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儒释道学医

[复制链接]
糖糖 | 2004-11-30 11: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30 11:13am 第 1 次编辑]

    感谢紫极先生提供:
   消渴之为病,有消有渴。或渴善消水,或饥善消谷,或形消肉减,或小便烦多,此中不必全见,即为消。或渴而能饮,或渴不欲饮,口燥而渴,即为渴。二者相合,名为消渴。
   今西医糖尿病之说,为消渴之病已成,唯责胰岛。此只知其标而不知其本,上工救其萌牙,下工救其已成,若初有此上证,救之,不至于为糖尿病。奈何世人不知中医,有上述一二证,经西医检查无他,便以为无病,待病成悔亦晚矣!
   胰岛为何?经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此散膏或当为胰,按经似当属脾。紫极以为当历属三焦。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三焦为道路,亦为脏腑相连之系,相生相克之途。胰即在木土之间,当为三焦一部分。若脏腑病,必及三焦,或转为消渴.非胰不能用,乃道不畅。去其塞,何至于病甚。若糖尿病成,注射胰岛素,久则胰不用,此真糖尿病,恰如西医专家所言糖尿病不能根治。不能根治乃非病于病,而病于医,不亦哀乎!  消渴之证状,若能忽见一端即疗之,世间何来糖尿病!
儒释道 | 2004-11-30 13: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紫极先生的文章,有古韵,且有真理。
小子尝谓:西医见形不见气,中医见气亦见形。
癌症,糖尿病,皆是如此。
上海滩已无良医——这是我常常的感叹。
上海的病情,往往就是那些常见的病,犯病的人多了,少有听说治愈的,何哉?
惟利是图!
上海已经没有像紫极先生这样的纯中医了,都是中西医结合的下工。所谓结合,就是浑水摸鱼,中医开西医的抗生素,西医开中成药(还有开藏药的)!乱弹琴!!
不明真理,而胡乱投易药石,此医家之大忌也,其药纵有奇功,却不能使人痊愈,不过苟延残喘而已——运气一到,成片的好转或者成片的死亡
医道之不传也,久已!
糖糖 | 2004-11-30 15: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30 03:19pm 第 3 次编辑]

    请问:「请乞福佑,欲冀延年,如今之世所求众多保建品,维生素之类,诸壮阳药之类,愚痴迷惑,信邪倒见,遂令横死。」为何如此?它不是有治病强身的功效?为何西医要开中成药?是西医跟中医学?成片的好转或者成片的死亡 ,是医生的开药不当,怎会谈及运气?
儒释道 | 2004-11-30 17: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保建品  维生素  壮阳药
乃是各位医家,用西医的理论,给病人治病,西医见形不见气。虽然维生素等保健品,对人体有好处,但它的本质是:“病人却什么,就给补什么”
是物质的堆积。
从动物植物体中,提取精华,就成了维生素,加到人的体内,弥补人的不足
这是维生素的主要作用
西医认为这样很   科学
殊不知,形质的缺乏,还要考虑 气 的作用。
为什么病人会有 形质上的缺乏?可能是因为 气机的不善。
所以,治病求本,光是给予物质堆积,是不够的。
人不是机器。机器开不动,加点油,就能运转,但是人的健康,不仅是物质上的完善,而且是气机上的  条畅。
所以  天气地气人气,三者要平和,才能真正健康。
西医见气不见形,虽然是用  维生素之类,却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用了保健品,往往是  掩盖了病机,从而拖延了治疗的时间,所以对病人是有害的
糖糖 | 2004-11-30 18: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30 06:31pm 第 2 次编辑]

     向您介绍一位朋友:
      转载:拜师启示
    各位中医界前辈,您好! 晚生为北京某校在读研究生,随着对中医史与现状的了解,对中医之爱愈深,对中医之忧愈切。作为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我,深感自己有继承和发扬中医事业之责。
    中医除了它的哲学深遂,另一个特点即它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晚生不才,从一年前开始自学中医,攻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藉,但苦于无师指点,不得其门而入。此前曾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做过一阵旁听生,在此贴满英语培训班招生信息的医药大学歧黄古风已荡然无存。晚生失望之极,黯然退出校门。诚如故老中医吕炳奎先生所言,以现行中医制度“非师带徒之传承模式不得中医真正精遂”,此肺腑之言,良有同感焉。旋复联系北京某医院去做自费见习生,也被“非制度内名额”拒之门外。然,晚生访师学艺之理想无丝毫灰心,继续通过中医论坛寻找民间高人,试着给论坛发信述拜师学艺之意!
    晚生不愿蹉跎岁月,现准备放弃研究生学位研习中医,企望与高人结师徒善缘,圆我学医之宏愿。遂借用贵论坛宝地张贴此“拜师启事”,望在京中医界前辈接纳晚生为徒,以了夙愿,晚生不胜感激,当以医术成绩回报耳。
    余少好医道,虽禀赋愚钝,然性情僻处,终不为浊世所泯,及至年长,经纶日熟,道性愈圆。
    仲景虽去千八百年,然彼时“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钱是务”责粗工夺人性命之喟叹今犹在耳。余也观当下利益驱动之社会,人民身心被庸医屠割,轻者受苦皮肉精神之苦,重者命丧“天使”之血刃,阴森地下老少踵至。时代变迁人物移形,此夺命之粗工未减矣。嗟乎,知我者谓我何求,不知我者为我何忧?今慨然弃文而求师访友,仲景之志铮铮然也。
   晚生电邮:75river@sina.com
   陈果再拜
   
   糖糖:我有心为他寻访,很好的中医老师来教导他,愿他不负他的网名:未来上工!我向他介绍了您的学医篇!只是他好像不常上网,您能主动写电子信,去与他连络!此人的话,让我感佩!
http://37tcm.com/cgi-bin/topic.cgi?forum=34&topic=111&show=0
糖糖 | 2004-11-30 18: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请问:可是,中医不是很强调进补?
儒释道 | 2004-11-30 19: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请问:可是,中医不是很强调进补?
中医的进补,绝非 物质的堆积,很多下工劣工都会用进补,治不好人,但是可以让病人长期服用,也就是不断看病花钱。
糖糖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医生吗?
补,也要有好的补法
糖糖 | 2004-11-30 20: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30 09:02pm 第 1 次编辑]

     其实,我所说的进补,是指:当今中药工会,更是提倡进补,我看见:一家中药店橱窗上,看见中药工会,所提供的中药鸡汤图片!让我印象更深的是:龟鹿胶广告!说吃了它,男人壮阳,女性存骨本!当我要离开之时,看见有人,从这家中药店走出,贴出了,这家中药店,对外界民众的指导:八种药膳,其中有天脉鸡、天脉鱼的药膳补品!不仅是此家中医药店,我经过的药铺,也是有进补的广告!这类药膳、食补,我看,在当今的中医界,很受一般人欢迎!它不是医生告诉病人,而是经医生出书、报纸刊登,来告诉一般的人!如:情绪忧郁,有吃对治忧郁的中药报导!考试期间,有中医师出书,帮考生规划营养大计!保护肝脏,有中医师出书的药膳等等!甚至连不是中医师的食品业者,商品也说:「采用中药方去调配食品」 ,这种广告,已经常见不鲜!
糖糖 | 2004-11-30 21: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30 09:56pm 第 2 次编辑]

            您说,北京的名医不少,可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糖尿病。西医对糖尿病除不断注射胰岛素之外没有根治的方法,而中医在施今墨等名医的倡导下普遍采用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原则,一样也令病症缠绵无期。其实,施今墨的辨证是大有商榷之处,既用玄参滋阴,又用苍术渗湿,本身就很矛盾,甚至还用三黄等凉药降火,更是荒唐无稽。
    其实,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曾很明确的指出,金匮肾气丸主消渴,于水中补先天真火,肾水上升,上焦虚火自然平复。可是现在的所谓中医竟然阴阳不辨,专以六味地黄丸治疗消渴,令真火渐熄,生机转败。杀人于无形,自己尚不知,反以为病之难治,诚可恨可悲。
    消渴发展到重度糖尿病阶段已是一片寒湿,毫无消渴症状可据,金匮肾气丸中滋阴之药都已经不可再用。但那些医生却仍以滋阴降火为治疗纲领,治到终于成坏证,眼瞎脚烂,一命呜呼。仍不知悔改,照常不误。庸工杀人,当真名副其实。

    而现在的中医在施今墨等名医的影响下对糖尿病普遍采用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原则,使本来就受损的脾阳肾阳再遭克伐,这就好比雪上加霜,病上加病,又怎么能治好病呢?所以对这些庸工来说,糖尿病也成了绝症,直到现在还在用这种方法客观上残害着病人。唉!人为的了解不清导致的灾难也够厉害的了!
                       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
    朱丹溪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惑之者以为不刊之论,实则荒谬不经之言也。
    确乎不拔之论当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以人生即一由生向死过程,阳者,生气也,阴者,死气也,阳消一分,阴长一分,人就向死近一分。多一分阳气便多一分生机,自然之理也。君不见冬日之木乎?阳气潜藏,阴气弥漫,枝叶摧折,形容枯槁,阴寒之极,死气临之也。冬至子时,一阳初动,阳气渐复,至于立春,阳气敷布,生机渐发,春色渐渐盎然,生命复苏,情志畅然,此亦显而易见之理也。
    朱丹溪乃以天时之变,妄言为常,当火气行时滋阴降火或有一时之效,然时过境迁仍执之以为恒常不变之理,则大谬也,昔之琼浆,今为鸩毒矣。
    观今之动辄以滋阴降火统治诸病者,杀人者众,生人者寡,犹执迷不悟以朱为根据,黄坤载谓彼等为下愚,良有以也。再观近世所谓名医如施今墨者流医案,宗刘朱谬论,动辄降火,用药杂乱,不了了之,难得入口见效者,今世宗彼等者又不知凡几,此大众所谓中药见效慢之说所来者也。
    朱之过在以妄为常,庸工之过在不知变通。客气不无常变,主气终有盛衰。阳胜阴则动有余,阴胜阳则动不足,此常态也。动为阳,生气也,静为阴,死气也,明乎此则自能识得阴阳死生之变矣。」
   您对朱丹溪的观感为何?
   以上是三七生先生提供,感谢三七生!
http://37tcm.com/cgi-bin/topic.cgi?forum=26&topic=4&show=0

糖糖 | 2004-11-30 2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儒释道学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30 10:21pm 第 1 次编辑]

                          白血病辨
    白血病是西医的病名,西医目前还自称不清楚发病的原因。但我看此病实际上西医误治的结果。
    一般来说,此病初期都有普通的感冒症状,随着西医抗菌素的持续注射,病情反而不断加重,长期低烧不退。这时医生往往怀疑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再经过检查,结果白细胞大量增生,幼稚细胞出现,粒细胞变异。于是,西医确诊为白血病。在经过多次的放化疗,病人的正气不断削弱,因正气极度衰竭死亡。
    但从中医的理论分析,病人先天元气虚弱,坎阳不满,外感风寒,经太阳少阴两感继而深入骨髓,导致水中阴寒内凝,温气外泄。于是水寒不能生木,表现为骨髓的造血机能不能正常运转,导致肝心脾等脏器主血机能丧失。血不循经溢出血管之外,终因内脏出血导致死亡。如果不经过西医的消炎药不断损伤正气,将寒气层层引向深入,断不致很快死亡。
      而另一方面,那些死亡的患者无一不是在经过及时的联合化疗治疗死亡。即使中医也往往迷惑于表面发热的假象,使用大量所谓清热凉血药,戕伐正气,不久,与西医治疗一樣了。

    若辩证不误,白血病绝非不治之症。治法不外固本扶元,因势导之,使深入之寒邪复从里达表,散于身外,则病自已矣。
    以上是三七生先生提供,感谢三七生!

http://37tcm.com/cgi-bin/topic.cgi?forum=26&topic=4&show=0
    医能救人,也能杀人,怎能不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