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复制链接]
匿名| 2004-3-22 00:33:51

[转帖]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第六十則 雲門柱杖化龍
舉:雲門禪師以柱杖示眾云:柱杖子化為龍吞卻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處得來
  ?
  印度人與中國人皆知有究極的自然,所以氣概比天地還大。佛經說閻浮提世
界之在於究極的自然,只如大海之一漚。但是印度人主於寂滅,不如中國人的主
於行動。西遊記裏孫行者騙小妖,說自己的葫蘆能裝天,與「薛仁貴征東」裏徐
茂公獻瞞天過海之計,都有一種喜樂活潑。雲門禪師的柱杖化為龍吞卻宇宙,亦
像這樣是動的發想,不是印度佛教的。
  中國人的囊括天地的想法,不是說天地小,而是說人的氣概大。如果天地是
小的,你雖比天地更大亦何足道。天地大,氣概更大,這纔成得詩。曹操觀滄海
詩裏有這樣的好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辰燦爛,若出其裏。
使人讀了只覺大海就是我的心境的開闊。若在西洋人,是雖乘火箭離了地球,亦
沒有這樣心境開闊的。
  但是雲門禪師的柱杖化為龍吞卻乾坤,不如小孩把那柱杖當作竹馬來騎了,
與乾坤嬉戲,更為可愛。雲門禪師說的乾坤都吞卻了,山河大地甚處得來?也不
及李白詩裏的說把君山剷了。李白詩:
    剷卻君山好 平舖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 醉殺洞庭秋
兩者相比較,是雲門在佛境,不及李白在人間。
  再看雪竇禪師頌曰:
    柱杖子,吞乾坤,徒說桃花浪奔。
    燒尾者不在拏雲攫霧,曝腮者何必喪膽亡魂。
    拈了也,聞不聞?直須灑灑落落,休更紛紛紜紜。
    七十二棒且輕恕,一百五十難放君。
    師驀地拈柱杖下座,大眾一時走散。
  雪竇禪師大概是也有和我一樣的感覺,所以把乾坤云云,只一句帶過。而只
就柱杖化龍這一點來取其熱鬧。三月桃花開時黃河水激浪奔,許多鯉魚在龍門峽
逆流跳躍,其中有的一躍成龍,被雷火燒焦了尾巴,有的被沖下淺灘裏曝腮傷鱗
。好像平劇白蛇傳演水漫金山,許多蝦兵蟹將與天兵天將隨著波浪滾滾出沒,舞
臺上有甩大旗,那些兵將一個一個的,也有兩個兩個的,也有三個四個對衝的,
都是一路筋斗翻擲過來,就那大旗的掠地飛翻裏更一記筋斗翻了過去,真個是成
功的被雷火燒焦了尾,失敗的暴腮傷鱗。再看那戰鬥,天將刀劈槍搠鞭打,蝦兵
蟹將就順著那刀勢槍勢豁一個虎跳,打一個著地盤旋,更隨著鞭勢,腰身像遶著
那鞭旋轉似的翻筋斗,一連幾鞭,就是一連圈的幾個筋斗。原來雪竇的七十二棒
一百五十鞭也並非責罰,倒是成全。講思想不如講風景,雪竇禪師的頌裏即只是
風景,當下把吞卻乾坤云云的問題來解消了。如西洋的戲劇,觀客看完後是把問
題帶了回去。中國戲看完了,卻是沒有問題,然而有得可以使人思省無窮。所以
雪竇禪師拈柱杖下座,大眾可以一時走散。
  說理是必要以詩,解詩是必要以無。
匿名| 2004-3-22 00:34:41

[转帖]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第六十一則 風穴若立一塵
舉:汝州風穴延昭禪師垂語云:若立一塵,家國興盛,野老顰蹙;不立一塵,家
  國喪亡,野老安恬。(雪竇禪師拈柱杖云:還有同生同死底納僧麼?)
  禪宗比印度佛教少講慈悲,扶強者不扶弱老,為智者不為愚人。老子莊子孟
子都是如此。孟子言譬如彎弓,引滿,中道而立,能者從之。禪宗是一片智慧的
刀光,姚廣孝對燕王曰:「臣知天道,何論民意。」一言打響了古今歷史。這裏
延沼禪師說的立一塵與不立一塵,無視野老,蘇詩有:「野老蒼顏一笑溫」,野
老只是不識世有先知先覺。
  這立一塵的話,亦非印度佛教所有。這一塵是可以指的唐末五代的胡氛兵塵
,亦可以指的新建宋朝,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間
歷史上的消息幾微,豈是野老所知,亦非如今時的民意代表們所知。
  而當時多少豪傑,都是乘天下之亂而起,可比是同條生的,但後來不同條死
。如劉邦之與吳廣陳勝項羽,劉秀之與赤眉綠林,李世民之與李密王世充,趙匡
胤之與錢鏐李璟等,皆是同條生,不同條死。同條生纔是開了歷史,不同條死纔
是成定得天下。連韓信這樣的功臣,後來也遭誅戳。
  所以雪竇禪師頌曰:
    野老從教不展眉 且圖家國立雄基
    謀臣猛將今何在 萬里清風只自知
晓玉蓝亭 | 2004-3-25 21: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
匿名| 2004-3-27 00:37:32

[转帖]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第六十二則 雲門燈籠佛殿
舉:雲門禪師示聚云:乾坤之內,中有一寶,祕在形山。拈燈籠向佛殿裏,將山
  門來燈籠上。
  這則的說話又十足是中國人的鄉談。中國鄉間有得寶的傳說,地下藏的金元
寶、銀元寶,前山松樹下的金雞,江中的夜明珠,岩壁裏的兵書寶劍,現實的東
西亦成了象徵的,是無價之寶,與西洋人的搜尋古時沉船的財物,及史上戰敗民
族所埋匿的金貨的只是有價之財者不同。中國傳說裏的得寶不是可求的,而是靠
運氣。如唐明皇令官人唱三郎得寶歌以娛楊貴妃。但是更有從來亦無人得過的,
只知自天地開闢之時在某處有著這樣一件寶。這單是有著,就給了中國民族以永
遠的富貴。
  本則雲門禪師所說的乾坤之內,中有一寶,與民間傳說的寶似是兩回事,但
那思想的發意亦還是一樣的。中國民族是,便怎樣現實的東西亦把來帶上象徵性
,反之,便怎樣哲學的東西亦把來帶有現實性的活潑。
  雲門說的寶不是可以搜求得見的。打燈籠就佛殿裏照來尋麼?抬山門就燈籠
上照來尋麼?那都是枉為。
  雪竇禪師道:不可尋,或者可以釣,釣不是去覓,而是等魚兒自己來上鉤。
所以,試來垂下一鉤如何?且聽他頌來:
    看!看!古岸何人把釣竿?
    雲冉冉,水漫漫,明月蘆花君自看。
果然是乾坤混茫中,也許有物出生,如一尾魚兒的來觸釣鉤。
  垂釣原來是一種守候。你只知道乾坤之中有著這件至寶,心心念念的守著它
,像慈母的無時不惦記著嬰兒,那寶貝就會有一天忽然向你顯現,如同天地間一
花開。像現在我寫碧巖錄新語就是用的這法子,先把次回要寫的一則公案又來看
過一遍,解不得亦可以。只把來放在心上,雖是吃飯、散步、看戲,與朋友應對
,亦沒有一刻疏外,那問題已成了我生活的情操,不思想時亦在思想。惟有不思
想的思想纔能遊於思考方法之外,那問題的解答會不意中自己形成了出現。
  我看 國父的三民主義與建國大綱、建國方略,也是像這樣的在思想的情操
中自己形成了出現的。
匿名| 2004-3-27 00:47:43

[转帖]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第六十三則 南泉斬貓
舉:池州南泉寺一日東西兩堂爭貓兒。方丈普願禪師見之,遂提起貓兒云:道得
  即不斬。眾無對。禪師遂斬貓兒為兩段。
  這一則初看很難懂,要看了雪竇禪師的頌纔會懂。雪竇禪師的頌曰:
    兩堂俱是杜禪和 撥動煙塵不奈何
    賴得南泉能舉令 一刀兩斷任偏頗
這裏的著眼在「任偏頗」三字。
  兩堂的和尚為爭一隻貓兒吵鬧。若在法官與道德家,便先要查明這貓先來時
原是一直在東院的?或是西院常在餵它的?而這回又是忽然為何而爭?兩堂眾僧
中是誰先不好?又是誰最洶洶,有失出家人風範?如此等等。而南泉禪師也不查
明,只斬一隻貓兒,就來平息兩堂僧眾的爭吵,豈不是把是非曲直欠辨別,犯了
偏頗了?又且也不是貓兒之過,你不去辦那兩堂僧眾的犯了山門清規,倒來斬貓
兒,豈不是更有失公平了?
  可是南泉禪師就任其偏頗。因為現在要的是當機立斷,平息煙塵。
  凡事都是一個機。譬如四時節氣,一旦夏天到了,春天就要一律收攤,不管
有些花卉兒的開過與沒有開過,來得及與來不及。又一旦秋天到了,便要大家都
是秋天,一旦冬天到了,一旦春天到了,便要大家都是冬天,都是春天,其間各
人的小理由都不能管。這就是天道的當機立斷,所以老天爺也有被說是不公平。
  記不清是誰家的故事了,有位世子被父王命他治亂絲,他拔劍斬之,曰:亂
者當斬。歷史上是有過多少回大事,抗命者皆誅,來降者皆赦,不分個人的情節
。你只應站在天道的立場,不可站在被誅被赦者的立場。這就是臨濟禪師所謂「
隨處作主,立地皆真」。天道與歷史就是這樣真的。
  那貓兒被斬的一節,你也只應站在南泉禪師的立場,不可站在貓兒的立場。
因為若就人事來說,那貓兒可說是做了兩堂僧眾的贖罪者,但是就天道來說,就
安不上這種宗教的感情。講到這裏。我乃重新知道了祖元禪師的好。他的偈中兩
句:「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裏斬春風」,即是他脫出了宋朝被元兵滅亡時玉
石俱焚的立場,而轉身立在天道的立場。那貓兒,也只如電光影裏斬的春風。
  小孩摔一跤,母親便打地哄他不哭,說是地不好,便打地,地若有知,它也
不會覺得是冤屈,那貓兒亦不要覺得是做了犧牲。
  碧巖錄此則公案的垂示云:「意路不到,正好提撕:言詮不及,宜急著眼。
若也電轉星飛,便可傾湫倒嶽。」南泉禪師斬貓一節便是教了千秋萬世的人們一
個天道的機字。


            
匿名| 2004-3-28 11:09:16

[转帖]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第六十四則 趙州於頭上倒戴草鞋
舉:南泉禪師復舉前話問弟子趙州從諗,趙州便脫草鞋於頭上戴出,南泉云:子
  若在恰救得貓兒。
  頭戴草鞋是一個顛倒的倒字。把南泉禪師的話來反說,就救得貓兒。
  中國民間歡喜耍這一套。如隋唐演義裏楊義臣送函於誰,惟致棗二枚,當歸
與糖一兩,意思叫他早早歸唐。又如精忠岳傳有謝石善拆字,見人立山邊,是為
仙字,凡這一類,都是中國民間的知性的沾沾自喜。趙州的頭戴草鞋,亦見禪僧
之與中國民間相接。
  趙州是把南泉禪師的話,顛倒反過來說。南泉講天道,趙州接下去就講人事
。王陽明的弟子王龍溪有三句話:
    眾人和應,君子異應,聖人敵應。
譬如師講乾卦,普通的弟子跟著也講乾卦,而你若是傳法弟子,則應當是講坤卦
。師講坤卦,你接下去該講屯卦。乾是反,坤是成,而屯則是初生。如此,理論
纔是有發展,有飛躍。歷史的一節節都是發於天道,成於人事。南泉禪師講天道
,可以不分是非曲直,而趙州應之以人事,則是要講是非曲直。
  但是亦不依南泉禪師,亦不依弟子趙州。不是依於天意,不是依於人事。而
是立於天意與人事之際。立於天意與人事之際,即那貓兒,要斬亦可,不斬亦可
,這就是有了救得的份兒了。南泉禪師說的「子若在,恰救得貓兒。」這恰字是
恰恰救得,差一點就救不得。歷史上的天意人事之際就是如此。項羽殘破咸陽,
也要屠內黃,都因內黃小兒的一言而得免。曹操討陶謙,所過屠滅,也要屠徐州
,太史慈與劉備救之僅而得免。都是恰恰救得了,差一點就要救不得。禪宗是何
時何地都在教人要悟得這恰恰之機。
  要了解這則公案,關鍵仍在雪竇禪師的頌:
    公案圓來問趙州 長安城裏任閒遊
    草鞋頭戴無人識 歸到家山即便休
大人帶小孩出來,他卻忽然發起拗來,說要歸家,大人把他無可奈何。他要歸去
,是因為要看小貓,家裏的那隻花貓前三天生了小貓了。可惜南泉寺的貓兒已被
禪師所斬。禪師也斬得好,他的弟子趙州也作拗得好。這兩人師與弟子,沒有誰
是誰非,因為真是知己。

匿名| 2004-3-28 11:11:05

[转帖]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第六十五則 外道問世尊
舉:外道問世尊: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云:世尊大慈大悲
  ,開我迷津,令我得入。外道去後,阿難問世尊: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
  ?世尊云: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世尊良久,是欲言未言,示以天地將發之機。
  一日,與哥哥及七姐出街。七姐是暑假從日本來此的。三人在駛行的公車中
沒有坐位,攀著吊環站立說話。我哥哥說了一句話取笑七姐,七姐欲答,但是只
動動嘴唇,良久。我裝不知,說道:天在起風了,七姐拿眼睛向車窗外一瞧,我
哥哥笑道:看七姐的嘴巴就是雷雨之動滿盈。七姐又想要答,又自制了,於是一
笑。
  隨後我聽兩人在說折口信夫。折口是日本文學與民俗學的大天才。他說奈良
朝與平安朝女人的文學是真正的女人文學。從唱山歌起,女人就愛對男人鬥強爭
勝,嘲戲男人,愛說謊話。好的嘲戲與謊話原是文學的天姿。我哥哥道:七姐每
每嘴唇動動,欲說不說,我知道你是又在想要鬥強爭勝,又在想要說些傷人的華
麗謊話了。七姐仰面看著他道:你都知道?她不禁喜歡起來。我哥哥是如世良馬
,見鞭影而行。
  但是印度佛經裏的「世尊良久」要莊嚴得多,沒有這樣俏皮。七姐的良久,
是欲說未說,示人以風雷之氣。而世尊良久,則是忘於有言無言,惟是空闊光明
,山河大地皆在一鏡裏。我哥哥與七姐的場合,是主於七姐的天機,而本則公案
的場合,則主於外道的悟機。
  雪竇禪師的頌,便多是頌外道:
    機輪曾末轉,轉必兩頭走。明鏡忽臨臺,當下分妍醜。
    妍醜分兮迷雲開,慈門何處生塵埃。
    因思良馬窺鞭影,千里追風喚得回。
    喚得回,鳴指三下。
  外道如良馬絕影,一下子進入了極樂淨土而去,可是雪竇禪師要把他喚回來
。聊齋裏有朱生凝視寺壁畫中垂髫人,不覺身入於壁畫,與垂髫人並為二像。及
同遊者覓之,老僧為鳴指三下,朱生遂從壁畫上飄落,而雪竇是要那外道入於悟
境而再出來立於現實。
  但我還是更喜愛我哥哥與七姐的。
匿名| 2004-3-29 00:59:06

[转帖]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第六十六則 巖頭云黃巢過後
舉:鄂州巖頭全(大+歲)禪師問僧:什麼處來?僧云:西京來。巖頭云:黃巢過後
  ,還收得劍麼?僧云:收得。巖頭引頭近前云:囫!僧云:師頭落地也。巖
  頭呵呵大笑。僧後到雪峰,雪峰禪師問什麼處來?僧云:從巖頭來。雪峰云
  :有何言句?僧舉前話。雪峰打三十棒趕出。
  黃巢過後還收得劍麼?是一句極鮮烈的話。巖頭與雪峰正是黃巢當時之人。
此劍是中國史上民間起兵之劍,但是黃巢用過,猶似昨日之事。而現前亦有人如
水滸裏楊志賣刀遇上的牛二,他喝道:俺二十文買一把廚刀,也切得菜,也宰得
雞,你的什麼寶刀?他賴著要楊志殺他。今巖頭禪師亦引頸要試試黃巢劍可是依
然鋒利,牛二是潑皮,巖頭的則是稚氣。饒是黃巢劍,亦非現前鋒利不可。僧就
那一聲「囫!」裏,說師頭落地也。巖頭呵呵大笑,此笑笑得開心,不含別意,
只是像小孩的驚異發笑。至此都非常好。
  但是僧到雪峰,再舉前話,雪峰卻不買賬,把那僧打三十棒趕出,這又是好
極。因為再順前話就是重複,而是要以逆反為順承。況且此劍只是民間起兵之劍
,今日誰來用它,尚未有名字。
  雪竇禪師頌曰:
    黃巢過後會收劍 大笑還應作者知
    三十山藤且輕恕 得便宜是落便宜
其實巖頭驚喜發笑後,再看看那僧的愚笨面孔,其時不打他已是便宜了他。而他
還不知,到底是挨雪峰打了。笨人是天給了他便宜,他亦自己必要弄到落了便宜
為止。
  逆反順承的話是,譬如白蛇娘娘要到天上盜取仙草,雖是守天門的神將要踢
她下去,而她就勢在那踢來的腳尖上一跕,借他做支力一個筋斗越過神將的頭上
,翻進天門去了。
  而還有是順來逆受,這是小孩對父母常會的。逆來順受者是成事之人,而順
來逆受者則是創始之人。但是也有逆來逆受的麼?元末天下大亂,群盜蜂起殺掠
,朱元璋至土地祠擲筶問神,卜逃亡,凶;卜留在此地,凶;卜起兵,大吉。這
就是逆來逆受。


            
匿名| 2004-3-29 00:59:58

[转帖]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第六十七則 傅大士講經竟
舉:梁武帝請義烏雙林大士傅翕講金剛經。大士於座上揮案一下,便下座。武帝
  愕然。誌公問陛下還會麼?帝云:不會。誌公云:大士講經竟。
  傅大士與達摩俱是梁武帝時人,是中國禪宗之祖。二人皆因寶誌而得時人的
承認。在於中國禪宗,不立言語文字是傅大士最早提出,所以雪竇禪師把本則選
入碧巖錄的。
  不立言語文字,在印度佛教有維摩詰的默然不言,與釋迦的拈花微笑,已開
其端,但其意義,止於表示法不可說而已。至於傅大士的於座上揮案一下,便下
座,則是於法不可說之外,更有個開始之意。世界將要開始。傅大士只以此示人
,已是達成了今天的講經了,所以誌公說:大士講經竟。
  印度佛教否定有動,否定有出發,否定有開始。而傅大士提出開始,是中國
禪宗有其獨自的真正見識。
  聽七姐言,日本的前衛音樂,有一種是只在臺上把樂器擺好了,而無演奏,
這已算一曲完畢。這是從碧巖錄裏傅大士講經一節學得來的。美國的嘻皮學瑜伽
,日本的前衛派學禪,但皆似則似,是則未是。分別在於:禪也講打破,但是禪
知「無」,知動之機;前衛講打破,卻是沒有一個「無」。前衛主於動的造形,
而不知動之機自「無」而出。前衛徒然追求新奇,但其本質已非,無源之水,流
不長的。
  達摩與傅大士皆要多謝誌公,是誌公一言而奠立了中國禪宗的第一塊基石。
且聽雪竇頌來:
    不向雙林寄此身 卻於梁土悲埃塵
    當時不得誌公老 也是栖栖去國人

匿名| 2004-3-30 00:38:02

[转帖]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第六十八則 仰山汝名什麼
舉:袁州仰山慧寂禪師問鎮州三聖院慧然禪師:汝名什麼?三聖云:慧寂。仰山
  云:慧寂是我。三聖云:我名慧然。仰山呵呵大笑。
  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慧寂禪師問慧然禪師:汝名什麼?答云:慧
寂。以你名為我名,此即非常名。但是孔子講「正名」,若以問老子,老子又會
說是要正名的好。慧寂禪師說:但是慧寂是我呀!慧然禪師接口道:我名慧然。
前一問答是名字不妨互換,後一問答是你有你的名,我有我的名。名不可以執著
,但亦名不可以不正。這就是收得住,放得開。
  雪竇禪師頌曰:
    雙收雙放若為宗 騎虎由來要絕功
    笑罷不知何處去 只應千古動悲風
若不能又收又放,只顧得一頭,那就騎虎難下了。而慧寂與慧然,他們的名字又
像是兩兄弟,說了你是慧寂,我是慧然之後,像兩個小孩的好奇發笑。
  但是名的話,若由我來說,則除了非常名與正名之外,尚有名的品位的問題

  太古人類給萬物取名,因而有言語文字與思想。而物有象有形,就象取名的
如乾坤,就形取名的如天地。六十四卦皆是象名,萬物皆是形名。事亦有象名與
形名。如戰爭、買賣、入學、犁田、打工、交際,皆是形名,仁義禮智信則是象
名。名有貴賤,象名貴,形名賤。尚有究極的自然未有物象與物形,而可取名「
無」與「空」,取名「神」與「易」,在名的品位中最貴。
  西洋有物形之名,而無物像之名。惟亦有「數」的名,與「神」的名。但是
他們不知數是象名。他們的「神」不是無。所以西洋可說是沒有物象的名,亦沒
有「無」的名。西洋惟有物形的名。形名實,象名虛,如西洋云權力,雖也是抽
象的名詞,但其所表示的權與力是實東西,不能說是物象的名詞。而如易經裏說
的位,則表示卦爻之象的虛位,所以可說是物象的名詞。
  名的品位,是文明的品位的標記。歷史上的革命,每是把至今用慣了的名詞
來加以一番洗滌禊祓,或重新取名,但必有其民族的個性與文明的品位,如
國父所用的名詞王道、先知先覺等。
  但這裏說的名的品位問題,不是禪宗所可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