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太阳病因汗吐下误治引起变证,当分几部份内容进行讲解?

[复制链接]
胡来元 | 2007-11-30 12: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举例传染性肝炎

某男,30岁。门诊。右胁下胀闷不舒,肝脏肿大,巳50余日。患者于1956年3月发现皮肤有些发黄,巩膜出现黄染,胸腹部及右胁下胀闷不舒服,精神疲困乏力,有轻微寒热,小便黄赤。即至某院诊为传染性肝炎,住院40余日未瘥,出院转我部门诊治疗。检查:巩膜中度黄染,腹部柔软,无压痛,无腹水,肝脏肋下约二横指,脾一。投以茵陈五苓散:绵茵陈30克桂枝3克泽舍12克茯苓9克猪苓9克生茅术9克约50余剂、、、渚症消失,胃钠亦佳。再以四君子汤加味,连服20余剂,精神亦逐渐恢复而痊愈。
胡来元 | 2007-11-30 12: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举例昏厥

王某,男,18岁。症状:病发时自觉有一股气从下往上冲,气至胃则呕,至心胸烦乱不堪,上至头则昏厥人事不省,少顷气下行则苏醒。小便频但量不多,脉沉,舌淡,苔白水滑。辩证:水蓄下焦,则小便不利;水气上冲,阴来博阳,则见昏晕等症。治法;利水下气,通阳消阴。处方:茯苓30克泽舍12克猪苓9克桂枝9克白术9克肉桂3克上方共服9剂,其病不发。
胡来元 | 2007-11-30 12: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61条

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胡来元 | 2007-11-30 12: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胃虚不化,痰热痞塞的证治。
胡来元 | 2007-11-30 13: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误治胃气受伤,使气液不化,复因邪热内陷,致痰热交痞,故见心下痞硬;痰热阻滞中焦,影响气机升降,造成胃气上逆,故见噫气频作。噫气无食臭味,是与生姜泻心汤证的辩别要点。故用旋复代赭石汤补虚镇逆。
胡来元 | 2007-11-30 17: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举例频发嗳气

牛某:女:30岁。教师。1966年2月25日初诊。头部胀麻,心烦意乱,胃脘痞满,频频嗳气,恶心欲呕,大便秘结,二、三日一行。月经按期,颜色紫黑。舌苔淡黄,脉象沉细涩。辩证:胃虚肝乘,虚阳上逆。治以补虚清热,重镇降逆。拟旋复代赭石汤合竹茹汤加减。处方:旋复花9克代赭石6克清半夏9克党参9克竹茹9克陈皮5克生姜1克批杷叶9克炒枳实4.5克制香附9克菊花9克水煎服。
胡来元 | 2007-11-30 19: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28日二诊:

头胀巳除,恶心巳止,大便已畅,嗳气未止,舌苔白粘,脉象同前。按上方去竹茹、菊花、香附、加获苓9克姜川朴5克苏梗4.5克。水煎服。
胡来元 | 2007-11-30 19: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3日三诊:

服药三剂,嗳气大减,二便均调,将庙经期,胃纳不甘,有时胃脘痛,痞满巳轻,舌苔薄白,脉仍沉涩。上方佐以凋经为治。去党参、枳实、代赭石、加当归6克、白芍9克砂仁4.5克。水煎服。
胡来元 | 2007-11-30 19: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8日四诊:

服药三剂,月经巳过,暧气巳止,唯食后脘胀,舌苔薄白,脉象细缓。仍用二诊方去苏梗,加黄连1.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服药五剂痊愈。
胡来元 | 2007-11-30 22: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举例眩晕呕吐

湛某,女,56岁。多年来经常眩晕呕吐,屡治少效,经某医院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近半月来,头晕旋转,目黑眼花,卧床不起,起则眩倒,日夜呕吐不止,吐出物纯系粘滑痰涎,饮食不能下咽,烦冤心悸,面色苍黄,两颧微红,精神不振。脉象虚弦而滑,舌苔白腻、中心微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