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理论探讨
订阅
理论探讨
下级分类:
经典探讨
|
五运六气
|
中医发展
|
理论研究
浅谈秋燥与秋湿(传统医学)
江西省安义县中医院 (安义330500) 原载于《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9月第3期 秋燥与秋湿是2个不同的概念.《内经》云“秋伤于湿”,有人认为是错简误字,或释为长夏之延续。明末医家喻嘉言创秋燥论,是以秋燥之说盛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6
冠心病中医证治之我见(传统医学)
江西中医学院200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6) 原载于《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本病属于中医学中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6
论吴又可逐邪三说的意义(传统医学)
刘英锋 傅志红(江西中医学院 330006) 原载于《江西中医药》1996年第5期 虚者补之,实者攻之,是中医治病的一般原则。但明代温病大家吴又可的《温疫论》则提出了逐邪为扶正之本,逐邪以导出为贵,逐邪不妨矫枉过正的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6
吐法探微(传统医学)
王全年(山东省中医药学校 265200)张世强(山东富县中医院 富县 276500) 原载于《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12卷第4期 1 理论概述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排出体内病邪的一种疗法。《诗·大雅·丞民》说“柔则茹之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6
从《周易》探“天癸”(传统医学)
此为版主早年所著,其中观点尚未完善。若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教。 “天癸”一词,出《素问·上古天真论》,在中医理论中是个颇令人费解的概念。后世注家有指精血者,有指真水者,有指真阴者,众说不一。然而不明确“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5
趣语俚言谈“辨证”(传统医学)
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原载于《辽宁中医杂志》第28卷第12期2001年12月 好端端一个人生了病,那就是“人”与“病”两者。而中医却无中生有,偏偏掐出一个多余、疣赘第3者的“证”,真是无事生非,自找麻烦,多此一举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5
论肝胆气滞与痰湿病的关系(传统医学)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医系 361005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与痰湿病关系最为密切,是历代中医师之共识。由于气是津液输布的动力,而肝脏主气机的疏泄,对气机的升降出入起平衡协调的作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5
试析《金匮要略》对血分湿热的论述及与气分湿热之异同(传统医学)
伍炳彩 伍建光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 330006) 原载于《江西中医药》2000年12月第31卷第6期 1《金匮要略》中对血分湿热的论述 众所周知,湿热日久可从气分深入血分。《金匮要略》对血分湿热有不少论述,主要条文有: “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5
再 论 “ 三 焦 ”(传统医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三焦是个很特殊的腑,它本身不是个有形的器官,却将有形的器官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人们对三焦有过很多争议,其实问题并不复杂:三焦从结构上来说就是“膜”。每一个脏腑外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5
天癸之我见(传统医学)
《内经》有“女子二七天癸盛,……男子二八而天癸盛,……”等语。有些医家认为“天癸”指的是精血。我认为尚欠妥当。 因为“天癸”当是天干癸水的简称,是天一生水的意思。此水是先于躯体而生,含有元阴、元气的意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5
中医治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传统医学)
江西中医学院 330006 中医药治疗疑难病,历史久远,方法甚多,有一定的疗效,值得发展和提高,使之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1 关于疑难病的定义 中医文献早有疑难怪症的记载,张仲景则以“怪病”、“难治”、“不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5
从木土相克理论看理肝要剂乌梅丸(传统医学)
简 晖 刘英锋(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 南昌 330006) 肝主风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脾……其主肝也”、“土得木而达之”(《黄帝内经》)。故生理上,“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临证指南医案》),此乃克以制用之机;在病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4
姚荷生从三焦论水饮(传统医学)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痰饮为津液异常的一大类病变,即津液游溢体内,遇阴气则凝聚而成水饮,得阳气煎熬而为痰浊。故痰浊稠粘,水饮清稀,大致有别。具体于临床辨证,痰证多从六气立论,有风、寒、热、燥、火诸痰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4
升清降浊论治郁(传统医学)
郁结为病,变态百出。然多关于肝脾二脏。所谓木郁则克土,土弱必致停湿、停痰而引起噎嗝、反胃、痞胀之疾。木郁必夹相火上炎,故常见目涩眵多、头晕面热、颈项生瘰等证。此时当升清气达肝郁;降浊秽除脾湿。不可偏于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4
我对眩晕的认识(传统医学)
眩晕一证,临床常见于西医的脑疾患、五官疾病、贫血、神经衰弱、心脏病、胃肠疾患等病种。致病因素不一,故表现各异。有晕且冒者;有眩且呕者;有眩且晕者;有晕且吐者;有眩而不晕者;有晕而不眩者;有眩兼癫者;有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9 07:44
1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 107
/ 107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