出经别,向下进入缺盆,向下依次通过三焦,隐入胸中。
===================================
[B]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人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B]
心包经的主干走到胆经<渊腋>穴下方三寸处分出经别,走回到胸中,归属三焦,走体外沿着喉咙,到耳后,在胆经<完骨>下方交接三焦经,这是第五合。
===================================
[B]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B]
大肠经的主从手外向上侧胸和乳部之间,在肩腢分出经别,在天柱骨(第七颈椎)进入体内,向下往大肠走,经过肺时,沿着喉咙向上,在缺盆处出体表,回归大肠经主干。
===================================
[B]手太阴之正,别人渊腋少阴之前,人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B]
肺经的主干走到渊腋附近,在心经之前分出经别,进入体内,走到肺脏向下,隐入大肠,转而向上,在缺盆出体表,沿着喉咙向上,再次交接大肠经,这是第六合。
二○○四年六月十日星期四13时15分
儒释道 | 2004-6-28 10: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B]今日,穷一上午之功,此章乃成。今观之,窃以为阳经经别,多贯其脏,尔后回归本经;阴经经别,多走其腑经,谓之“合也”。
阳经经别贯脏腑者,由外入里,交接本经者,复由里及外也。阴经经别交接阳经者,亦必属其脏腑,内外之间,表里合也,此经别之大功也。
经脉与络脉,横向网络,经别岂非纵向网络?[/B]
二○○四年六月十日星期四14时04分
儒释道 | 2004-6-28 11: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谢谢慕容老师赏光,我已经是从学计算机的,改行学中医了,我想应该不会再改变了!
慕容绍宗 | 2004-6-28 15: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社会造就人的思想,坚持中医道路是需要环境的支持的,那些改行的中医学生并不是说他就必定学的不好,可能当年也曾废寝忘食。不过最终没坚持下来的原因无怪呼两个方面,一是利益的驱动,二是和周围环境的矛盾没有克服。这两个方面我想你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遇到希望你好自为之。在年轻中医阶段还要自己开拓市场,面对的是一双双不信任的目光,每当碰到这种情况就觉得当年的努力是否值得?一定要坚持住,梦想一定会实现。
儒释道 | 2004-6-28 15: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谢谢慕容老师 金玉良言,学生紧记
儒释道 | 2004-6-30 09: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B]经水第十二[/B]
[B]黄帝问于岐伯日: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藏六府。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藏六府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B]
黄帝问岐伯说:十二经脉,对应体外的十二经水,在体内则对应五脏六腑。十二经水,各有大小、深浅、粗细、远近的不同,五脏六腑的高低、大小、存放水谷的多少也不相同,对应关系怎样呢?
===================================
[B]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府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B]
所谓经水,接受了水并且流动,五脏相应地藏有神魂魄意志;六腑,接受并且运化水谷,受到脏气才工作;经脉,接受了气血就充满了,气血运转,营卫之气就产生了。五脏六腑经脉组合,到底怎么治病呢?针刺地深浅,灸治地程度,你能告诉我吗?
(经脉如同河道)
===================================
[B]岐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B]
岐伯回答说:问得好!可以用天高地厚不可度量来比喻经络治病的博大精深。况且,人生于天地之间,寰宇之内(六合:前后左右上下),也就是对应了天极高,地极广,不是靠人力能够度量清楚的。
===================================
[B]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乃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也。[/B]
如果是一个身高八尺的男子,外边的皮肉是看得见的,可以从外边度量,得知经络的走向。到他死了,可以解剖看体内的状况,他脏腑的形状大小,运藏食物的多少,经脉的长短,血液的清浊,气的多少,十二经脉中气血多少的数量关系,都有基本的大概的数目,那么用针灸治病,就是调节经络中气血的数量,所以针灸本来就是有规律可循的呀!(根据文意修改了原文某些句读字眼)
儒释道 | 2004-6-30 09: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B]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B]
黄帝说:我听了,很高兴,但是内心却不太理解,愿意听详细内容。
===================================
[B]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B]
岐伯回答说:这是人们观察研究了天地变化,阴阳之道才得到的真理,不能不仔细研究。
===================================
[B]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膀眯,而通水道焉。[/B]
膀胱经对应山东大清河,在体内归属膀胱,金生水,肺气升发肃降,调通水道,结果就是促动了肾脏和膀胱的运动。
[B]膀胱所谓清水者,盖六腑之水,皆与气血同在而浊,膀胱仅存清水也,有如黄淮可浊,而清水澈也。[/B]
[B](水不是肾和膀胱能单独产生的,气推动水,水气循环一体)[/B]
===================================
[B]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B]
胆经对应谓水,在体内归属胆。胆为中精之腑,中精者,胆汁也,各腑之水皆浊,独胆清,犹如泾渭分明也。
儒释道 | 2004-7-1 11: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B]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B]
胃经对应海水,在体内归属胃。胃属阳,也属于土地,而且脾胃居身体中央,胃阳脉如地外水,地居海中,则胃经为地外之水——四海之水如环无端。
===================================
[B]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B]
脾经对应湖水,在体内归属脾。脾属阴,也属于土地,而且脾胃居身体中央,脾脉如地中央之水,泽披四方,则脾经为洞庭湖(湖南)。
===================================
[B]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B]
肾经对应汝水,在体内归属肾。肾在脾的下方,对应地理就是北方,故肾经为汝水(河南)。
===================================
[B]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B]
肝经对应渑水,在体内归属肝。肝在脾的下方,对应地理就是北方,肝属木,东方,故肝经水当在湖之东北,为渑水,肝胆相照,同源山东。
儒释道 | 2004-7-1 11: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B]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小肠,而水道出焉。[/B]
小肠经对应淮水,在体内归属小肠。小肠与胃相连,故小肠经水为淮水。(自海而入淮泗)
===================================
[B]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B]
三焦经对应漯水,在体内归属三焦。三焦在脏腑之外,如同漯(音磊)水,发源于山西省神池县东,向东流经河北省至天津入海。又一说,漯(音骆)河,在济河之北,流经山东等地。
(三焦本就不见其实,今水亦有二名)
===================================
[B]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B]
大肠经对应长江水,在体内归属大肠。大肠者,大而长也,有如长江之状,故大肠经为长江水。
===================================
[B]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B]
肺经对应黄河水,在体内归属肺。肺者,连通泾渭清淮,有如气机统领水道,故肺经水为黄河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